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4089442
  • 上传时间:2023-04-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4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第一节 不定积分1.两个概念: 1)原函数: 2)不定积分:2.基本积分公式:1) 2)3) 4) 5) 6) 3.三种主要积分法 1)第一类换元法(凑微分法) 若2)第二类换元法: 3)分部积分法 “适用两类不同函数相乘”,4.三类常见可积函数积分1)有理函数积分 (1)部分分式法(一般方法); (2)简单方法(凑微分绛幂); 2) 三角有理式积分 (1)万能代换(一般方法) 令 (2)简单方法 (三角变形,换元,分部)3) 简单无理函数积分 令 例一 基本题例3.1 解法1 解法2 例3.2 解 例3.3 解法1 令,则 = =解法2 = = =例3.4 解 (令) = 则 例3.5 解法1 原式= = = =原式=解法2 令,则原式= = =例3.6 解法1 原式= = = =解法2 令,则原式= = = =例3.7 解法1 (令)解法2 解法3 例3.8 例3.9 解法1解法2解法3令例3.10 解 令,则原式= = =例3.11 解法1(令) 解法2 例3.12 解 1)若2) 若3)若(令)例3.13 。

      解法1令 原式= = =解法2 原式= = =例二 变花样例3.14 若 求解 由知 则 例3.15 若为的一个原函数, 求解 例3.16 设为的原函数,且当时,,已知求.解法1由 由解法2 = = = ,例3.17 设求 解法1 令,则 = =则解法2 由知 = =则 例3.18 求不定积分 解 连续,原函数必连续, 在连续. 令 则故 第二节 定 积 分1定义:2可积性:1)必要条件:有界;2)充分条件:连续或仅有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 3计算: 1) 2)换元法3)分部积分法 4)利用奇偶性,周期性5)利用公式4变上限积分:1) 连续性:设上可积,则在上连续2)可导性:设上连续,则在上可导且变上限求导的三个类型:3)奇偶性:i)若为奇函数,则为偶函数 ii)若为偶函数,则为奇函数。

      例1(06年数二):设是奇函数,除外处处连续,是第一类间断点,则是: .(A)连续的奇函数; (B)在间断的奇函数;(C)连续的偶函数; (D)在间断的偶函数. 例2(01年,数3,4)设其中则在区间(0,2)内 (A)无界 (B)递减 (C)不连续 (D)连续例3(99年数一至四,05年数一二). 设是连续函数,是的原函数,则(A) 是奇函数 必是偶函数;(B) 是偶函数 必是奇函数;(C) 是周期函数 必是周期函数;(D) 是单调增函数 必是单调增函数.5性质:1)不等式:i) 若 则 ii) 若在上连续,则 iii) 2)中值定理: i) 若在上连续,则ii) 若在上连续,不变号,则 例(96年数四)设在上连续,在内可导,且。

      求证:在内至少存在一点,使例 题例一 基本题例3.19 解 = = = (其中,单位图在第象限面积)例3.20 解法1 原式= = = =.解法2 原式= = =.例3.21 解 = = =例3.22 解 令,则 =例3.23 解 令,则, =.例3.24 设,计算解法1 = =解法2 = =解法3 例3.25 解 令,则 = =.例3.26 ; 解法1,令则,解得 =解法2令,则 = =例3.27 解 = = = =例3.28 已知连续,的值. 解 令得 =从而有令得: 例3.29 设,,求. 解法1 = = = = (令) =.解法2 = =以下同解法1例二 综合题例3.30 求 解 令 则 =原式=例3.31设连续,且,则 . 解 (利用积分中值定理) = =6例3.32 求极限 解法1由于 则 解法2 由积分中值定理得 为无穷小量.介于1与之间为有界量,则例3.33 设函数连续,且,求极限。

      解 = (令)原式= = (洛比达法则) = = (积分中值定理) =例3.34 设, 则___ A) 为正常数 B) 为负常数 C) 为0 D) 不是常数解:由于知,也可由以为周期得则为常数.又 = = =注:说明积分最简单的方法是几何的方法.例3.35 试证:在上最大值不超过.证 令得 , ()由于在邻近两侧不变号,则不是的极值点,而当时,,当时,,则在取极大值,又因为为在上唯一的极值点,则该极大值为最大值. 原题得证例3.36 设是区间上的单调、可导函数,且满足.其中是的反函数,求.解 等式两端对求导得即 而则例3.37 设函数在内连续,,且对所有满足条件,求 解 等式 两端对求导得令得,上式两端对导得,又,则例3.38 若,求. 解 等式两端同乘并从到积分得 = = =则例3.39 设连续,. 令1) 试证曲线在上是凹的.2) 当为何值时,取得最小值. 3) 若的最小值可表示为,试求. 解1) 证:由于 = = =则曲线在上是凹的2) 令得 (为偶函数)又,则单调增,从而为在上唯一的驻点,又,则在取极小值,由唯一性知,在取最小值.3) 在上最小值为从而有上式两端对求导得,解此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得又,则,从而例三 积分不等式证明积分不等式常用的方法:1)变量代换; 2)积分中值定理 ; 3)变上限积分;4)柯希积分不等式; ;例3.40 求证:.证: = (令) =而 = (令)则例3.41 设在上连续,非负,单调减。

      求证:证法1 只要证即 由积分中值定理知 由于单调减,则则原题得证证法2 = (令) 由于单调减,,则从而有 即 例3.42 设在上连续,单调增求证:证法1,令只要证明,显然而 = = 则原式得证.证法2 由于在上单调增,则从而有即 又 则 即 例3.43 设在上可导,且.求证:. 证 令只要证,又由,知, =令则单调增,又,则 从而 则单调增,从而,原题得证.例3.44 设在上有连续导数,,求证:证 故 例3.45 设在上有连续导数,且,求证: 证 ;. 第三节 反 常 积 分1)无限区间;(1) . (2) (3) 若和都收敛,则称收敛常用结论: , 2)无界函数:设为的无界点, =常用结论: 例3.46 计算 解 原式= = =例3.47 计算 解:原式= = = 例3.48 计算 解 原式= = = = 例3.49 求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