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水修补方案.doc
16页目 录1 编制依据 02 工程概况 02.1 工程简介 02.2 设计概况 02.2 地质条件 13 施工工艺技术 23.1 渗漏点形式及原因分析 23.2 总体修补方案 33.3 针对性修补方案 3施工缝渗漏水修补方案 3( 1)施工缝渗漏水分析 3( 2)施工缝渗漏水预控措施 4( 3)施工缝渗漏水修补措施 4混凝土不密实处渗漏水修补方案 6( 1)混凝土不密实渗漏水分析 6( 2)混凝土不密实渗漏水预控措施 6( 3)混凝土不密实渗漏水修补措施 6结构裂缝渗漏水修补方案 7( 1)结构裂缝渗漏水分析 7( 2)结构裂缝渗漏水预控措施 7( 3)结构裂缝渗漏水修补措施 7孔洞漏水修补方案 9( 1)孔洞漏水分析 9( 2)孔洞漏水预控措施 9( 3)孔洞漏水修补措施 104 资源配置计划 104.1 劳动力配置计划 104.2 材料配置计划 11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15.1 组织保证 115.2 技术保证 126 其他技术保证措施 136.1 质量保证措施 136.2 文明施工措施 13可编辑.可编辑.1 编制依据(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3)《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 (JGJ/T212-2010)(4) 本工程结构设计图纸(5) 本工程结构防水设计图纸2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2.2 设计概况⋯⋯⋯⋯主体结构设计尺寸如下表:表 2.2-1主体结构设计尺寸表序号部位尺寸 /mm范围备注1顶板800全部2板中板400全部3底板1000端头井4900标准段5负二层800端头井6侧墙600标准段7负一层700端头井8500标准段9中柱KZ1800×1200端头井10KZ2700×1100标准段11层高负二层7760端头井126160标准段13负一层4850全部主体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 采用全包防水方式,底板、侧墙防水层采用 1.5mm厚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顶板防水层采用2.5mm 厚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外可编辑.围施工缝处采用 300mm 宽 3mm 厚止水钢板 + 预埋注浆管的防水方式,中板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的防水方式。
2.2 地质条件(1)地质情况根据探勘孔揭露的地层结构、 岩性特征、埋藏条件及物理学性质, 结合周边构筑物详勘地质资料,车站深度范围内主要土层为 :○1 、 ○4 、○5 、○6 等 4 个大层,细化为多个亚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 1 杂填土:灰杂色,湿,松散,含较多块石、砖块及砼块等建筑垃圾,块径分布不等,最大超过 50cm,多见块石或混凝土桩头物理性质不均,土质成份差异大○1 2 素填土:路基段为碎块石混黏性土为主,下部为粘性土夹粉土为主○1 3 淤填土或塘泥:褐灰、灰黑色,湿,极松软状,含较多腐植质及植物根系,局部夹少量碎石、块石,充填成份为黏性土塘淤泥:深灰,饱和,主要成份为淤泥夹杂多量腐植质及螺壳、朽木等○2 1 黏质粉土:灰黄、灰色,饱和,稍密,含少量氧化铁、云母碎屑,局部夹黏性土,摇震反应中等,切面较粗糙、无光泽,干强度、韧性低○2 2 粉质黏土:浅黄灰~灰黄色,软可塑, 含氧化铁质及有机质, 俗称“硬壳层”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4 1 淤泥质黏土:灰色,流塑,厚层状,含多量有机质斑点,局部为淤泥,高灵敏度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4 2 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厚层或鳞片状,见有腐殖质和炭化物夹较多薄层粉土, 粉土厚度 0.5~1.0cm,无摇振反应, 切面略光滑,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5 1 粉质黏土:灰黄、褐黄色,局部青灰色,硬可塑状,含少量云母碎屑,局部夹少量粉土薄层 无摇振反应, 切面较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层面高程为 -0.12~ 0.97m,层厚为 1.60~2.30m○5 2 粉质黏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可塑,薄层状,层间夹粉土薄层,单层厚度 0.2~5mm,局部粉土含量稍高,呈砂质粉土状无摇振反应,切面较粗糙,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5 3 砂质粉土:黄灰色,稍密,湿,略具层理,见氧化斑点,刀切见黏性土条纹,局部为黏质粉土,无光泽,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和韧性低可编辑.○6 1 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厚层状,见有腐殖质和炭化物刀切稍有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局部为软塑的粉质黏土2)水文情况○1 潜水场地潜水主要赋存于浅(中)部填土层、粉土、黏性土及淤泥质土层中稳定水位埋深为地面下 1.40~4.30m,场地潜水与河流地表水呈水力互补的状态○2 承压水场地承压水主要分布于下部的 (12)1 粉细砂和 (14)3 圆砾中,此层承压水水头埋深在地面下 4.5~5.1m,相当于 85 国家高程为 0.40m左右。
