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校德育论文.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239265842
  • 上传时间:2022-0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4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校德育论文一、提取地域文化的优秀精髓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级:表层文化,主要指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物质文化;中层文化,主要包括法律、制度、风俗、礼仪、宗教、艺术等方面内容;底层文化,反映的是人们的价值观、伦理观和审美观等②从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的角度看,各地域文化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和特色;但从底层文化的角度看,各地域文化之间是和而不同,它们在精髓上是相通的,都是中华文化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一体多源,中华文化的精髓深植于各地域文化之中,地域文化的内在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空间内产生于粤西沿海地区的冼夫人文化也是如此,它既具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特征,又与中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儒家思想深深渗透到冼夫人文化之中,是冼夫人文化的精髓,其影响力不仅仅局限在粤西地区,在中华大地上具有普遍性价值首先,具有爱国精神冼夫人的爱国精神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坚持国家利益高于地方利益的原则冼夫人身处民族大分裂时期,她没有凭借强大实力谋求地区霸权,而是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打击地方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二是坚持家庭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冼夫人认为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当国家利益与家庭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勇于放弃家庭利益如570年,广州刺史欧阳纥叛乱,陈朝军队来伐。

      欧阳纥为了增强军力,召冼夫人的儿子冯仆一同叛乱冼夫人知道后,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出兵与陈朝军队内外夹击欧阳纥,平定了叛乱其次,倡导融合精神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时期,作为岭南地区的首领,冼夫人顺应历史潮流,大力推进民族融合冼夫人与苗裔冯宝结婚,促进了民族融合当时,岭南俚人地区处在渔猎和农耕阶段,与中原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这导致上级官员冯融的号令难以实行,见到这种情况,冯融采取与冼氏家族通婚的方式加强民族融合,使其二子冯宝与冼夫人结为夫妻两人结婚后,冼夫人戒约本宗,要求辖区范围内的外来人与本地人一起遵从号令,加强了民族融合同时,冼夫人为加强汉俚融合,着力推广中原文化冼夫人推崇儒家“忠孝”、“至善”等思想,革除本族的制度陋俗,鼓励汉俚交流,大力推广汉语、汉字,支持汉族官员开设学校,岭南地区的社会风气明显改观再次,具有民本精神冼夫人深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把自己置身于百姓之中,亲民爱民,安民富民冼夫人深知百姓所受战争之苦,她尽量避免参与战争如果战争难以避免,她会做好安抚工作每场战后,冼夫人都会去慰问百姓,解决百姓的生活、生产难题冼夫人为了提高岭南地区百姓的生活水平,采取了一系列经济革新措施如在农业上引进了优良品种和铁器,在手工业上引进了中原的制陶技术和冶炼技术,商业也得到发展,不少地方出现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景象。

      此外,秉持廉洁精神冼夫人积极推行廉政,要求其管辖内的官员遵守操行,严惩贪官《隋书》、《北史》等诸多历史著作都记载了冼夫人惩治贪官的事迹,尤其是冼夫人揭发广州总管赵讷,使其因贪污受到严惩,深受人民群众和历史学家的好评赵讷在任广州总管期间,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引起群众严重不满,破坏了民族团结冼夫人严厉批判赵讷的所作所为,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赵讷的犯罪证据,并禀报给隋文帝隋文帝得知这件事情之后,遣人到岭南地区调查,发现了更多赵讷贪污的证据,最终处死赵讷,其赃款被全部没收由此可见,不同的地域文化背后隐含着共同的中华文化精髓,它的影响超越了某一特定地域的限制,能在华人圈内产生强烈共鸣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提取地域文化的优秀精髓,使之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资源二、实现地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地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积淀,源远流长,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面临着如何实现现代性转换的问题在高校,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现代性转换的看法存在偏差以冼夫人文化来说,42%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冼夫人文化形成于古代社会,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很难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高校德育要发挥地域文化的应有价值,应着重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消除地域文化能否适应现代化的疑虑。

