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选修课“选修”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doc
3页历史选修课“选修”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湖北省武汉市钢都中学文综组夏利芬高中历史在必修外还增加了选修课程,有六个模块:1、《历史上重大改革 回眸》、2、《近代社会的民族思想与实践》、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5、《探索历史的奥秘》、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在高中课改之前也有很多学校也开设过选修课,用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的尝试实现了三维目标,即增长了 历史知识,培养了他们探究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人文素养,爱国 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开设选修课 并不是课改的首创,我们只是把好的方法来进行推广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统一的,有利有弊,当我们看到了选修课开设的好处时, 也应该思考一下它会在实践中产生哪些问题1、在选修“选”上的问题1) 以前的选修课由地方学校自己决定上与不上,自己决定上什么内容,自 己决定采取怎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它不是一种硕性的要求,而如今我们把选修 课的地位抬高,上升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强制推行 有些地方在选课上由政府指定选修的模块,如武汉市就是指定模块,六选三,文 科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冋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 评说》,理科选修其中最后一个模块。
这种方式很强制,不能体现民主,也不能 体现学生的个性,多样性2) 有些地方由老师指定学生服从,从一开始就由老师代劳,很难体现学生的 参与度,投入度,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低估了学生的选课能力、辨别能力, 就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不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开始,这也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3) 还有的地方由学生选课,少数服从多数,学校再来根据学生的意愿来开设 课程,配备教师如果学生选出的结果比例旗鼓相当,可能6个模块选出来都占 总人数的六分之一,那么学校就要开设很多课程了,这就需要很强的师资队伍来 满足学生的要求如果学校的历史老师不够怎么办?还能不能开课呢?(4) 从民主和公平上看,第三种选课方法最好,前两种都有强制性,没有很好 的照顾到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积极性而II这三种选课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弊端, 就是内容再怎么变,都是局限在这六个模块里面浩瀚的历史知识怎么会只有这 简单的六个方面呢?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文艺歌曲与历史的关系,要求开设歌曲 赏析,如《岁刀是一支流淌的歌》,把不同时期的经典老歌做成专题,反映不同 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而六模块中没有这样的专题,所以三种选课方式都不能最 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
我的对策是:为与高考统一命题形式接轨,我们的选修就统一指定课程如 武汉市指定了三门课)但是我们在指定课程内,在符合新课标的前提下,可以自 主组织教材信息,重新整合、新增或删减材料,形成适合自己学生的校本教材或 师本教材因为符合了课标就符合了高考,所以只要我们自己的教材是围绕新课 程标准的,那么这样的尝试就是可行的另外,在选修课程外,我们可以新增选 修课,如《岁月是一支流淌的歌》、《如何评价蒋介石其人其事》、《美国人真 的登月了吗?》,我们让学生第二次选课,从而满足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浓 厚兴趣的需要,其课时由教师自己根据学情来定2、在选修“修”上的问题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学情教情各不相同,把好的经验统一推行,效果 有可能不好甚至适得其反1) 选修课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很高的要求我们都曾是学习可很多年的通史 的师范生,又从事了很多年通史的教学工作,我们从旧时代走来,带有很多旧模 式的弊端,我们的知识储备难以适应学生求知的渴望,我们的教学形式呆板不灵 活,习惯了填鸭而很少探究,不能满足学生一颗年轻而跳跃的心,我们习惯了应 试题海战术而不会开拓创新,难以达到新课改和众多学生及其家长的期望。
不同 地区的教师队伍实力不一样,那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效果不同我预测,如果 某地区从事历史教学的老师的研究能力较强,那么在组织探究教学上会更加顺利 一些反之教学进程会更加滞后我的对策是:在培训结朿后,仍然把这种学习交流的形式保持下去,为提高 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求老师们围绕某一个特定的模块去组织史料信息,创设 情境,定期交作业,由相关部门来评审考核,把大家思想的结晶编成教辅资料, 资源共享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少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互 相借鉴更多的教学案例2) 选修课需要有丰富的书籍和网络公共资源的支撑老师们需要更新口己的 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需要查找资料创设新情景,设置新问题学生也需要查找 史料寻求历史的答案,完成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网络 这个信息平台对于大城市的学校而言,比较容易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而对于 欠发达地区,没有没有网络,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去完成新课改的 任务则会很难很难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会变成我们的绊脚石如果老师和学生都 依赖于网络,老师备课就是简单的抄袭网络知识,设计的问题很简单,学生同样 也可以直接用百度狗狗来搜索到答案,从而顺利完成作业。
那样的话,学生没有 经过思考,纯粹的抄袭网络知识网络上什么都有,师生之间是彼此的欺骗,学 生还有必要需要老师来教吗?自己上网就行了我的对策是:在欠发达地区,政府部门要加犬资金投入,尽快建设好网络信 息平台,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有了网络后,我们教师的备课也不能应付交差 在选题和立意上要新颖,联系生活实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备课不能盲目抄 袭网络,围绕同一个课题有选择性的选择典型材料,体现自己的独创性,每个案 例出来都有自己的特色;在设计问题上要增加难度,不能一眼就能看出答案,而 是需要学生多方去查找去分析去论证,让他们体会学习的过程和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