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高考数学真题试卷(浙江卷)(不含答案).docx
15页2021年高考数学真题试卷(浙江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10题;共40分)1.设集合 A={x|x≥1} , B={x|−1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5题;共74分)18.设函数 f(x)=sinx+cosx(x∈R) . (1)求函数 y=[f(x+π2)]2 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 y=f(x)f(x−π4) 在 [0,π2] 上的最大值. 19.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C=120°,AB=1,BC=4,PA=15 ,M , N分别为 BC,PC 的中点, PD⊥DC,PM⊥MD . (1)证明: AB⊥PM ; (2)求直线 AN 与平面 PDM 所成角的正弦值. 20.已知数列 {an} 的前n项和为 Sn , a1=−94 ,且 4Sn+1=3Sn−9 . (1)求数列 {an} 的通项; (2)设数列 {bn} 满足 3bn+(n−4)an=0 ,记 {bn} 的前n项和为 Tn ,若 Tn≤λbn 对任意 n∈N∗ 恒成立,求 λ 的范围. 21.如图,已知F是抛物线 y2=2px(p>0) 的焦点,M是抛物线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且 |MF|=2 ,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设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与A、B两点,斜率为2的直线l与直线 MA,MB,AB ,x轴依次交于点P , Q , R , N , 且 |RN|2=|PN|⋅|QN| ,求直线l在x轴上截距的范围. 22.设a , b为实数,且 a>1 ,函数 f(x)=ax−bx+e2(x∈R) (注: e=2.71828⋅⋅⋅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1)求函数 f(x) 的单调区间; (2)若对任意 b>2e2 ,函数 f(x)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3)当 a=e 时,证明:对任意 b>e4 ,函数 f(x)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x1,x2 ,满足 x2>blnb2e2x1+e2b .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 D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由交集的定义结合题意可得: A∩B={x|1≤x<2} .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数轴,求不等式表示的集合的交集2.【答案】 C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 (1+ai)i=i−a=−a+i , 利用复数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可得: −a=3,∴a=−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复数相等的条件,即可求得a的值3.【答案】 B 【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解析】【解答】若 a⋅c=b⋅c ,则 (a−b)⋅c=0 ,推不出 a=b ;若 a=b ,则 a⋅c=b⋅c 必成立, 故“ a⋅c=b⋅c ”是“ a=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答案为:B. 【分析】先将条件等式变形,可能得到条件不充分,后者显然成立4.【答案】 A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解析】【解答】几何体为如图所示的四棱柱 ABCD−A1B1C1D1 ,其高为1,底面为等腰梯形 ABCD , 该等腰梯形的上底为 2 ,下底为 22 ,腰长为1,故梯形的高为 1−12=22 ,故 VABCD−A1B1C1D1=12×(2+22)×22×1=32 ,故答案为:A. 【分析】先由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然后根据数量关系计算体积。
5.【答案】 B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解析】【解答】画出满足约束条件 {x+1≥0x−y≤02x+3y−1≤0 的可行域, 如下图所示:目标函数 z=x−12y 化为 y=2x−2z ,由 {x=−12x+3y−1=0 ,解得 {x=−1y=1 ,设 A(−1,1) ,当直线 y=2x−2z 过 A 点时,z=x−12y 取得最小值为 −32 .故答案为:B. 【分析】先画出可行域,然后由目标函数,作出直线 y=2x−2z ,当直线过 A 点时,得到最优解,从而计算出结果6.【答案】 A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解析】【解答】连 AD1 ,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M是 A1D 的中点,所以 M 为 AD1 中点,又N是 D1B 的中点,所以 MN//AB ,MN⊄ 平面 ABCD,AB⊂ 平面 ABCD ,所以 MN// 平面 ABCD .因为 AB 不垂直 BD ,所以 MN 不垂直 BD则 MN 不垂直平面 BDD1B1 ,所以选项B,D不正确;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AD1⊥A1D ,AB⊥ 平面 AA1D1D ,所以 AB⊥A1D ,AD1∩AB=A ,所以 A1D⊥ 平面 ABD1 ,D1B⊂ 平面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