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应急响应总预案样例.doc
21页事故应急响应总预案(样例)1. 总则1.1 编制目的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及集团总部的会议精神,为保证公司、社会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在事故、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做出响应,及时有效的处理因各种原因而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人身伤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特制定此预案1.2 编制依据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文引用而成为本预案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预案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83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 373 号)《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山东省消防条例》(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 5 次会议)《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山 东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 委 员 会第 80号公告)《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鲁政发[2003]107 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 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各个部门(或单位)。
当事故发生时,相关 单位根据响应等级条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公司级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启动,车间级应急预案由发生事故部门(或单位)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启动1.4 应急预案体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为三个层次: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1.5 应急工作原则快速反映、当机立断、自救为主、外援 为辅、 统一指挥、分工负责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 单位概况略2.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我公司的生产线属于流水线作业,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停止运转,就会 发生连锁反应,有可能给公司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或者重大人员伤亡我公司机械设备较多,存在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触电等危险;由于生产需要,厂区内有多辆厂内机动车辆,库区内安装有多台起重机械,存在车辆伤害和起重伤害的危险;成品库区及综合仓库内存有多种易燃和可燃物品,存在火灾的危险;在动力车间,有锅炉、空气压缩机等设备,存在爆炸的危险可能;窑炉内的温度高达 1000 多摄氏度,其外壁也有几百度的高温,存在灼烫的危险,如果出现停电、管理不善或者其他因素,有可能造成玻璃液泄漏,严重时, 还有窑体和建筑物坍塌的危险我公司的产品为玻璃,在有些场合必须使用人工抬板,如果工作过程中,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存在玻璃割伤的危险;在成品库区,玻璃(包括裸板和玻璃箱)如堆放不正确,或者存在其他意外情况,工人在入库过程中存在被玻璃压伤的危险可能。
在成品库区及装箱工序,地面有叉车运输作业,上方有起重机械吊运作业,如果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及在现场工作的人员精力不集中,不按操作规程作业、视线受阻等,或者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有可能出现人员伤亡或者公司财物受损的情况尽管我公司针对这些危险源做了各种预防措施,但不能排除意外情况的发生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为了做好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的组织和应对工作,特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办公室,组织形式如下: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办公室(常设机构)现场指挥小组 疏散引导组事故抢救小组 后勤保障组 现场警戒组 人员抢救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3.2 各应急职能部门的职责3.2.1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3.2.1.1 应急指挥部的人员组成(机构中所列成员不在时,按名单顺序依次补位,并承担相应职责)总 指 挥:×××副总指挥:××× ××× ×××(现场总指挥) ×××(技术处理)注:总指挥因故外出不在时,如×××分公司发生事故,××× 为事故应急处理第一负责人;如×××分公司发生事故,××× 为事故应急处理第一负责人3.2.1.2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的职责3.2.1.2.1 发生重大事故,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时,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3.2.1.2.2 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3.2.1.2.3 向上级汇报和友临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3.2.1.2.4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等。
3.2.2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办公室3.2.2.1 应急办公室的人员组成办公室负责人:×××成 员:××× ××× ××× ×××3.2.2.2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工作办公室为安全生产事故常设机构,其主要职责如下:3.2.2.2.1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并通过宣传、培训、会 议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忧患意识、自我保护意识3.2.2.2.2 当生产事故发生时,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的指示,负责组织、协调协调各功能小组、下属单位、展开应急处理和紧急疏散、救援等工作;配合外来救援单位开展各项行动;3.2.2.2.3 配合协助政府有关部门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3.2.3 现场指挥小组3.2.3.1 现场指挥小组的人员组成××× ××× ××× ×××注:事故发生时,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为应急处理第一负责人3.2.3.2 现场指挥小组的职责3.2.3.2.1 协助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下达命令,组织调动人力增援;3.2.3.2.2 协调保障救援物资与器材供应,调配救援器材和逃生自救装置等;3.2.3.2.3 督促各行动组完成各自的任务;3.2.3.2.4 配合外来专业救援队伍到场后的各项工作。
