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园换班.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慢***
  • 文档编号:208197343
  • 上传时间:2021-1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幼儿园换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 设计背景《纲要》指出“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的潜在能量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课题《纲要》指出的“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其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等教育思想指导下,尝试开展换班教学让教师资源得到共享同时,使每个年龄段形成一种老师认识每一个孩子,孩子认识每一位老师的新局面二、 设计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依靠实践中的反思和研究,不断改进和提高专业水平,希望通过换班教学让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讨论、案例反思等具体的教研活动中,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为孩子营造更加温馨、宽松、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集体、来自整个幼儿园的温暖与呵护,从而促进幼儿更加自信、更加快乐、更加全面的发展为此我认为以换班教学为载体开展相关的尝试和研究 三、设计内容1、换班教学的模式 实施换班教学,就是在同一班段内以两位教师共同进班为前提,其中一位教师与其他班级的老师交换进行教学活动,一周一次。

      选择两位教师共同进班时进行换班教学,能够保证孩子身边始终有自己的老师在了解、熟悉孩子们的班主任,能为进行换班的其他班级的老师,提供最适合本班孩子的支持与配合开学初期,由幼儿园制定出每周五换班顺序以中班为例: 中一 中二 中一 中二 中三 (图一) 中三 (图二)第一、二周每班两位教师按图一的顺序各轮换一次;第三、四周教师按图二再次各轮换一次以四周为一个周期在确定换班顺序之后,再由年级段制订每周换班的教学内容为了便于观察比较,教学的内容丰富有:舞蹈、早期阅读、围棋、小小主持人、名著、名曲、名画欣赏;创意手工、折纸等教学内容的不断拓展,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并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半日活动,在三个平行班中实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比较、反思、改进,进而生成新的内容这样,教师的资源更加充分地被开发,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三、换班教学的实施要点在换班教学实施之前,经过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商讨,提出了换班的三个实施要点1、记录关键事件“记录”能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复研究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平台。

      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和记录,能使教师清楚地看到幼儿的学习,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有没有价值教师们有意识、有选择地记录换班教学中的各类事件,特别是关键事件,为事后回顾提供基本的原始素材所记录的关键事件包括:①记录换班教学较成功的教学案例;②记录个别孩子在换班中的不同表现;③记录其他教师运用的教育策略与方法等教师在记录过程中对所记事件的筛选、理解、归纳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学习与成长过程教研组定期组织专门的活动让教师相互交流个人的记录例如中二班教师在观察与记录中发现,平时内向的哲哲小朋友,在中三班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异常活跃,能够大胆地发言并与换班教师交流班主任在记录孩子的表现之后,不断分析引起孩子不同表现的原因并在自己带班时继续关注这个小朋友,逐渐哲哲在老师的引导下,改变了以往的内向与胆小,明显的活泼、开放、大胆起来这就是换班教学使教师在观察与记录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成功案例2、教师之间保持合作与交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好的新的观念,打破相互隔离,寻求与同事的合作与帮助换班教学需要面对一群不太了解但更能一视同仁的孩子,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显得更为重要教玩具的准备,各班常规的相互了解,幼儿的不同表现,以及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等等,都可以在教师们的合作与交流中解决。

      教师应主动、积极地争取其他同伴、领导、教研组等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因为有同时的相互支持、配合与合作,强化了对幼儿的教育效果与效能,而且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在这样一种开放的对话的教师团体中实现因此,幼儿园为全体教师提供与合作的交流的时间,每周有两个中午时间用来进行业务学习和段内商讨:总结前一段换班中出现的问题,将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避免和解决;共同设计换班教学的教学流程与策略;共同制作所需的教玩具以及课前准备等有了这样的交流时间,有了想说就说的氛围,教师的行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3、不断反思和调整反思要成为教师的一种日常的自觉行为从管理的角度上看,要保证自我反思经常化,制度化要对实行换班教学后教师、幼儿、家长的反映进行反思,要对换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进行反思,并在反思中调整我们的教学理念和行为记得在一次设计名片的活动中,最后一个环节是三个班级孩子互相赠送名片,以此促进孩子之间的交往中三班的许多孩子在交到了新朋友之后,却没将名片和他人进行交换,有的交换之后,还偷偷地换了回来孩子道出了其中原因:“他们画的名片太难看了这时我们的教师就反思是各班孩子发展差异太大,还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投放材料及指导策略出现了问题。

      活动结束后,中段的几位老师主动的聚在一起共同讨论这一现象,并再次进行实施结果发现:孩子的发展差异只是一个假象,由于当时中三班执教的是一位有十年教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引导幼儿设计名片时,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及已有的生活的经验因此,孩子们掌握了名片设计的要点,在设计时很有自己的创意中一和中二两为教师是毕业一年的新教师,在指导时没有突出名片的主要特征,幼儿在制作时不知该如何做,提供的材料也不利于幼儿操作,导致孩子的作品质量出现巨大的差异四、效果与评估(一)换班教学与幼儿的发展1、换班教学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开放的心理环境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温馨、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是新《纲要》的要求,也是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方向换班数学中,相对于其他班级来说教师对自己班的孩子期望值偏高、要求较多,教师常常被幼儿的消极行为所困扰,为了纠正幼儿的行为而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效率及状态相反,对其他班的孩子在气氛上是宽容的和接纳的对孩子的行为往往能用积极的姿态进行建议,这对于教师本人是愉快的而当我们用积极的眼光,正面的姿态,接纳与宽容的心理去面对幼儿、去和幼儿互动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社会界定”,促使幼儿也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看待自己。

