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尝试集》的广告是胡适所写么?——与陈方竞先生商榷兼谈新文学广告的考证.pdf
4页双月刊2013年第6期(总第27期) l 中 0 尝试集 的广告是胡适所写么? 与陈方竞先生商榷兼谈新文学广告的考证 ◎彭林祥 (广西大学文学院) 内容提要: 陈方竞认为发表在1919年4月1日《新潮》第1卷4号《胡适之(尝试集)出版预告》为胡适 本人撰写,经考证,这则预告实际上应是上海亚东图书馆工作人员从胡适《(尝试集)自序》中撮录 而成推而广之,本文认为,新文学广告的考证应全面厘清广告所宣传作品的出版历程,应全面掌 握广告刊出的载体和时间,应对广告词作细读分析 关键词: 胡适、《尝试集》、新文学广告 陈方竞先生在 的问世与再版》(发 表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Ol1年第3期,后 以 的问世与修订》收入钱理群先生 主编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 (1917-1927,北 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文中录了一则((尝 试集 的出版预告,原文如下: 胡适之《尝试集》出版预告 上海亚东图书馆 诸君要知道胡适之先生个人主张文学革命 的小史吗?不可不看胡适之先生的《尝试集》 书分两集民国六年九月,胡适之先生到北 京以前的诗为第一集,以后的诗为第二集还有 民国五年七月以前的胡适之先生在美国做的文言 诗词,合为《去国集》,印在后面,作一个附录。
在文中,他认为发表在1919年4月1日 新 潮 第1卷4号的这则(《尝试集》出版广告“出 自胡适之手,是在提醒读者,即将出版的 尝试集 是他发动的文学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结合((文 学改良刍议 来理解;同时, 尝试集 的写作 过程,又是他之‘个人主张文学革命的小史’的 集中体现l 刊载由于陈先生所录这则广告的期刊是 新潮 第l卷4号,而这期刊物的初版时间为 1919年4月1日,此时胡适的 尝试集·自序 还未见刊,而1919年l0月发表于 新青年 第 6卷5号的的 我为什要做白话诗?》(即 尝 试集·自序 )中前两段是这样写的: 我这三年以来做的白话诗若干首,分做两 集,总名为《尝试集》,民国六年九月我到北京 以前的诗为第一集,以后的诗为第二集民国五 年七月以前,我在美国做的文言诗词删剩若干首, 合为《去国集》,印在后面作一个附录 我的朋友钱玄同曾替《尝试集》做了一篇长 序,把应该用白话做文章的道理说得很痛快透澈 我现在自己作序,只说我为什么要用白话来作诗 这一段故事,可以算是《尝试集》产生的历史, 可以算是我个人主张文学革命的小史 由于((自序》在1919年4月前一直未能见刊, 故其他人不可能看到。
通过上引的文字对比可知, 这则((尝试集 的广告文字无疑来自 自序》的 前两段,故陈先生认为这则广告作者非胡适莫属 但是笔者认为,陈先生的判断可能是错误 的,因为他弄错了这则广告刊出的时间 现代中文学刊/33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者查阅的((新潮 杂志 是上海书店1986年4月出版的影印本(陈先生 所查阅的期刊应该也是《新潮 影印本,因为在 钱先生主编的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 (1915- 1927)中收入(((尝试集>的问世与修订 一文配 的插图正是影印本 新潮 第1卷5号的期刊版 权页),共两大册影印本第一大册里的第1卷 4号的封面上出版时间为“民国八年四月一日”, 而封底的期刊版权页上的“民国八年十二月三 版”而在下一期(第1卷5号)的封面上出版 时间为“民国八年五月一日”,而在封底的期刊 版权页上也注明为“民国八年十二月三版”据 此推测, 新潮》第1卷4、5号初版之后又重印过, 故有“三版”的标识而在三版的第4、5号期 刊版权页上面同时刊有胡适译的 短篇小说 (第 一集)和 尝试集 的广告 到底这两则广告首次刊登在((新潮))第1卷 4号初版本上,还是再版本上?这可从与 尝试 集))广告同在 新潮 版权页上面的 短篇小说 (第 一集,胡适译)的广告中找到证据。
