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2022年版).doc
61页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2022年版) 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 (2022版) 目 录 地测及防治水专业人员机构配备图 1 测量工作制度 2 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4 煤矿地质及储量治理工作制度 7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8 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测监控治理制度 10 防治水监控防范措施 11 加强防治水监视治理的安全措施 14 地测防治水工作制度 18 煤矿矿井防治水治理制度 20 探放水治理制度 22 水患防治应急预案 24 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26 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 29 资料定期分析、保管、供应制度 30 地质资料技术报告整理、审批制度 31 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控监管制度 32 煤矿地质及储量治理工作制度 34 与周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和图纸交换制度 35 雨季防汛防洪隐患排查制度 36 防汛物资储藏制度 38 周边煤矿及废弃老空积水防治措施 39 地表水监控防范措施 42 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43 水情水害预报制度 44 探放水组织机构 52 防治水相关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 53 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53 安全副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54 生产副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55 矿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责任制 57 技术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58 地测科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58 测绘技术员岗位责任制 59 放炮员操作规程 60 打眼工操作规程 62 防治水工岗位责任制 63 地测及防治水专业人员机构配备图 测量工作制度 煤矿测量是开发矿山过程中不行缺少的一项重要根底技术工作,在设计、建立、生产各个阶段直到矿井报废,都要进展矿山测量工作。
为了加强本矿测量工作,确保巷道给向精确,中腰线标定附合设计要求,巷道开门及贯穿不消失误差,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效劳,现制定测量工作制度 一、建立特地的测绘机构(测绘科),配备专业队伍,负责对本矿井上下进展测量和图纸填绘 二、配备特地的能满意煤矿测量工作的测绘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钢尺、皮尺、塔尺、罗盘及绘图工具 三、利用国家三角测量标准掌握点成果,建立本矿区内地面及井下测量掌握系统在井下主要巷道内建立闭(附)合导线,根本掌握导线测量精度为正负15秒,一般边长为30-90米 四、井下重要的掘进巷道开口时,要首先在巷道布置图上设计开口位置及坐标,从上级导线掌握点进展测量,开工前要向施工单位下达通知单 五、掘进巷道中腰线标定要准时、精确,定期对中腰线方向进展仪器测量校对,做到无责任工程事故 六、贯穿测量要有设计、审批、总结、测量精度附合规定,贯穿前岩巷20-30米,煤巷30-40米要向施工单位下达贯穿通知单,并报有关科室、领导 七、对井田内的根本掌握导线测点要建立档案,测量成果要具体记录在案 八、测量观看记录原始资料要妥当保管,附必要的草图,写明测量地点、测量日期、观测者、记录者、复合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缘由要备注说明清晰,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的计算,必需由两人对算、复核,发觉问题准时核实或补测 十、填写各类台帐和成果表时,必需使用钢笔或碳素笔,要求字迹工整,图文清楚,数据精确,影响观测资料精度和因素的也应同时填写在备注栏内 十一、各种技术测量报告完成后需经矿技术负责人签字 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年度防治水规划,并组织实施因此我矿特制定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成立特地的防治水领导组: 组长由矿长XXX担当; 副组长由总工XXX、安全矿长XXX担当; 成员由XXX、XXX、申二龙及各科室科长及安监、质检现场跟班人员,井下防治水由曹米亮带着建立队全体人员组成;地面防治水由李晋余主任带着井上包工队组成 组长负责防治水方面的全面领导工作,副组长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及钻探工具的预备工作,并要组织调查摸清本矿水文地质资料,把握矿区内水患状况,全体成员要仔细负责监视执行并乐观帮助协作,安监科要重点检查,技术科负责防治方法的指导及具体安排,防治水人员要依照安全措施要求,严格进展防治水工作。
二、雨季前要由地面防治水组对我矿采空区的地表裂缝状况进展调查,挖排洪沟并清理原有的防洪设施,备好充分的防洪物资,防止地表水灌入坑下 三、由井下防治组在雨季对井下有水患威逼的地点加强水文观看,疏通排水沟,加强排水设备、管路的检查,要始终保持完好 四、生产调度室在指挥安全生产时,要仔细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必需保证不少于200米的探水距离立足先安全后生产,对采完上分层的工作面,采下分层时都要在作业规程中写出水文地质状况,并提出防范措施意见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展掘进、回采工作,对于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需清晰工作面的断层、陷落柱、左邻右舍、上分层下分层、老空等状况,并写出水文地质状况报有关部门后执行 五、探放水与采掘发生冲突时,必需先探放水,消退水患后再生产,在探放水地区,必需明确定出探水戒备线,并精确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探放水过程中,严格把握钻孔超前距离,进钻时发觉煤质松软,片邦、钻孔中水位、水量突然增大等特别状况时,必需马上停顿钻探,不准拔出钻杆,马上向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并实行有效的防透水措施,如发觉状况危险时,马上撤出受水灾威逼地区人员,然后实行措施处理。