      一些大学生之所以对地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持悲观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受反传统思潮的影响我国对传统文化进行大规模贬斥源于“五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认为,我国要摆脱颓废趋势,必须打破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的羁绊,使国民性得到根本改造陈独秀认为,我国旧有文化已经一文不值,孔子之道“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③,与现代社会没有调和的余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反传统思潮再次甚嚣尘上,要求破除几千年来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与传统彻底决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又出现了反传统思潮,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着巨大冲突,到了水火不相容的程度,只有全盘西化才能实现现代化在我国近百年来的不同时期,反传统思潮的产生原因、特征、作用各有不同,但在传统文化能否适应现代化上的观点大体一致,即传统文化不能适应现代化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新加坡、韩国的现代化实践来看,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不能相融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现代化不是否定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而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继承与创新之上的现代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可以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为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不能也无法割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只有引导学生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站稳脚跟和开辟未来应使学生认识到,地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精华成分可以与现代化实现有机融合,展现其当代价值和魅力科学甄别地域文化资源,使其优秀精髓实现现代转换地域文化能够适应现代化渐渐成为共识,但如何挖掘和发挥地域文化的当代价值依然是个难题地域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既有精华的内容,也有糟粕的成分,高校不能直接把地域文化资源拿过来运用,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其进行科学甄别对于那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优秀部分,要充分继承并根据时代变化进行现代性改造与转换;对于那些不适应时代需要的部分,要勇于摒弃与革除就冼夫人文化来讲,可概括为“忠”缘文化、“仁”缘文化、“物”缘文化和“神”缘文化④要有效发挥冼夫人文化的当代价值,必须对这四部分进行区别对待忠”缘文化、“仁”缘文化和“物”缘文化属于冼夫人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对其加以继承,并根据新时代需要,剔除其封建色彩,使之转换为现代爱国主义和民本思想,把冼夫人纪念碑、馆等“物”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人们爱家、爱乡、爱国、爱民神”缘文化是对冼夫人的迷信化和神圣化,粤西地区群众把冼夫人称为财富、子嗣、健康的“保护神”与化解矛盾的“和合神”,对其顶礼膜拜,祈求保佑。

      神”缘文化虽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总体上讲属于冼夫人文化中的落后成分,应予以摒弃三、明确地域文化的德育价值当下,实用主义在高校颇有市场,大学生在学习某门课程之前,往往会对其作出“有用”或“无用”的判断对“有用”的课程便会认真学习,对“无用”的课程则会消极对待在高校专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无可厚非但由于受功利思想影响,大学生对课程价值的判断容易出现短视情况,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把对就业能产生直接影响的课程视为“有用”的课程,否则就是“无用”的课程这种判断使显性价值突出的课程被热捧,隐性价值多的课程被冷落,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地域文化作为人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价值通常是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不像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的价值那样可以直接用数字来衡量,这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看不到地域文化的价值本课题组关于冼夫人文化的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点,有61%的大学生认为冼夫人文化对其成长难以发生影响,近76%的大学生认为冼夫人文化对其就业没有帮助面对一些大学生对地域文化价值的误解和质疑,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进行科学解释和有效应对,使地域文化的隐性价值从大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来,让大学生切实认识到地域文化对其健康成长的帮助。

      一是地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灵魂和核心,它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培养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冼夫人文化中的爱国、民本、廉洁等思想,为高校德育提供了生动活泼的素材,有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高校德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让大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二是地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社会性是相对于生物性而言的,它主要指个体在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等过程中具备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如自制性、依赖性、服从性、利他性等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不能仅局限在“象牙塔”内,要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培养自身的社会性,为毕业后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地域文化渗透到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日常生活之中,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社会性提供了广阔平台如粤西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冼夫人故里故居、参与纪念冼夫人的祭祀活动、举办冼夫人文化征文与摄影比赛等活动,了解粤西地区民风民俗,体验冼夫人文化带来的真情实感,增强热爱家乡、奉献社会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三是地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包容与创新意识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带着各自地域文化的印记通过一起生活和学习,大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这不仅有助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兼容并包的心态,尊重各地域文化间的差异,接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克服狭隘的文化中心主义同时,大学生通过不同地域文化的比较,有助于发现各自地域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四、结语综上所述,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高校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具有积极意义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和科学运用地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作者:王高贺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思政部副教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