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模板方案设计砖混结构.doc
12页word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兵团路桥总公司78#小区6#、7#住宅楼,位于石河子开发区78#小区本工程总建筑面积2,砖混结构,地上六层,地下一层整个建筑呈“一〞字型,南北向宽10.38m,东西向长83.58m檐高16.8米根底为条形根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二、模板设置:该工程条形根底砼采用砖胎模;构造柱、梁、板、楼梯模板采用定型12mm厚竹胶板,50×80mm方木加箍,钢管支撑A、根底模板的设计(1)、垫层与条基砖胎模①砖胎模的砌筑采用120mm厚砖,M2.5混合砂浆②垫层砖胎模高度为120mm高,并在每侧中间设240mm×240mm加强砖垛以提高砖胎模的整体稳定性在砌筑条形根底时,应每隔2m设240砖柱,以增加砖模的稳定性③基槽清理完毕后与时将轴线引入基槽内,以轴线为基准砌筑胎模④砌筑时每边放大5mm,拉线砌直,胎模砌筑的标高应从底皮砖开始控制,胎模顶面采用贴饼的方法进展抄平,并抹10~20mm粘土砂浆层,其顶面作为条基砼面的标高控制面B.构造柱模板 〔1〕、构造柱模板采用定型木框竹胶合模板,木型制作采用14mm厚竹胶合板与50×80mm的方木,用4×40木螺丝连接固定,柱模加固采用钢管、扣件与墙体加紧,考虑到砖和模板都是刚性材料,用1.5mm厚吸塑纸贴在砌体两面的马牙槎处,在砖和模板之间增加一道柔性材料,以填平砖砌体平整度的不足,杜绝了漏浆,确保了构造柱等小构件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使砌体与构造柱接口马牙槎整齐美观。
〔2〕、构造柱模板配置高度:有梁柱,有梁一侧柱模板配至梁底模处〔梁底模搭在柱模板上〕,其余配至板底〔或圈梁底〕,这样配制有利于过梁上下两段柱的接缝平顺过度,杜绝了过梁以上二次支设短柱模板跑模现象,混凝土浇至梁底下30mm处 〔3〕构造柱模板加固间距按每800mm加一道,底层加固距地200mm,上部距混凝土浇注面不大于300mm,构造柱边的自由墙体宽度不足1米时,在加固构造柱模板时应同时加固柱边墙体,模板底部均留设清扫口C、过梁模板 〔1〕过梁底模长度采用洞口预留尺寸减允许负偏差值进展制作,防止使用时顶撞墙体,支设时与墙体间隙采用苯板填平,粘胶带固定 〔2〕过梁底模采用圆木上钉制三角台支撑,侧模采用短斜撑杆固定D、梁模板a、梁模板采用自制定型竹胶合板模板拼装,面板采用12mm覆膜竹胶合板,龙骨为50×80mm木龙骨b、梁底模板与侧模板采用连接件〔方木〕连接,侧模之间采用螺栓连接;采用钢管加固 木龙骨200mm 钢管斜撑 @700mm钢管斜撑C、梁模板在梁支架立杆宜采用双排或多排,纵向间距不应大于1.0m。
第一道水平拉杆离地必须保证有200mm高,以上各道水平拉杆步距不得大于1.8m三、模板选型与配置数量:结构部位模板选型配置数量支模与加固方法构造柱定型模框竹胶合板配制一层定型模板拼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加固连续梁钢模板或木模板配制一层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加固楼板覆面竹胶合板配置一层钢管扣件和木板支撑四、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4.1 构造柱模板:4.1.1、构造柱模板采用钢模板,采用钢管支撑加固4.1.2、柱模板配置高度至梁底位置,砼浇筑至梁底下30mm处4.1.3、柱和梁相交的节点部位的混凝土成型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为提高柱和梁节点的施工质量均采用定型柱头模板,柱头模板每面分成L形两块,便于组装和拆模4.1.4、柱采用钢管加固,加固间距为600mm 4.2梁模板:4.2.1、梁模板采用组合木模板拼装,钢管支撑加固4.2.2. 梁侧模采用钢管支撑加固4.3平板模板:4.3.1、平板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散铺散支,面板为12mm覆膜竹胶合板,龙骨为50×80mm木龙骨,间距300mm;4.3.2、板模与梁侧模的接缝处,假如将板模板配置至梁侧模板外侧,容易造成拼缝过大导致漏浆;现将梁侧模板做成企口,板模板搭在企口上,板模板与木方接触处垫上5mm海绵条,防止漏浆;4.3.3、现浇板使用竹胶合模板、木支撑施工,弹出水平标高线,下部垫好木板,严禁支柱下面垫砖块,支撑从墙边30cm开始,依次逐排安装,钢管支柱间距不得大于80cm,并应支垂直。
