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秦皇岛市上庄坨乡上庄坨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11页河北省秦皇岛市上庄坨乡上庄坨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 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个人,其中一个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翻译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那快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吧?于是我说:“怎么不富裕?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 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父说是我的司机我老婆一听就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这几个人嘛,是我的按摩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来看看我我最后指的是我的老婆和孩子 国王一听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他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大小房间又都查看了一番 “您就一个人住?那您不在家时,不怕家里的东西被偷吗?你们这儿没有小偷吗?”国王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就没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我说:“我们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来都不关门,白天黑夜门都开着,谁爱进谁进从来没发生过盗窃的事。
“噢,”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睁得大大地说,“可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是小偷甚至你走在街上,裤子都有可能被人扒去 这次换我们故作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我说:“怎么这样呢?这也太野蛮了!这是什么传统啊?在我们这儿,你出门前在地上放100卢布,逛一圈回来后,钱还在地上呢 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你们偷国家的东西吗?” 我回答说:“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谁要是偷了国家的东西,谁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说不定还会被杀了呢 我刚说到这儿,国王起身就往外跑,他的保镖们最后把我们家又检查了一圈 国王要告辞了,我对他说:“您用不着为那些小偷小摸的事烦心您的国家跟我们国家没法比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但我相信您的国家盗窃抢劫的事也会越来越少他们终于走了 他们走后,我们全家对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又感慨了一番半个小时后,我们才想起来去别的房间看看,这时大家才发现,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我是糊涂二世,你是糊涂一世……”(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因为平日节目上所见受访家庭都是做了准备的,所以“糊涂二世”“拜访”“我”,是想看一下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普通家庭的日子。
B.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对“糊涂二世”的发问,我谎称自己是“富裕的一口之家”,在场的岳父岳母和妻子都没有反对 C.小说多次写到国王的保镖们巡视墙角的旮旯,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可悲的结局,凸显“我”和家人的可笑、可怜,增强作品的讽刺意味 D.小说以“糊涂一世”为题,暗示主人公糊涂了一辈子,糊涂到了极点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一塌糊涂的社会现实 E.作者煞有介事,把一个虚构的事情写得像实有其事,并且用幽默诙谐的笔调表达了对人性扭曲的深刻反省,呼吁着美好的人性2)“我”理直气壮的回答,使“糊涂二世”的反应从“大吃一惊”到“瞪大眼睛”,再到“起身就往外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3)文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答: 4)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对这篇小说作简要赏析8分)答: 参考答案:(1)CE(答C三分,答E2分,答B1分,答AD不得分 (2)①刻画人物性格:我的谎言越来越离谱,真是糊涂到了极点;②推动情节发展:用夸张的手法写国王听得越来越吃惊,最后逃跑,结构上前后铺垫照应;③突出主题:表达了对人性扭曲的深刻反省,呼吁着美好的人性。
