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大冯喜良劳动教育通论PPT1.pptx
30页劳动教育通论主编 冯喜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北京 第1章劳动、劳动教育与劳动科学Chapter 01学习目标学习劳动的内涵与分类了解劳动与人类社会发展掌握新时代下的劳动观学习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施途径了解劳动科学理论的发展与结构体系目录01劳动与人类发展劳动与人类发展0302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劳动科学理论的发展与体系构建劳动科学理论的发展与体系构建第1节劳动与人类发展第1节劳动与人类发展第1节劳动与人类发展第1节劳动与人类发展第1节劳动与人类发展第1节劳动与人类发展第1节劳动与人类发展第1节劳动与人类发展第1节劳动与人类发展劳动形态劳动形态劳动者劳动者劳动组织形式劳动组织形式劳动工具劳动工具劳动特征劳动特征手工劳动手工劳动人是劳动的主体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简单的劳动工具(经历了由石器、青铜器到铁器的变化)依靠体力与简单工具的配合机器劳动机器劳动人主导生产过程,人机分工完成生产任务社会化大生产,劳动者分工协作复杂化的劳动工具(经历了从蒸汽机到内燃机的变化)机器承担了简单、重复且繁重的劳动任务,取代了部分人的劳动智能劳动智能劳动人设计生产过程,机器自动完成生产任务组织形态多元,虚拟化生产组织成为主流智能化的生产工具(经历了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的变化)人主要依靠智力从事设计或指挥,劳动任务由机器自主完成第1节劳动与人类发展基于劳动本源论的哲学视角。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视角基于劳动精神论的伦理学视角基于劳动保障论的公共管理学视角基于劳动主体论的政治学视角第1节劳动与人类发展目录01劳动与人类发展0302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劳动科学理论的发展与体系构建第一,劳动教育被弱化第一,劳动教育被弱化第二,劳动教育被异化第二,劳动教育被异化第三,劳动教育被扭曲化第三,劳动教育被扭曲化第2节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第2节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一是从思想上,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等;一是从思想上,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等;二是从能力上,要通过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二是从能力上,要通过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第2节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其一,要树立正确的劳其一,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其二,要培育积极的劳其二,要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其三,要养成良好的劳其三,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动习惯和品质第2节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所谓专,就是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所谓专,就是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专业方向与职业规划,干一行、专业方向与职业规划,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掌握细分劳动钻一行、精一行,掌握细分劳动专业领域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专业领域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所谓全,就是不仅要有专业能力,还要所谓全,就是不仅要有专业能力,还要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以及与劳动相关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以及与劳动相关的劳动法律、劳动保护以及劳动健康等的劳动法律、劳动保护以及劳动健康等多方面的辅助知识,做到多方面的辅助知识,做到“又专又全又专又全”第2节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主要是从个人与家庭维度出发,侧重于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逐渐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劳动品质与劳动习惯生产劳动教育主要是从学校维度出发,侧重于通过学练结合,有效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服务性劳动教育主要是从社会维度出发,侧重于通过躬身实践,切实增强广大青少年的劳动幸福感与获得感第2节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第一,要开发资源、构建体系,夯实劳动教育基础第二,要由此及彼、凝聚共识,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第三,要体脑结合、与时俱进,推动劳动教育创新第2节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目录01劳动与人类发展0302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劳动科学理论的发展与体系构建第3节劳动科学理论的发展与体系构建其一,如果根据科学总体概念进行划分,可以将劳动科学划分为两个子系统,即带有自然科学属性的劳动学科系统和带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的劳动学科系统。
其二,如果根据各门学科的基本属性进行划分,可以将劳动科学视域下的各门具体学科按其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相应地划分为三类第3节劳动科学理论的发展与体系构建第3节劳动科学理论的发展与体系构建第3节劳动科学理论的发展与体系构建1.劳动的内涵是什么?对人类来说,劳动为何如此重要?2.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应该树立何种劳动价值观?3.结合自身的生活与学习经历,谈谈如何从点滴做起以提高自己的劳动意识与劳动技能?复习与思考题感谢聆听欢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