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球肿瘤课件.ppt
19页二、眼球解剖 眼 环:CT上密度均匀,2~4mm 厚,由视网膜、葡萄膜、 巩膜构成, CT上不能分 辨这三层膜 晶 体:高密度影 玻璃体:密度低于眼环,,眼球解剖,肿瘤性外伤性炎性先天性,眼球肿瘤多指视网膜和葡萄膜肿瘤,以视网膜母细胞瘤和脉络膜黑色素瘤最常见,肿瘤的发展过程分为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蔓延期及转移期眼球肿瘤,渗出性视网膜病变于1908年首次由Coat描述,是一种先天性视网膜血管畸形性病变,多见于10岁以内男性少年儿童,单眼发病视网膜母细胞瘤与Coat’s病的CT鉴别,视网膜母细胞瘤,,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视网膜下、玻璃体内有大量蛋白样渗出、出血、胆固醇结晶及机化组织,视网膜剥离变性等Coat’s 病,,CT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可表现为玻璃体腔内弥漫性密度增高或眼球后部密度增高;病灶内无钙化;眼球大小无改变因此Coat’s病的确诊有助于病理检查Coat’s病,,在CT图像上,Coat’s病与视网膜母细胞瘤最主要的鉴别点是后者有钙化灶, Danziger报道其钙化率为30~90%,本组资料占6/7单纯的弥漫性玻璃体内密度提高是许多眼病共有的CT征象,须结合眼底镜、B超等临床资料综合判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多见于中年以上的成年人,CT表现为: 眼球局部增厚、膨出或眼环后部边界清楚的半球状肿块样突起 其密度接近眼环且较均匀 肿瘤多有明显强化(4/5) 眼外期肿瘤可见眶内肿块、眼眶破坏等征象脉络膜黑色素瘤,,CT检查的价值和限度,CT对诊断眼球肿瘤是一种很有用的补充检查方法,可进一步肯定眼底镜和B超所见或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信息CT观察病变不受屈光介质的影响,既可显示球内病变,又可观察有否球外眶内或颅内蔓延B超对显示球后、眶尖及眶骨病变有假阴性,CT显示视神经孔扩大也较X线平片的敏感性高CT限度及价值,,CT对显示微小的球内肿瘤不如B超敏感,可漏诊CT限度及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