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政治题典专题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解析).doc
16页专题2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情解读】课标分解考纲细化 考题预测 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梳理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本部分考题集中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多为选择题,试题难度一般不大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关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活动及其成果和影响考点一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考向1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考向梳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主要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表现出来;还表现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伦理、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的多样性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世界遗产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高考典题汇编】1.(2017课标卷Ⅱ)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
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2.(2015海南高考)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珠算成功申遗(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不符合题意,题意没涉及创新中华文化;②与题意无关,题意未涉及中华民族精神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选D3.(2012课标卷)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
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地理环境是文化的影响因素,而非决定因素,②观点错误本题没有涉及何种文化为主、何种文化为辅,排除③材料强调在澳门,多种文化并存,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考向2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考向梳理】1.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2.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区别(1)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2)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相互区别开来联系(1)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2)民族性与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高考典题汇编】4.(2017课标卷Ⅲ) 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文化的内涵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国的革命文化产生于中国的革命实践,其内涵不是交流的产物,③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有利于促进革命文化的传播,但这与革命文化是否有价值无关,④予以排除中国的革命文化吸引了国外的作家,反映了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符合题意;80多年前的革命文化至今仍然引起强烈反响,表明优秀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感染力和感召力,②说法正确。
答案选A5.(2016•江苏高考)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答案】D6.(2015江苏高考)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排除③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文化的借鉴吸收,但并不趋同,排除④旗袍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可见外来文化可以为我所用,凸显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①正确旗袍融入了本民族文化,也融入了外来文化,可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②正确答案选A7.(2014课标卷Ⅰ)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
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8.(2012天津高考)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答案】C【解析】8.A、B两项强调的是文化的差异,D项说法过于绝对本题考查有关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知识《云南映象》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根本原因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考向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要求【考向梳理】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意义首先,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其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的文化成就,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高考典题汇编】9.(2014浙江高考)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10.(2014福建高考)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
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答案】C【解析】A项“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的说法错误,与世界文化多样性相悖材料中的观点明显忽视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我们持有的态度应当是反对,直接排除掉B、D两项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能够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C项符合题意11.(2013课标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答案】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