六、加强地面地质勘探工作,采纳地面充填裂缝、塌陷、查堵老小窑口的常规方法,对已采区的裂缝、老小窑的深度、广度进展调查,并在雨季前充填处理完毕,预防大气降水危害矿井 七、在矿井的边界开采时,必需留设距矿界边至少20米的爱护煤柱,确保矿与矿之间40米隔水爱护煤柱 八、相邻采区之间至少保证留设20米的保安煤柱 九、机电科保证井底主水仓水泵常常保持完好,水泵工24小时值班,发觉问题准时汇报,进展处理,保证主、付水泵能够同时正常运行,两趟管路完好无损对水仓淤泥的清理工作要定期进展,爱护水仓正常容积 十、在发生水害后要马上对水害发生的地点及缘由进展仔细分析,找出缘由制定抢险救灾方案 1、成立由矿长领导、安全副矿长和总工程师等组成的事故分析领导组,对水害进展分析 2、由井下防治水组快速找到水源,撤出受水害威逼的地区的工作人员 3、依据不同地点,不同水源由技术制定安全措施及排水方案 4、由井下、井上防治水小组准时实施,防止水患事故扩大 5、水患治理后,要马上写出书面总结,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 地质及储量治理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地质变化及合理开采有限资源,特制定煤矿地质及储量治理工作制度: 1、技术科要准时把握和了解本矿井范围内地质、水文变化状况,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并依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安全生产。
2、每个工作面在开采前要制定作业规程,明确本工作面的地质状况,编制本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并由矿安委会进展审批 3、每年年初,要对本矿本年度采掘工作面进展整体规划,并做出本年度开采设计,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批 4、每个工作面在开采前要做出开采设计,明确本工作面的工作面走向、采高、采掘长度、开采范围、回采率等内容,并要由矿总工审批,报上级资源治理部门批准 5、每个工作面完毕后,要准时做出总结,与设计不相符合时,要分析缘由,报矿总工进展备案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状况,把握本矿井下涌水状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效劳,现制定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一、托付有资质单位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状况进展实地调查,编制水文地质图,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展具体说明,为防治水工程供应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展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把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池、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状况,准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供应第一手牢靠资料。
四、把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状况,了解其采空区状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展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状况进展具体把握 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展观看,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简单充水等等状况要具体记录 六、定期对井下进展水文观看,特殊是雨季降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展具体观看,对涌水量进展定期测定并具体记录在案 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展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八、对水文地质观看状况进展特地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缘由要备注说明清晰,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当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测监控治理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治理,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规划,因此必需定期收集、调查和核查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状况。
特制定周边煤矿监控监管制度 1、煤矿成立专职防治水工作治理队伍,由矿总工程师领导,详细工作由防治水专业组组长安排 2、针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展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 3、对含水层、以及在接近矿区边界的开采中要加强探水工作,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 4、定期与周边煤矿交换图纸,了解双方开采状况,以及相邻煤矿水文变化状况 5、特别状况下的开采,以及重大水患要与周边煤矿建立情报畅通通道准时制定措施防止水患 6、加强对矿界防水煤柱尺寸的监管,依据相邻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开采方法以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留设防水煤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