其广告文字 如下: 短篇小说(第一集)胡适译定价四角 集中诸篇都是选择最精可为短篇范本的小 说后附胡先生所著论短篇小说一文详说短篇小说 的方法也是研究文学门径的人不可不读的文章 最后一课………………………法国都德著 柏林之围………………………法国都德著 百愁门………………………英国吉百龄著 决斗………………………俄国泰来夏甫著 梅吕哀………………………法国莫泊三著 二渔夫………………………法国莫泊三著 杀父母的儿子………………法国莫泊三著 一件美术品…………………俄国契诃夫著 爱情与面包………………瑞典史特林堡著 一封未寄的信…………意大利卡得奴勿著 附录论短篇小说 从内容看,这篇广告似不是预告(因为它明 确标出小说集的定价),应是((短篇小说 初版 之际,出版社及时刊登的宣传广告,而胡适译的 短篇小说 (第一集)的初版时间为1919年l0月 显然,在1919年4月,胡适的译作 短篇小说》 还未纳入出版程序,更没办法准确地标示出“定 价四角”这样的信息 短篇小说 里的四篇文章的写作或发表时 间也可证明影印本 新潮 第1卷4号上刊载((短 篇小说 广告的时间应该在1919年10月或10 34/现代中文学刊 月之后。
爱情与面包 最先刊载于1919年4月 20日至5月4日《每周评论 第18至20号; 一 件美术品 最先问世于1919年5月15日 新中 国 第1卷第1号; 一封未寄的信 最先问世 于1919年7月6日至13日((每周评论 第29 号至30号 (短篇小说>译者自序 写于1919 年9月所以,笔者认为,在1919年4月,胡 适的译作((短篇小说 根本不可能纳入出版程序, 而与((短篇小说 广告一同刊出的《尝试集 预 告也只可能在1919年10月或10月之后这样 看来,陈先生所说“这个广告比((尝试集 出版 的实际时间,早了近一年” 显然是错误的 这里又涉及另一个问题,为什么 尝试集 的出版预告会在 新潮))上面刊登?弄清了这个 问题其实也有助干弄清((尝试集 出版预告的刊 出时间 事实上,上海亚东图书馆把出版广告刊载在 新潮))杂志上也是很偶然的《新潮 本由北京 大学新潮社编,财政部印刷局印刷,国立北京大 学出版部发行由于 新潮》创刊后,社会反响 颇大,“本志的销数,超过了期望,每号出版, 总在几天内卖完,以致顾客要买而不得的很多 屡次接到来信,要求重版本社现已托上海亚东 图书馆将第一卷全卷一律三版,不久可以出书, 请大家看亚东的广告罢。
可见, 新潮 重版 事宜不再由财政部印刷局担任,而是交由上海亚 东图书馆承担而中间牵线人就是担任((新潮 顾问的胡适,早在1919年6月30日,胡适就给 上海亚东老板汪孟邹写信,“谓新潮杂志海内外 要的甚多,拟商多印” 正因为胡适的牵线搭桥, 上海亚东图书馆得以在1919年J2月三版重印((新 潮》第1卷,而书店借此在((新潮 上刊出自己 出版社所出刊物的广告正所谓“本志销数既多, 登载广告的效力,自然很广”6 在弄清 尝试集 预告应该是随上海亚东图 书馆三版重印 新潮 第一卷时刊出后,现在可 以探讨这则广告到底是谁所写的问题了 按陈先生的说法,这则预告应该出自胡适 之手胡适是否借重印的机会亲自撰写这则广告 呢?笔者认为,胡适亲自写作这则 尝试集 广 告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依据有三: 第一,胡适和上海亚东图书馆相距太远,胡 适很难直接介入诗集的出版、宣传查 胡适年 谱 ,胡适1919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大学任教, 期间只有4月底至5月8日到上海短暂停留(10 月又曾陪同杜威到山西太原讲学,12月又陪杜 威到山东济南讲学)而此时((尝试集 还未完 全编好,胡适的 自序 也未写出而胡适在 新 青年》第6卷6期(1919年11月)发表的((启 事》中说:“我因为先登了 尝试集 的两篇序, 故有许多朋友来问我这书在何处出售。
