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测树学 第二章 林分调查.ppt

53页
  • 卖家[上传人]:lizhe****0001
  • 文档编号:48533055
  • 上传时间:2018-07-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34MB
  • / 5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林分调查林分调查因子 标准地调查2.1林分调查因子 2.1.1林分调查因子概述n森林(forest)—以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 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相当大的空 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 群落 n测树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将广大而复杂多样的森 林按其本身的特征和森林经营的需要把森林区 划成林分,并研究林分数量和质量特征的变化 规律及其调查方法n林分(stand) —内部结构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 分有明显区别的小块森林 (小班)2.1林分调查因子 2.1.1林分调查因子概述划分林分的目的:n不同林分所采取的经营措施不同如: 林分树种、年龄不同,所采取的经营措 施不同;立地条件不同,虽然树种相同 ,培育出的木材材种也不同,经济价格 也各异n提高林分调查精度,提高森林经营强度 一个符合我国实际并具有较强的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森林定义 n森林定义:面积大于或等于0.667公顷的 土地、高度可以达到2米或2米以上、郁 闭度等于或大于0.2,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 群落,包括达到以上标准的竹林、天然 林或人工幼林(未成林幼林),两行以 上,行距小于或等于4米或树冠幅度等于 或大于10米的林带以及特定的灌木林。

      2.1.1林分调查因子概述 林分调查因子的概念n林分调查因子(stand attributes) —客 观反映林分数量和质量的一些特征标志 n常见林分调查因子:林分起源、林相、 树种组成、林分年龄、林分密度、立地 质量、林木的大小、数量和质量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林分起源n天然林(natural stand)由自然媒介的作用, 树木种子落在林地上发芽生根长成树木,而由这 些树木所形成的森林称作天然林n人工林(plantation):由人工直播(条播 或穴播)、植苗、分殖或扦插条等造林方 式形成的森林 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林分起源n实生林(seedling crop):凡是由种子 起源的林分称作实生林n萌生林(sprout forest):由根株上萌发 或根蘖形成的新林,称作萌生林或萌芽 林大多为阔叶树种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林分起源n为什么要调查林分起源:n起源不同的林木其生长过程也不同,与萌生 林相比,实生林在幼小时生长较慢,以后生 长加快,寿命较长,采伐年龄一般也比萌生 林大n实生林可以培养贵重的木材,一般树干通直 ,材质较好,并且一般生活力和抵抗病虫害 的能力较强。

      n对于同一树种而起源不同的林分,不仅采取 的经营措施不同,而且在营林中所使用的数 表也不相同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林分起源n确定林分起源的方法:n访问和考查已有的资料n现地调查:可根据林分特征进行判断,如人 工林有较规则的株行距,树种单纯,或者几 个树种在林地上的分布具有某种明显的规律 性,同时,树木年龄基本相同天然林则相 反,没有规则的株行距、林木分布也不均匀 ,若林分内有几个树种时,树种呈团状分布 ,一般林木年龄差别甚大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林相(林层)n林相(storey)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 的树冠层次n只有一个树冠层次的林分称作单层林(single -storied stand)n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次的 林分称作复层林(multi-storied stand)n在复层林中,蓄积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林 层为主林层,其余为次林层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林相(林层)n划分林层的标准:n各林层林木蓄积量不少于30立方米每公顷n相邻林层间平均高相差20%以上n各林层林木平均胸径在8cm以上n主林层郁闭度大于0.3,其他林层林木郁闭度大 于0.2。

      n注意: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林层序号用罗马数 字表示Ⅰ、Ⅱ、Ⅲ、……等表示 如凉水林 场云冷杉红松林,I层(红松),II层(云、冷 杉)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树种组成n树种组成(species composition):组成 林分树种的成分n纯林(pure stand):由一个树种组成的 林分或混有其他树种但材积都分别占不 到10%的林分称作纯林n混交林(mixed stand):由两个或更多 个树种组成,其中每种树木在林分内所 占成数均不少于10%的林分称作混交林 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树种组成n树种组成系数:某树种的蓄积量(或断面积)占林分 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n树种组成系数通常用十分法表示,即各树种组成系数 之和等于“10”由树种名称及相应的组成系数写成组 成式n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1)如果某一树种的蓄积量不足林分总蓄积的5%, 但大于2%时,则在组成式中用“+”号表示;(2)若某一树种的蓄积少于林分总蓄积的2%时,则 在组成式中用“一”号表示 组成系数计算实例n一个由落叶松(300立方)、云杉(220立方)、冷杉 (22立方)、白桦(8立方)组成的混交林,n落叶松:n云 杉:n冷 杉:n白 桦:n该混交林分的树种组成式应为:6落4云十冷一桦优势树种 和主要树种n优势树种 -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 树种。

