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滨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doc
37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松滨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楼项目松滨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楼项目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黑龙江省松滨监狱黑龙江省松滨监狱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2016 年年 10 月月哈尔滨铁路局环境保护公司哈尔滨铁路局环境保护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工人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松滨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楼项目建设单位黑龙江省松滨监狱负责人苏柏诚联系人马彬武通讯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区松滨农场联系0451- -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哈尔滨市道外区松滨农场立项审批部 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L7494 办公服务占地面积(平方米)6834.10绿化面积(平方米)4182总投资(万元)79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3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 年 11 月2建设项目简介建设项目简介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项目由来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松滨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楼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黑龙江省松滨监狱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在现场踏勘、监测和资料收集等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其他有关文件,在征求环保主管部门意见后,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以期为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项目概况、项目概况(1)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松滨农场项目东侧为松滨监狱办公楼,西侧南侧为闲置空地,北侧为居民楼详细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规划图见附图 2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占地面积为 6834.10m2,总建筑面积为 1046.40 m2,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见表 1其一层为车库、医疗室、办公室;二层为办公室、食堂、档案室、服务大厅表表 1 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总用地面积(平方米)6834.10用地性质安保用地(H42)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046.4公建(平方米)1046.4合计(平方米)1046.4地上容积率(平方米)0.15建筑密度(%)7.73绿地率(%)61.19绿地面积(平方米)418233、市政条件、市政条件(1)给水本项目用水为员工生活用水,员工 10 人,工作天数 270 天服务大厅日接待顾客人数 5 人,生活用水来自自建深井,员工生活用水按 50L/人·d 计,顾客用水按 20L/人·次计算,则生活用水量为 162t/a2) 排水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给水量的 80%计,排放量为 129.6t/a生活污水定期清掏,外运堆肥 (3)供热本项目取暖采用城市集中供热方式,热源来自黑龙江省鑫玛热电集团呼兰有限公司供应,不自建锅炉房。
本项目总供热建筑面积为 1046.40 平方米,燃煤分担量为 41.86t/a,SO2分担量为 0.043t/a,烟尘分担量为 0.039t/a,NOX分担量为 0.123t/a4)供电本项目供电由道外区电业局提供5、投产时间、投产时间本项目投产时间为 2016 年 11 月6、环保投资、环保投资本项目环保投资具体情况见表 2表表 2 环保投资一览表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具体内容投资(万元)1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收集箱 2 个0.23设备间噪声处理隔声减振措施24生态环境保护绿化0.3总计2.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故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问题4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一、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生物多一、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生物多样性等):样性等):1、地形、地貌、地质本项目位于道外区,立处松花江中游,为松嫩冲积平原东南缘,平均海拔151m地貌轮廓受基岩地质构造运动控制,第四纪以后,以沉降为主的震荡运动形成一个第四纪堆积物填充的继承性沉降盆地,由于沉降的不均匀,基底是不平坦的,形成不连续的洼地和小凸起。
第四纪期,接受了大量的冰水堆积的砂砾层,后期堆积了巨厚的黄土亚粘土,构成了土壤母质,形成剥蚀堆积的两种不同成因的地貌单元第四纪以后,受流水作用的侵蚀,形成了河谷、漫滩、阶地、平原该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2、气候、气象本地区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长干燥,夏季短促凉爽宜人,春季多风少雨,秋季多晴好天气,哈市平均气温 3.8℃,最高气温 36.4℃,最低气温-38.1℃,年平均无霜期 146 天,最大冻土深度1.09 米,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7.4%,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77%,年降水量为 378.9 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 104.8 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 2641 小时最大冻土深度为 0.003m,结冰期 150 天左右,采暖期 180 天该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南、南南西风冬季盛行偏西和偏南风,夏季盛行南和偏东风年平均风速 3.8m/s,冬季平均风速略高于夏季,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春季风速最大,最大风速达 24.3m/s,夏季风速最小3、水文该地区地表水以松花江为主,松花江是流经哈尔滨市内的主要河流,松花江哈尔滨江段从四方台至大顶子山全长约 90 公里松花江的年径流量有丰、枯交替的现象,即冬春两季流量较小,径流量主要集中在 7-9 月份,占全年径流量 60%—80%,每年 11 月初江水开始结冰,冰期约 5 个月。