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概论(儿科重点)-..doc
7页临床医学概论(儿科重点)第一节 概述一、各年龄分期1、 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周 (胚胎期:怀胎最初8周胎儿期:第9周~~出生足月儿:胎龄满37周后的小儿2、 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满28天为止的4周按年龄划分,此期包含在婴儿期内)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7足天围产期从孕满28周到生后1周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产伤、先天畸形、感染、环境适应3、 婴儿期 从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 生长极其迅速,营养需求量高易消化不良、佝偻病、贫血、感染、惊厥预防接种4、 幼儿期 1周岁以后至满3周岁之前 (运动幼儿) 体格生长发育减慢;断乳、添加辅食、营养需求高;智能发育加速,社会交流扩大;自我保护力弱,意外伤害多5、学龄前期 3周岁以后(第4年)至6~7岁入小学前 体格发育稳步增长;动作,语言能力提高;意外伤害多;免疫反应疾病多;可塑性强 (交流儿童)6、学龄期 从入小学(6~7岁)至(12~14岁进入)青春期为止。
智能发育快,社会适应性较强;淋巴系统发育快;换牙保持坐、立姿,护牙、护眼、减负家校沟通,全面发展7、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一般从10岁~20岁 女孩:11~12岁到17~18岁; 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二、 儿童发育的一般规律1、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各年龄期非等速进行2、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回缩3、 生长发育具有一定规律,遵循从上而下,由近而远,由粗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4、 具有个体差异,因遗传,性别,环境影响,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如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从上到下);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从近到远);从全掌抓握到手指拾取(从粗到细);先画直线后画圈、图形(简单到复杂);先会看、听、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发展到有记忆、思维、分析、判断(低级到高级) 】三、 正常生理变化 (生长高峰期:① < 6月; ② > 6月~1岁; ③ 青春期)1、 头围:出生33~34 cm,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15岁时54~58岁。
出生1岁2岁头围344648胸围324650头围与胸围的比较:出生时头围大于胸围,2岁胸围大于头围2、 各年龄段小儿呼吸脉搏:呼吸脉搏比值新生儿40~50120~1401:3<1岁30~40110~1301:3~1:41~3岁25~30100~1201:3~1:44~7岁20~2580~1001:48~14岁18~2070~901:43、血压:收缩压=年龄×2 + 80 (mhg) 舒张压=收缩压的2/34、乳牙: 4—10个月出牙,20颗乳牙,2.5岁完成,<2岁时牙齿数=年龄(日)—(4~6) 恒牙全部出齐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7~8岁换牙5、 身长:出生时平均50cm,生后前半年平均每月长2.5cm,后半年每月长1.5cm,1周岁 75cm,2岁85cm 2岁后身长=(年龄×5)+75 (cm),凡身长超过计算结果10%或低于10%的,皆属不正常6、 体重:体重(kg)=年龄×2+8(kg); 1岁时10kg 生后前半年=出生体重+月龄×0.6(kg); 后半年=出生体重+0.6×6+(月龄-6) ×0.6 (kg)7、 头颅骨发育——颅骨缝:3~4个月闭合,前囟:1~1.5岁闭合,后囟:6~8星期闭合第二节 婴儿喂养一、 母乳喂养的优点(1) 降低婴儿死亡率及患病率:减少消化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机会(2) 减少营养不良的危险性:营养素及比例合理、免疫因子较多、不易污染和过敏。
3) 经济、方便、省时省力、温度适宜(4) 增进母婴感情(5) 其他 促进胎粪排出,降低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有利于减轻新生儿的黄疸程度;减少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可能性二、 母乳与牛奶的区别成份(100g)母乳牛乳蛋白质(g) 0.93.3酪蛋白 0.42.7白蛋白 0.4 0.4 不饱和脂肪酸 ( % ) 82乳糖(g) 7 4.8 矿物质(mg) 200 800 钙 34 117 磷 15 92 免疫成分丰富 缺乏母乳与牛乳成分的比较:母乳钙磷比例合适,免疫成分丰富,不饱和脂肪酸、乳糖多于牛乳;蛋白质、酪蛋白、矿物质少于牛乳白蛋白两者相等二、 添加辅食的内容和顺序 (1) 目的: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为断奶作准备;培养良好的习惯2) 时间:一般4~6个月龄应逐步添加辅食,过早或延迟都不好 (2月果汁 ; 4月蛋黄; 3~5月营养米粉)(3) 原则:①供给足够的能量和优质蛋白 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1:1.2:4 ③食物宜细、软、烂、碎 ④每日三餐二点 ⑤忌食花生瓜子等 小儿辅食添加原则:由少到多,如先每日1~2S匙,至婴儿会咽不吐、习惯味道后逐渐增加量;由稀到稠,如开始稀粥,再增稠到软饭;由细到粗,如先从菜汤到菜泥,乳牙萌出后可试食碎菜;由一种到多种,应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不能同时添加几种;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