      这也正是《纲要》里所讲的“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的原意换班教学,为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当宽松、和谐,接纳、关爱的心理环境2、换班教学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快速发展幼儿与他人特别是成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需要我们为其提供机会,创设条件换班教学之后,幼儿从与两位教师的交流发展到了六位,从与其他班教师的生疏发展到熟悉接纳以往孩子向幼儿园其他教师问好,需要我们提醒、暗示,如今孩子们都会非常主动地与老师打招呼中三班的小男孩翁立一,他的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的交往问题,可就是他在教室门口单独遇到园长,主动地说:“园长,您好!进来看看?”大方的举动让老师们惊讶还有一位教师在幼儿园教研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幼儿与听课老师自由表演的环节,发现包括平时最胆小的几个孩子在内,都主动地找到自己熟悉的或陌生的老师进行表演,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用语言或动作进行了表达这是一个飞跃,是换班教学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二)换班教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1、换班教学使教师资源得到共享,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纲要》中特别指出“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有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年长的有经验;年轻的有活力;好动的可以培养孩子快乐开朗的个性;冷静的可以让孩子领略细腻与宽容。

      换班教学之后,孩子们接触的是六位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亲切的、自由的、严谨的等,孩子必定会对不同的老师、不同的风格,采取不同的态度与反应恰恰就是这些不同,丰富了孩子的学习与交往的经验而对教师而言,其他班老师的教学风格与态度、方法与策略,对自己是一种暗示,一种影响,并象一面镜子反射出自己的教育行为于是那些好方法、好经验不断地被吸收、应用,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地被修正,起到了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作用就象一个“合资”的“资源银行”每一个人都是投资者,又是获益者,是可以共享信息资源的人2、换班教学迫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能在教学中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它能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思考,使之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真正会反思的教师很少通过换班教学,教师借助于其他班级孩子的发展和其他老师在本班的教育行为来分析、判断自身所实践的教育教学哪些是适宜的?哪些是不适宜的?为什么?这些分析与判断是反思实践的关键所在主要表现在:(1)教师对自己教育态度的反思每当在其他班级组织活动,教师都会觉得别的班级的孩子很乖连平时调皮的孩子也不淘气了原因可能来自于孩子对其他老师的拘谨与克制,可是,不能否认,教师的态度变了,变得宽容了,变得和蔼了,变得可以用积极的态度会应对孩子消极的行为了。

      那么对自己班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容易急燥呢?是“爱之深、责之切”还是缺乏了正确的教育态度呢?(2)教师对班级常规的反思在进行换班之前,有些教师在手工活动之后总是让孩子自由地去玩自己的作品,自己却匆匆的替他们整理着剪刀、胶水,收拾着桌子、椅子、碎纸屑从小班的满地都是到大班的些许小纸,以为孩子进步很大自从换班教学之后,看到其他班级的孩子专心地制作、自觉地整理,这时才深深地意识到,教师盲目的“勤快”让孩子失去了多少好习惯养成的机会我们老师每天都会对家长们说“请放手”,自己也很容易陷入了包办代替的泥潭3)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反思教师在换班的过程中,非常清楚的了解了自己班级孩子的发展与其他班级孩子的差距与优势所在,也能改变对个别孩子固有的看法有了这些比较,教师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会扬长避短对班级孩子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从幼儿的眼睛中看待自己,看待自己的教育实践是一件奇妙的事情《纲要》强调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换班教学,让我们从孩子眼中,其他教师身上看到自己,从而能够正确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五、“温馨”的思考1、 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与拓展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与第一阶段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与丰富,特别是名著、名画、名曲欣赏,每一位教师都花了很多心思进行选择与设计,并制作了许多课件,孩子们也从中领略了名著的经典、名画的风范、名曲的悠扬但是教师的特长、幼儿的兴趣点等都还有挖掘的余地,内容中还缺少了涉及科学领域、社会性领域、健康领域的活动,经过选择与设计能够进一步丰富换班教学的内容2、师幼之间缺乏情感交流爱不能分享,教师对孩子爱也是如此自己班级的孩子再顽皮、再捣蛋,仍旧会深深地去爱他们,而对其他班级的孩子,更多的是出于责任、礼貌甚至是任务的完成,师幼之间缺乏的是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然而,不管是师生相互认识或相互作用的行为,还是由此形成的师生关系,无不与师生情感交流直接相关,它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而信其道”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互动的动机更强,效果更好3、部分教师“配合”的意识强于“主人”的意识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几个重要因素:教育信念和态度,知识和技能,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等其中教育信念和态度、知识和能力能使教师成为一名专业人员,而自我发展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