其实这书 还不曾印好,很抱歉的这书大概阴历年底可以 出版,归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从这段话可知, 身在北京的胡适完全没办法掌控((尝试集 的出 版,所以他只好在((启事))中说了个大概时间 第二,从这则广告的文字上看,文中四处用 了“胡适之先生”,显然是他人对胡适的一种尊 称,即使胡适亲自撰写宣传广告,也该不会连续 使用四个“先生”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虚 是一种美德胡适尽管留学海外,归国后任教北 大,成为最年轻的教授,但胡适待人接物仍然是 保持着谦虚的态度他在北京忙于教学、社会活 动,应该不会为了这本诗集,专门撰写一则宣传 广告寄往上海的 第三,据笔者查阅其他报刊得知,上海亚东 图书馆还为(《尝试集 在1920年4月3日((申报 登过广告原文如下: 放翁说:“尝试成功自古无” 胡适说:“自古成功在尝试” 胡适的《尝试集》附((--A-国集》出版了! 到北京以前的诗为第一集,以后的诗为第二 集在美国做的文言诗词删剩若干首,合为《去 国集》,印在后面作一个附录 每册定价三角 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 此外,((尝试集 在以后的出版过程中也多 次刊载广告,例如: 胡适之先生著《尝试集》 到北京以前的诗为第一集,以后的为第二 集;在美国做的文言诗词删剩若干首,合为《去 国集》,印在后面作一个附录。
已经再版有再版自序,有新加入的诗 定价大洋三角 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 广告载((广州纪游 (高语罕编,上海亚东 图书馆1922年2月初版)封底 胡适之先生著《尝试集》 曾经增订,分为三编,附《去国集》有四 版自序 定价四角五分 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 广告载 蕙的风 (汪静之著,上海亚东图 书馆1923年9月再版)封底 这些不同时期的广告文字也可间接证明胡 适没有参与 尝试集 预告的撰写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尝试集》宣传广告 应是由上海亚东图书馆相关人员撰写的,而广告 文字主要抄自胡适的 (尝试集>自序 接下来想借此谈谈新文学书刊广告的考证 在新文学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个数量巨 大,内容庞杂的副产品——新文学广告这些书 刊宣传文字主要刊载于新文学期刊、图书以及报 纸上新文学作家如鲁迅、巴金、叶圣陶、徐志 摩、施蛰存、胡风、老舍、卞之琳、叶灵凤、黎 烈文等又是著名的编辑家、出版家,在编辑生涯 中,为了推荐文坛新人,推动新文学作品的销售 等,他们亲自参与了新文学书刊广告的制作,撰 写了大量新文学广告目前为止出版的广告集主 要有 爱看书的广告))和 叶氏父子图书广告集 此外,在 鲁迅全集 、 巴金全集 、 徐志摩全 集 、 胡风全集 、 叶圣陶集》等中也收录了这 些作家撰写的广告文字。
尽管新文学作家参与了新文学书刊广告的 撰写,但是大量的新文学广告还是由出版社的编 辑人员所为笔者认为,新文学作家介入书刊广 告的撰写是有条件的,主要是因为他们充当了期 刊、书局的编辑,亲身参与了该作品的策划、编 辑出版过程,为了促销、推荐佳作等才用心撰写 宣传广告以鲁迅为例,据2005年版 鲁迅全集 统计,所收录的鲁迅撰写的广告40余则,但这 些广告文字的撰写几乎全是鲁迅亲自参与了图书 (丛书)、期刊的出版过程,他是这些图书(丛书) 或期刊的编辑(主编),为作品写宣传广告实际 上是他的编辑行为以鲁迅为 北平笺谱 撰写 广告为例1932年年底,鲁迅第二次北平之行 中萌生了搜集笺纸、刻印成书的想法,他的想法 得到了郑振铎的赞同,两人立即动手,分工搜集、 整理、编辑出版 北平笺谱 ,先是郑振铎为笺 谱写了宣传广告,鲁迅后又加入意见,重新写了 一篇由此可见,郑振铎和鲁迅两位参与了笺谱 的搜集、整理,编辑过程,他们是最有可能为笺 谱写作广告的人 由于新文学书刊广告大多随写随刊,散乱地 分布于书刊报纸的边边角角,而且这些文字绝大 多数没有署名,现已成为这些新文学作家的佚文 而要确定某一则文学广告具体由哪位作家撰写, 考证显得尤为必要。
刘增杰、朱金顺两位前辈学 者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例刘增杰在 有关鲁 迅早期著作的两个广告 中,分别从直接和间接 证据两个方面来考证:直接证据是以(《豫报 上 的两个广告( 中国矿产志》和 中国矿产全图 ) 现代中文学刊/35 @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