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旧教材所涉法律文献解读.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13515911
  • 上传时间:2021-11-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4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旧教材必修+选修教科书所涉法律解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百度百科词条一一宪法) 比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 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百度 百科词条一一民法)比如:《拿破仑民法典》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 和各阶级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且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 并给予犯罪嫌疑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百度百科词条一一刑法)比如:《唐律》法规:是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比如:《航海条例》中国古代:《法经》3-P61、 作者:李悝2、 地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唐律》选4.P91、 原则:仁义为本、刑罚为末2、 背景:唐太宗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认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

      中国近现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P521、 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 主要内容及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基本原则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 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 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三权分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 内阁制责任内阁制3、意义(评价)(1)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2) 作用: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 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P651、 颁布:一届全国政协2、 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3、 地位: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列为施政纲 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P661、 内容: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权 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2、 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3、 意义(评价)(1)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 作用: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P731、 颁布时间和会议: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1=12、 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强调国家的根 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 意义(评价)(1) 性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2) 作用: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古罗马 1-P111-114【呈现形式:口头约定(习惯法)一一书面呈现(成文法:公民法和万民法)一一法律观念 (自然法)适用范围:罗马共和国公民(公民法)一一罗马境内各族人民(万民法)产生时间: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即公元前509年前(习惯法)一一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 世纪中叶(公民法,包括《十二铜表法》)一一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万民法)】《十二铜表法》背景颁布内容评价1、2、3、4、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49年颁布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1) 局限性:它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其中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 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2) 积极性:作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 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3) 地位:《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上的起点公民法和万民法公民法万民法产生时间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适用范围罗马共和国公民罗马境内各族人民产生背景罗马不断对外扩张,需要给外邦人以必要的 法律保护;原有的公民法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主要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 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 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适 应了帝国时期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主要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 活与变通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主要影响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 位空前提高,极大地激发和调 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 积极性逐步取代了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 用范围,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自然法1、 概念: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2、 创立者:西塞罗,被称为“自然法之父”原因:他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进一步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为古罗马国家奠定了一种政治法律哲学基础3、 内容:(1)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 人定法和人为权力2)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4、 影响: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 的高度成熟世界近现代:1804年《拿破仑民法典》选4.P521、 颁布:1804年拿破仑颁布2、 原则:保护私有财产;3、 影响: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典,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还传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法律基础)1-P119(立法权由国王向议会转移)1、 颁布时间:1689年2、 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 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3、 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4、 结果:《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家的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 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王位继承法》1-P1191、 颁布时间:1701年2、 主要内容: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 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中3、 意义:和《权利法案》一起,为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奠定了法律基础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1-P123(一)主要内容1、 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 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 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1) 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总统对 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祐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时,即为 有效2) 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 改选其中的S;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3) 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 有最高司法权3、 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解决矛盾解决途径联邦(中央)和各州(地方)联邦体制中央政府内部三权分立大州和小州参众两院议席分配南方和北方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把五个黑人折 合为二个人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二) 特点(原则):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即行政、立法、 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

      其他特点(原则):少数服从多数、选举、三权分立、联邦体制、民主共和制】(三) 作用积极性:1、地位:美国联邦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2、 这部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 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 产阶级民主3、 这部宪法也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 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而且还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 总数,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1781年《邦联条例》1・P12选4・P451、 原则:邦联体制2、 内容:独立后的美国是一个由13个州结成的松散联盟邦联议会只是各州的协调机关, 几乎没有实权3、 结果:被《联邦宪法》取代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P129-130(一) 颁布机构及时间: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 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二) 主要内容1、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 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 议会:采用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3、 内阁:内阁对参议院负责4、 其他: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 永远不得动摇等内容写入宪法三) 特点(原则):民主共和制、责任内阁制四) 意义1、 在法律上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使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LP130(一) 颁布时间:1871年,帝国宪法通过,确立德意志帝国立国的基本原则二) 主要内容:1、 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2、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 德意志皇帝: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 及主宰议会等大权2)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3) 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 有权力的上议院,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三) 特点(原则):联邦体制、君主立宪制四) 评价局限性(实质):1871年宪法表明,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 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 次之。

      进步性:帝国的成立及宪法的颁布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 从此,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2-P138内容:宣布社会主义己经基本建成意义: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航海条例》2・P8&选4・P40时间:1651-1849 年颁布:克伦威尔执政时期内容: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只能是该船 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配备本国船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