3.2.4 各功能小组3.2.4.1 人员组成 人员名单详见附件3.2.4.2 事故抢救小组的职责3.2.4.2.1 事故发生接到命令后,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根据指挥组的命令,利用现场自救设施,积极开展自救活动,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力争将事故消灭在发生的初期如事故发展较大,无法控制时,立即将情况汇报给指挥部,由指挥部对外求援3.2.4.2.2 公安消防人员或外来专业救援人员到达后,服从现场领导指挥,主动搞好协调与联系3.2.4.3 疏散引导小组的职责3.2.4.3.1 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按各自分工进行人员及物资的疏散,确保人员安全快速疏散撤离,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错的地点安排专人值班守,其余人员分片搜索未及时疏散人员,并将其疏散到安全区域3.2.4.3.2 组织疏散时应进 行宣传, 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尽快将在场人员疏散出去,安全疏散时要维持好秩序,注意不要互相拥挤,确保万无一失3.2.4.3.3 控制各出口,禁止无关车辆通行和外来人员进入,无关人员只许出不许进,加强巡逻,保护现场, 维护现场秩序,迎接并引导消防车辆进入事故现场 3.2.4.4 后勤保障组的职责主要负责 提供在发 生事故时现场救援人 员所需物资、器材的保障工作;并组织好事故 现场 的通信联系、人员撤离、安置,以及车辆的调配等保障工作。
3.2.4.5 人员抢救组的职责主要负责将伤员撤离危险地带,在安全区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如伤势严重,迅速联系 120,将伤员送往医院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按照《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 号)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的辨识标准,对我公司的危险因素加以识别和判定,表明我公司没有重大危险源对于其他危险源的监控采取属地管理的方式,由各部门车间对所辖区域内的危险源进行日常的检查,强化制度管理易燃易爆场所按标准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确保灭火器材正常使用公司消防员建立消防台帐,定期组织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消防检查成品仓库、装箱工段等易发事故地区采取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开展安全培训,做到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从本质上解决安全隐患对于可能危及周围人员和设施安全的特种设备,定期进行检验,保证无隐患运行,特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参加定期的专业培训接触粉尘、高温等有害因素的作业场所,配备齐全劳保护品,经常检查工作人员的佩戴情况,除尘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防止意外停电事故的发生,我公司特意在一线、二线和超白生产线分别建立发电机组,并定期进行空载实验运行。
在一些重要部位和岗位,均安装 UPS 系统,可保 证其设备 10 分钟 左右的运行4.2.2 预警行动发生事故后,现场抢救人员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型、地点及大小,判断事故发生的趋势和可能影响的其他单位(或部门),快速反映给现场指挥小组由现场指挥小组向可能影响的其他单位(或部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其做好预防准备,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4.3 信息报告与处置4.3.1 信息报告与通知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采用最快捷的方式通知部门负责人,发出求助信息报告事故时,应清楚的说明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态大小、人员伤亡情况,涉及有毒有害的,应说明是何种毒物部门负责人接到通知,根据报告人说明的情况,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情况,同时 派出人员前去支援启动厂级应急预案,由应急办公室通知相关部门, 进入紧急状态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内部和外部(包括、小灵通等无绳)线路进行联系,应急救援小组的必须 24 小时开机号码发生变更的,必须在变更之日起 48 小时内向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报告生产安全管理部必须在接到变更报告后 24 小时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4.3.2 信息上报发生重大事故,应急指挥部必须在 1 小时之内通知总部安办。
情况紧急时, 应急指挥部可直接通过等快捷通讯手段,直接向当地人民政府或安监部门汇报情况,请求外部支援24 小时之内向总部递交书面报告,详细说明事故的经过、损失情况以及简要分析原因4.3.3 信息传递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通过内部、固定、等通讯手段,快速汇报应急指挥部当发生的事故可能波及周边的社会时,由应急指挥部通过、互联网、人工信息传递等通讯手段,迅速向周边企业及村庄通报事故简况在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撤离方法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5 应急响应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建立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程序分为基本应急程序和专项应急处置程序5.1 应急分级事故响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或部门)控制事态的能力,可分为班组级应急响应程序、车间级应急响应程序和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5.1.1 班组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事故危害程度较小,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不影响其它班组的正常生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利用本班组的人员及物资即可将事故处理5.1.2 车间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事故危害程度小,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虽影响其它班组,但不影响其它车间(部门)的正常生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利用本车间的人员及物资即可将事故处理。
5.1.3 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事故危害大,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公司正常生产,需调用公司的人员和物资,甚至需要外部支援,才能将事故处理5.2 响应程序5.2.1 指挥与控制班组级应急响应由班长(或工段长)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并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情况;车间级应急响应由车间主任(或部门经理)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