平板的立杆间距不得大于800mm,调节立杆高度将龙骨找平根据立杆高度设置水平拉杆,由于地下室土质松动,所以第一道水平拉杆距地面必须保证200mm,水平拉杆的部距不应大于1.8m4.3.3、模板板模板之间的拼缝处,假如大于2mm用油灰嵌填后再贴50mm粘胶带;4.4 模板的拆除: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橇棍硬橇;拆除时可用橇杠从底部轻微橇动,保证砼外表与棱角的完整4.4.1、柱、梁的侧模板拆除以不破坏棱角为准,为准确掌握拆模时间,必须留置同条件试块,试块强度达到1.2Mpa时允许拆模4.4.2、梁、板、模板底模的拆除:梁的跨度大于8m,砼必须到达设计强度的100%方允许拆模;梁的跨度2m<L≤8m,砼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允许拆模五、 模板工程控制要点5.1 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结实、扣件有无松动,支撑是否在基土上,立杆下必须垫50mm厚通长木板,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并与时修复5.2、 梁板模板跨度4≤L<8m,起拱高度10mm,L≥8m,起拱高度20mm 5.3、模板吊装前,先去除胶合板上的水泥浆,然后涂刷隔离剂。
5.4、为保证外观质量梁柱节点,板拼缝等易漏浆部位都是检查和控制的重点六、模板计算方法:6.1.1、底模验算:c、竹胶合模板计算〔1〕荷载计算Ⅰ:砼自重 25KN/m3Ⅱ3Ⅲ3Ⅳ3Ⅴ3现浇板厚取110mm, V1=1.2, V2=1×(25××0.11+0.75)+1×26.1.2、抗弯强度验算6.1.3、按简支梁验算,查表: M= 1/8ql2σ= M/W≤fm式中 M----弯矩设计值〔N.mm〕; q----作用在梁底模上的均布荷载〔N/mm〕,按表组合; l----小楞的间距〔mm〕;σ----受弯应力设计值〔N/mm2〕; W----截面抵抗矩,查表得〔mm3〕 ; fm----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Q235fm=205N/mm26.1.4、〔1〕挠度验算ω= 5q1l4/384El≤[ω]=l/250 式中,q′----作用在梁底上的均布荷载〔N/mm〕,按表组合; E-----钢材弹性模量〔N/mm2×105N/mm2; I-----截面惯性〔mm4〕,查表得。
〔2〕立撑〔钢管〕 选Ф48钢管,按行距1.2m布置,中间设水平拉杆,一般按立柱的稳定性控制,可按两端铰承受压构件来简化计算,立杆稳定性验算公式如下:δ=N/φA≤f××查表A=4.89c m2=489m m2 f=205N/m m2×D+d/2=15.75顶撑中设拉杆,取顶杆长度的1/2λ=L0φ∴δ=N /φ××489=39.8N/mm2 6.1.7构造柱模板加固间距按每800mm加固一道,底层加固距地200mm,上部距砼浇筑面不大于300mm,构造柱边的自由墙体宽度不足1m时,在加固构造柱模板时应同时加固柱边墙体,模板底部均留设清扫口H、过梁模板的设计①过梁底模长度采用洞口预留尺寸减允许负偏差值进展制作,防止使用时顶撞墙体,支设时与墙体间隙采用苯板填平,粘胶带固定②过梁底模采用圆木上钉制三角台支承,侧模采用短斜撑杆固定如上图示:G、楼梯模板的设计①楼梯模板采用竹胶合模板,钢管撑②、楼梯模板支设前进展定位放样,首先依据设计图纸大样在楼梯间梯段一侧墙面上进展放大样,标定梯梁、梯板、平台的标高和位置线,然后依照大样支设模板③为确保踏步尺寸准确,楼梯踏步采用反三角木控制尺寸,反三角木由三角木块钉在方木上,三角木块两直角边分别为踏步高和宽,反三角木用模楞和立木支吊楼梯模板放线示意20线AAAAA2 B进 深 轴 线50厚木板④为确保踏步尺寸准确,楼梯踏步采用反三角木控制尺寸,反三角木由三角木块钉在方木上,三角木块两直角边分别为踏步高和宽,反三角木用模楞和立木支吊说明:放线时依据设计图纸尺寸和实体上的轴线和20线引测出梯梁的准确位置,按同样的方法找到A、B两点,连接A、B成线,在A、B线下方作平行线,平行线间距为梯板厚度,所作平行线即为梯板的准确位置,该线与梯梁侧边线相交,也即确定出梁侧模与梯板底模的交线。 七、模板安装安全技术要求7.1、模板施工前的安全技术准备工作:7.2、模板施工前,现场负责人要认真审查施工安全组织设计中关于模板的设计资料,要审查如下项目:7.2.1、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取值,是否符合工程实际,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核手续是否齐全7.2.2、模板设计图包括结构构件大样与支撑体系、联接件等的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图纸是否齐全7.2.3、模板设计中安全措施是否周全7.3、 当模板构件进场后,要认真检查构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例如钢模板构件是否有严重锈蚀或变形,构件的焊缝或连接螺栓是否符合要求木料的材质以与木构件拼接节头是否结实等自己加工的模板构件,特别是承重钢构件其检查验收手续是否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