第三节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概述 (儿科死亡率最高时期)一、 新生儿分类 (一) 根据胎龄分类 1.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足周( 260~293日 )的新生儿 2.早产儿:胎龄满26周至不满37足周(192 ~ 259天 )的新生儿,也称未成熟儿 其中第37周的早儿因成熟度已接近足月儿,故又称为过渡足月儿3. 过期产儿:胎龄满42周( 294天 )以上的新生儿 其中不少是由于宫内发育迟缓引起,羊水被胎粪污染,新生儿瘦小,皮肤有皱纹,称为过熟儿二) 根据体重分类 1. 正常出生体重( NBW) :指出生体重在 2500~4000g 之间新生儿2. 低出生体重儿( LBW ):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 2500g 的新生儿 体重不足1500g者又称极低体重儿( VLBW ) 不足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VVLBW)或微小儿3.巨大儿:指出生体重超过4000g者 (三)根据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分类1.小于胎龄儿( SGA ) :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我国将胎龄已足月,但体重在2500g以下者称为足月小样儿。
2.适于胎龄儿 ( AGA ) :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的新生儿 3. 大于胎龄儿( LGA ) :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四)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1.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l周,围生期以内的新生儿新生儿处于适应子宫外环境阶段,发病率和死亡率高2.晚期新生儿: 指出生后2~4周的新生儿已初步适应外界环境,但发育尚不成熟 (五)高危新生儿——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 高危儿因素包括:1. 孕母因素:孕妇有糖尿病史、妊娠高血压病史,前置胎盘、早剥既往有死胎、流产病史等 2. 分娩因素: 各种难产、手术产,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剂、止痛药物史等 3. 新生儿因素:出生时Apgar评分小于7分,脐绕颈、早产儿、巨大儿、低体重儿、各种先天疾病和畸形等 二、新生儿窒息的症状表现:(1)胎儿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 (2)呼吸浅表不规律或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 (3)心跳规则心率80-120次/分钟或心跳不规则心率 80次/分钟且弱 (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或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驰 (5)喉反射存在或消失诊断依据: Apgar评分1. 新生儿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2.呼吸浅表或不规律;3.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4. 喉反射存在; 5.心跳规则强而有力心率80-120次/分。
————轻度窒息Apgar评分4-7分 1、皮肤苍白口唇暗紫;2、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3、.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驰;4、喉反射消失;5、.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且弱 ————重度窒息Apgar评分0-3分三、新生儿Apgar评分法:用以判断有无新生儿窒息及窒息严重程度,是出生后一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肤色,共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0-2分,满分10分,8-10分为正常新生儿4-7分为轻度窒息,需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吸氧、用药等措施才能恢复;0-3分缺氧严重为重度窒息,需紧急抢救,在出生后5分钟、10分钟再次评分一分钟的评分反映在宫内的情况,是出生当时的情况,5分钟及以后的评分反映复苏效果Apgar评分以呼吸为基础,肤色最灵敏,临床恶化顺序为:肤色→呼吸→肌张力→反射→心率体 征出生后一分钟内分钟二评分钟三评 0分 1分2分肤 色青紫或苍白躯干红四肢紫全身红呼 吸无浅表哭声弱佳哭声响肌张力松弛四肢屈曲四肢活动好 弹足底或导管插鼻无反应有些动作反应好心率/分 0分<100>100 总 分第四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一、 HIE病因(1)孕母因素:孕母患全身性疾病,产科疾病,年龄过大过小,多胎妊娠,吸烟吸毒等。
如糖尿病、重度贫血、妊高症2)分娩因素:脐带原因,手术产,药物影响,胎位不正3)胎儿因素:早产儿,过大过小,先天畸形,羊水或胎粪吸入(呼吸道阻塞),宫内感染(神经系统损伤)等4)新生儿因素:,肺炎,心血管疾病二、HIE临床表现 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度:1、轻度:兴奋、易激惹,肌张力正常或稍增强,无惊厥或偶有小抽动,拥抱反射稍活跃吸吮反射正常,前囟张力正常, 症状多在2~3天内消失,预后良好,很少有神经系统后遗症2、 中度:以抑制症状为主肌张力与拥抱反射,吸吮反射均减弱,常有颅内压增高和惊厥发生,症状持续7天左右消失 少数患儿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可有后遗症3、 重度:以昏迷、频繁惊厥和脑干症状表现为主,多于1周内死亡,预后差存活者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性瘫痪、智能落后、癫痫、听视力障碍等三、 HIE的诊断依据(1)窒息史:宫内窘迫、产时产后缺氧2)神经系统表现:①基本表现—意识障碍、肌张力松弛、原始反射消失 ②严重表现—惊厥、前囟张力↑、中枢性呼衰、瞳孔改变3) 辅助检查: ①头颅超声检查:水肿,实质病变,脑室,脑血流速度及指数等 ②头颅CT:CT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