每对一点给两分,意思对即可3)①虚荣(爱面子);②自以为是;③盲目爱国 (每对一点给两分,意思对即可) (4)①结构上“前后呼应”(“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照应后文“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 ②“细节的魅力”(可赏析“我老婆一听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③出人意料的结局(“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的可悲结局出于读者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④“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2.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两块面包[美]欧?亨利玛莎小姐的面包小店开在街角处,店门前三步台阶,门上装着开门即叮咚作响的门铃玛莎小姐今年四十岁,嘴里镶着两颗假牙,她心地善良,银行里有二千美元的存款许多结婚机会远不如玛莎小姐的人都已结了婚有一位顾客每周都要光顾她的小店两三次玛莎开始对他产生了兴趣这是一位中年男子,戴着眼镜,褐色的胡须修剪得十分整齐他穿着一身旧衣服,有几处还打着补丁,虽然不修边幅,看上去却干净利索,彬彬有礼他每次来总是买两只陈面包——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只,陈面包是五分钱两只——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要。
有一次,玛莎注意到他的手指上有块红褐色的色块据此,她断定这位先生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他准是住在一座小阁楼上,画着画儿,嘴里啃着陈面包,心里大概在惦记着玛莎店里的种种美味想到这儿,玛莎那颗善良的心不禁跳得更快了为了证实自己对他职业的猜想,玛莎从自己的房中取来一幅威尼斯风景油画,把画挂在柜台后面货架上一个显眼的地方两天以后,那位顾客又来了果然,他看到了这幅画小姐,您的这幅画挺不错嘛!”“真的吗?”玛莎一边包着面包一边说,“我非常喜欢艺术和绘画您觉得这是幅好画吗?”她为自己的成功暗暗窃喜可它的构图不够均衡,”这位顾客回答说,“透视也不太准再见吧,小姐!”从此以后,这位彬彬有礼的艺术家——她现在是这样认为的——每次来都要和玛莎聊一会儿但他仍旧只买陈面包——从未要过蛋糕,从未要过馅饼他渐渐地消瘦了,而且神情沮丧玛莎想给他加点儿好吃的可又没有勇气,她怕冒犯了他,因为她知道艺术家们往往是自尊心极强的玛莎开始注意打扮自己站柜台时她穿上了那件蓝点丝绸背心一天,这位顾客又来了他把一枚五分镍币放在柜台上,仍要他的陈面包正当玛莎取面包时,外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叫声,一辆消防车喧嚣而过这位可爱的顾客赶快跑到门口去观望。
玛莎灵机一动,她迅速地在每个陈面包上深深地切了一刀,分别塞进一大块黄油,然后又将面包紧紧夹好当这位先生返回柜台时,玛莎已像往常那样在用纸包着陈面包了他们又聊了一会儿,欢快异常,然后这位顾客便离开了玛莎暗自微笑,但又不禁焦虑不安:他吃面包时会想到那只把黄油放进去的手吗?门铃刺耳地、恶狠狠地响了起来,打断了这令人愉快的遐想玛莎叹了口气,快步来到店堂,她的可亲的贫困不堪的艺术家却一反常态,脸涨得通红,帽子推到了后脑勺,头发乱蓬蓬的他紧握着拳头,凶狠地向玛莎挥舞着,声嘶力竭地吼着: “你毁了我!”玛莎要站不住了,她虚弱地靠着柜台,一只手揪着那件背心的前襟这时,一个男人把那愤怒的家伙拽到了门口,转过身来对玛莎说:“我想您应该知道,小姐,他叫巴姆勃格,是个建筑绘图员我们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他为一个市政厅的新设计图已经辛辛苦苦干了三个月了,为的是用它参加一次有奖竞赛昨天他用墨水笔描出了底线您知道,制图员总是先用铅笔打稿,再用墨水笔去描,然后用陈面包屑擦去铅笔线巴姆勃格一直在您这儿买陈面包,可是今天,您知道,小姐,那黄油把巴姆勃格的图,全毁了玛莎脱下了蓝点丝绸背心,一屁股坐在凳子上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文章开头一段中就交代“门上装着开门即叮咚作响的门铃”,后来又写道“门铃刺耳地、恶狠狠地响了起来”,这正是伏笔和照应的写法。
B.当玛莎小姐认为巴姆勃格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时,当玛莎小姐为他的困窘生活及日渐消瘦的身体担忧时,当玛莎小姐偷塞黄油而预祝她的梦想成功时,读者却清楚地知道事情的真相C.玛莎发现巴姆勃格“手指上有块红褐色的色块”是小说情节的关键,没有这个细节,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情节的发展D.从巴姆勃格怒斥玛莎这个情节中可以看出,作者塑造这个不近人情的形象是为了与玛莎形成鲜明的对比E.微型小说因为篇幅短小,极易一览无余,因此,一个异峰突起,出乎意外的结局就显得特别重要,欧?亨利深谙个中奥妙《两块面包》这篇微型小说无疑也带有鲜明的“欧?亨利风格”2)文中画线的三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3)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塑造的主人公玛莎的形象6分)答: (4)对于小说中造成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误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误会是生活之中的必然;也有人认为这是欧?亨利小说的艺术技巧;还有人认为误会是可以避免的,避免误会就可以减少生活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