      n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在一个地区既定的 立地条件下,最适合经营目的的树种n主要树种有时与优势树种一致,有时不一致 当林分中主要树种与优势树种不一致时,若两 者蓄积相等,则应在组成式中把主要树种写在 前面 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林分年龄n树木自种子萌发后生长的年数为树木的年龄(age of tree) n林分年龄-林分内林木的平均年龄可用年、龄级或龄组来 表示n龄级是对林木年龄的分级,用罗马数字表示,I,II,III…1)慢生树种以20年为一个龄级,如云杉、红松等;2)生长速度中等的树种以10年为—个龄级,如白桦等;3)生长较快的树种以5年为一个龄级,如杉木、杨树等;4)生长很快的树种以2~3年为一个龄级,如桉树等n龄组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等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林分年龄n同龄林:林分内树木年龄差别在一个龄级以内,可 视为同龄林n绝对同龄林(absolute even-aged stand):林分内所 有树木的年龄都相同的林分n相对同龄林(relative even-aged stand):组成林分 的林木年龄相差不足一个龄级的林分。

      n异龄林:林分内树木年龄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异龄 林n全龄林(all aged stand):在异龄林中,由所有 龄级的林木所构成的林分林分年龄确定方法n对于绝对同龄林分,林分中任何一株林木的年龄 就是该林分年龄;n对于相对同龄林或异龄林,通常以林木的平均年 龄表示林分年龄可采用算术平均年龄和加权平 均年龄 n混交异龄林,以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的年龄为主n对于复层混交林,通常按林层分别树种记载年龄 ,而以各层优势树种的年龄作为林层的年龄 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平均胸径n平均胸径(averag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反映林分的粗度n林分平均胸径是林木胸径的平方平均数n复层混交林,按林层分别树种计算平均胸 径,而各林层并不计算林层平均胸径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平均胸径n确定林分平均胸径:n依据林分每木检尺的结果,计算出林分或标准地内 全部林木断面积总和和平均断面积,然后求出与平 均断面积相对应的直径n每木检尺时,林木胸径是按整化径阶记录的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平均胸径2)林分算术平均直径:3) Dg 与 的关系:即:n 林分平方平均直 径永远大于林分算 术平均直径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平均高n平均高(average height)是反映林木高 度平均水平的测度指标。

      又分为林分平 均高(average height of stand)和优势 木平均高(average top height)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平均高n林分平均高n条件平均高(HD)n树高曲线(height-diameter curve):反映树高随 胸径变化的曲线在树高曲线上,与林分平均直径 相对应的树高,称为林分条件平均高n加权平均高:依林分各径阶林木的算术平均高 与其径阶林木胸高断面积加权平均数n计算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平均高n优势木平均高(HT):林分中所有优势木( dominant tree)或亚优势木(co-dominant tree)高度的算术平均高n确定方法:在林分中每100m2或200m2选1株最 高或胸径最大的树木测定其树高取平均值n优势木平均高常用于鉴定立地质量和不同立地 质量下的林分生长的对比林分平均高受抚育 措施影响较大,不能正确的反映林分的生长和 立地质量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林分密度n林分密度(stand density)是说明林木 对其所占有空间的利用程度,是影响林 分生长和木材数量、质量的重要因子n林分密度对于林木生长、林木干形有很 大影响。

      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林分密度n林分密度指标n株树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树称为株树密度n疏密度(P):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 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 积)之比n标准林分:某一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 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占有空间的林分n标准表:列示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总断面积和蓄积依林分 平均高而变化的数表n确定林分的平均高n查表n按公式计算疏密度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郁闭度n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 积之比反映林木利用生长空间的程度 n测定方法:n树冠投影法n测线法n统计法n林冠郁闭度测定仪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立地质量n立地质量(site quality)是对影响森林生 产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包括气候、土 壤和生物)的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指标 )n林分生产力受立地质量和树种影响n实践证明:林地生产力的高低与林分高 密切相关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立地质量n立地质量的评价指标n地位级(site class):依据林分条件平均高 与林分年龄的关系编制成的表,称作地位级 表n地位指数(site index):依据林分优势木的 平均高与林分年龄的相关关系,用标准年龄 时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绝对值作为划分林地 生产力等级的数表,称为地位指数表。

      n地位指数实质上是林分在标准年龄时优势木的平 均高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林分蓄积量n林分中所有活立木材积的总和称作林分 蓄量(stand volume),简称蓄积,记 为Mn将在第5章介绍2.1.2林分调查因子及其测算方法 -林木质量、林分出材率等级和可及度n第6章详细介绍总结n以上介绍的10个林分调查因子主要表达了森林 乔木树种的特征, 是划分林分、鉴定林分数 量和质量的重要标志n当前,我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 设为主的战略性转变,森林资源的调查内容也 在不断增加,如森林群落结构类型、自然度、 生物多样性、森林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已纳入了 调查的范畴 n森林中的灌木资源、地被植物以及形成森林环 境的生态因子的调查也不可忽视 第二节 标准地调查n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全林 分进行实测,而往往是在林分中,按照一定方 法和要求,进行小面积的局部实测调查,根据 其调查结果推算整个林分 n局部调查中,有两种取样方法:(1)是按照随机的原则设置实测调查地块;(2)是以林分平均状态为依据典型选设实测 调查地块 2.2标准地调查 2.2.1标准地的定义和用途n抽样调查法(sampling survey method):n在林分内,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所设置的实测调查 地块,称作抽样样地,简称样地(plot),根据全部样地 实测调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