○3 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底部 (23)泥质粉砂岩和砾岩中,裂隙少量发育,多为风化泥质、钙质胶结或充填,富水性差、水量贫乏,对本工程影响小3 施工工艺技术3.1 渗漏点形式及原因分析(1)渗漏点形式施工前,清洗漏水、裂缝处的水污痕或结晶污垢, 找准裂缝位置及裂缝大小为下道工序做准备依据经验及现场实际情况, 结构渗漏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点渗:多出现在侧墙有蜂窝麻面、结构预埋件的部位,有湿斑,点位置有白色盐渣;2、面渗:多出现在侧墙施工缝部位,有蜂窝、麻面的部位,有明显湿斑,严重者有渗水现象;3、线渗:这种现象较多,主要出现在底板腋角处、侧墙跨中处、结构施工缝的位置,且以侧墙的竖向裂缝较为集中,大都有明显的线渗水,部分有水流,大面积有白色、暗黄色盐渍2)渗漏的原因分析1、蜂窝麻面漏水现象:蜂窝麻面的形成直接与混凝土施工有关主要原因是在施工时漏振或者振动时间不足而发生的, 尤其是冷缝处, 这种蜂窝麻面在混凝土结构中有的是独立一片存在, 有的则呈连贯性 所以,在发生渗漏时表现为成片渗漏或成股漏水的现象2、混凝土接缝渗漏水现象:在原有的混凝土结构物上继续浇灌混凝土时,可编辑.原来的混凝土基础表面没有进行凿毛处理或凿毛后未清理干净, 就在原混凝土基础上浇灌新混凝土,或止水带的安装不牢固、破裂,造成振捣时止水带移位,或止水带附近的混凝土漏捣或捣固不密实,造成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存在漏水孔洞。
这样就会造成新旧混凝土的接缝之间形成一道渗漏的缝隙3、混凝土的自应力裂缝渗漏水现象:混凝土的自应力裂缝往往是在混凝土墙板上容易产生, 它的形式一般为上下贯通的裂缝, 在整个混凝土墙壁上呈现出有规律性的裂缝,一般在 3~5m 一道该种裂缝是混凝土的自应力引起的,原因是混凝土在水泥水化热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混凝土的膨胀应力开始消失而此时的混凝土开始产生收缩 这种收缩是均匀的收缩, 所以在此种条件下, 混凝土墙板的裂缝呈现出有规律性的裂缝4、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之间存在空隙,且围护结构存在渗漏点,使得基坑外围地下水流入基坑内侧,并对主体结构附加一定的水压力3.2 总体修补方案结构堵漏时间要求:注浆堵漏施工进度根据主体结构和地下水恢复稳定的实际情况,分两阶段进行: 先对地下水未恢复前所有渗漏水处进行一次全面注浆堵漏处理;然后待顶板回填覆土、 封闭降水井且地下水恢复稳定状态后, 再对结构重新检查一遍并对渗漏水处彻底治理针对不同的渗漏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具体修补措施见下文3.3 针对性修补方案施工缝渗漏水修补方案(1)施工缝渗漏水分析水平施工缝:水平施工缝设置于底板腋角以上 300mm 处、中板顶面以上200mm 处,钢板止水带破损、钢板止水带位置偏差大、防水卷材破损、施工缝面未凿毛、凿毛后浮渣未清理干净、 未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上部地连墙面有土块剥落、 清洗中(顶)板时有杂物进入、 施工缝处振捣不充分等原因,均可能造成水平施工缝的渗漏。
竖向施工缝:竖向施工缝设置于板面分段处、 侧墙分段处,钢板止水带破损、钢板止水带位置偏差大、施工缝面未凿毛、未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可编辑.施工缝处振捣不充分等原因,均可能造成竖向施工缝的渗漏2)施工缝渗漏水预控措施a、按防水设计要求,预埋注浆管,并确保埋设位置正确、注浆管无损坏b、施工缝处防水卷材必须保证粘接质量,防水加强层必须施做,且施工缝应位于加强层中心处c、先浇部分浇筑前,需检查钢板止水带是否破损、留置位置是否正确,重点检查钢板止水带搭接处的焊接质量、 定位筋与钢板止水带的牢固程度,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d、先浇部分浇筑时,浇筑高度不可低于钢板止水带中线,钢板止水带两侧需振捣密实e、先浇部分浇筑后,及时进行凿毛处理,清理浮渣,需将混凝土面凿至粗骨料,并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在侧墙模板闭合前, 确保施工缝面干净整洁f、侧墙模板闭合后,需注意后续施工,不可再有其他杂物进入施工缝面,如上部地连墙墙面碎土需提前清理干净, 封模后不可再进行清理工作; 中板、顶板板面冲洗时,应沿纵向冲洗,不可将杂物冲入侧墙施工缝处g、后浇部分浇筑时,施工缝处需加强振捣,振捣时不可触碰钢板止水带,振捣到位后方可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