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是全市生活、生产的主要纳污水体,水面平均宽5590 米,平均水深 3—4 米松花江哈尔滨城市段达Ⅲ至Ⅳ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从高锰酸盐指数丰、平、枯水期变化看,平水期污染相对较重4、自然资源道外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区内一江(松花江) 、一山(天恒山) 、两河(阿什河、马家沟河)等自然资源是全市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城区哈尔滨市城郊唯一的一座自然山体天恒山,座落在我区团结镇境内,距城区仅3 公里,北望松花江,西临阿什河,南靠哈同公路总面积 3000 多公顷海拔高度在 120~215 米之间,森林植被覆盖面积达 70%以上天恒山地下水量丰富,经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厅矿泉水评审委员会鉴定,达到了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规定的指标,完全符合标准,其自然生态是哈尔滨城区周边绝无仅有的 “一江、两河”(松花江 34.7 公里、阿什河 7.45 公里、马家沟河 9 公里)流经我区,地面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发展沿江经济潜力巨大区乡镇的 5 万亩草原、万亩养鱼垂钓水域、湿地、5000 亩果树、绿色蔬菜等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二、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二、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事业的中心城市,并且是冬季冰雪旅游的著名城市。
经济以重工业为主,有动力设备、发电设备等主要产品还有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电线电缆生产及化工亚麻等一大批轻工企业该项目建于哈尔滨市道外区,道外区地处哈尔滨市区中东部,地域广阔,位置适中,是全市九区九县(市)的区位中心,与呼兰、松北两个行政区隔江相望,与道里、南岗、香坊、阿城四个行政区接壤道外区总面积 618.5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40.6 平方公里;全区辖22 个街道办事处、4 个镇南与香坊区幸福乡、城高镇接壤,东与香坊区向阳乡、阿城区毗邻,北与呼兰县隔江相望所辖团结镇、民主乡、永源镇、巨源镇共 38 个行政村道外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区内一江(松花江) 、一山(天恒山) 、两河(阿什河、马家沟河)等自然资源是全市自然6资源最丰富的城区哈尔滨市城郊唯一的一座自然山体天恒山,座落在我区团结镇境内,距城区仅 3 公里,北望松花江,西临阿什河,南靠哈同公路总面积 3000 多公顷海拔高度在 120~215 米之间,森林植被覆盖面积达 70%以上道外区总人口 68.9 万人,由汉、满、回、朝鲜、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藏、维吾尔、锡伯、俄罗斯等 20 个民族组成经济效益提高2013 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 370.3 亿元,年均增长 8.3%;地区生产总值35752 元,年均增长 14.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12.8 亿元,同比增长 1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 221.9 亿元,同比增长30.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336 亿元,同比增长 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864 元,同比增长 12.1%;农民人均纯收入 9936 元,同比增长 15.1%。
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全区累计完成国有企业改制 169 户,国有企业改制面达 100%,厂办大集体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改制分别为 50 户和 129.6 户行政机构、事业单位、行政审批制度和卫生事业改革稳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额 231 亿元,引进企业 2316 户,千万元以上企业 460 户,引资额达 133 亿元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棚户区改造面积达 240 余万平方米,受益居民 3 万余户举全区之力建设新农村,投入资金 4.5 亿元,10 个村成为省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功能不断完善,改造和新建城区道路 52.3 万平方米,农村公路 389 公里植树 100 万株,新增绿地 170 万平方米,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区共有普通中学 52 所,在校学生 29619 人其中,民办公助学校 9 所,在校学生 7027 人;职业高中 7 所,在校生 5988 人;小学 83 所,在校生 26658 人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低收入家庭子女助学制度深入落实,高水准通过“双高普九”复评,初、高中及高职升学率均创新高,其中,学龄儿童入学率 100%,小学、初中毕业生合格率7100%,高中升学率达到 95.1%。
高考录取率达到 92.9%医疗卫生事业有新发展,乡村、社区卫生服务得到普及积极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指标位居全市首位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措施,实现全年无疫情的工作目标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 231 个,床位 5086 张其中,医院 42 个、个体诊所 113 个、工厂卫生所 13 个、农村卫生所 41 个、血站 1 个、急救中心 1 个、门诊部 5 个、专科所 3 个、卫生保健院 1 个以及戒毒中心 1 个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新建南马、大有坊、南直等 10 个体育健身休闲广场,为以上健身广场配备了 55 万元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团结镇东风村、民主乡五星村投资 50 余万元建成一处标准篮球场和 3 套体育健身路径工程,全部对外开放体育竞技保持全市领先地位,组织参加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