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秋浦歌十七首》_李白的诗词.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21783387
  • 上传时间:2023-09-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心整理《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的诗词秋浦歌十七首[唐]李白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其一丿、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其三/、 精心整理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其四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其五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其六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其七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其八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其九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其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j I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其十一逻人横鸟道,[1]江祖出鱼梁水急客舟疾,[2]山花拂面香其十二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其十三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其十六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9其十七祧波一步地,[3] 了了语声闻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分类标签:山水诗赞美诗劳动【注释】:[1] 人一作叉[2] 舟一作行[3] 波一作陂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天宝十二年,李 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 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 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 通明诗人用了 “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 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r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I t/ *! > y ■" ' i 十. J I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 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 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

      结句“歌 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瞭亮 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 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j I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 冶炼工人的面部肖象,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 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 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 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注释]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西个:如此,这般秋霜:形 容头发白如秋霜[译文]满头白发呀有三千丈,只因为我的忧愁有如此之长不明白在明亮的镜子里, r是什么忧愁使自己白发如秋霜一般I Z *, ZyZ ' i 十.••' I■-s f V '■ iX1 J I 讦二7 r I ,■ i 『这是一首抒愤诗。

      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 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 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 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1 I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 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 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 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 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 中有比,意味更长”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 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 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精心整理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 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 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 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 “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 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r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I Z *, ZyZ ' i 十.••' I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 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 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9精心整理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 “李白词”享有极为r崇高的地位…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