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审题课件.pptx
23页写作原则: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密码:明确写什么,怎样写,如何写好审题审题1、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如“我最爱这里的风景”程度副词“最”在这里就是关键词语必须通过比较,以突出“爱”之“最”例如有位考生把“我最爱这里的风景”定位在柳,开篇就旁及其它植物:“我校的风景很美松柏常青,夏荷婀娜,柳树成阴,钻天杨挺拔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使我喜欢,茅盾所写的质朴的白杨叫我赞叹,陶铸赞颂的坚挺无畏的松树同样令我敬佩,但我由衷喜欢的风景却是被人们称做弱女子的柳树这里,“最”字已经呼之欲出;接着文章从柳是“绿得最早的春色”、“黄得最晚的生命”、“最具有热爱母亲的情怀”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在比较中一个“最”字贯穿始终,准确地演绎了文题如果像有的考场作文那样就柳写柳,无所旁及,那就误为“我爱这里的风景”,偏离了题意2、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如:“行动的力量”,要突出表现“行动”一词给我们的力量再如一个会变的人,要扣住“会变”,或写不同时期的“变”,或写不同环境下的变,都算切题。
3、要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就是一个比喻义很强的考题,“一朵浪花”,既可以理解为一件事、一种感情,也可以理解为一处景观、一次误会4、要审准材料选择的切入口作文动笔前,把握题意、找准切入口十分重要如“和父母交朋友”这一题目,审题时必须明白:人物是“我”和“父母”,主题是“交朋友”,这就排除了“交朋友”的其他人物和生活琐事,文中的“朋友”具有特殊的身份,这就决定了切入口应定在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理解、包容、互尊互爱等情感因素上,在这个前提下,再确定文章的创新点5、审题时把题中有些关键词的语法意义作一番自我诠释,体会清楚后,再用来指导构思立意如“门其实开着”中的“其实”指什么?有什么语法意义?此时你应该迅速搜索库存信息,得出下列认识:“其实”一词在语境中能承接上文,但和上文的意思往往相反,有修正、更正或补充的作用明白了这些,你在构思时就会明确自己的文章中需要“修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容是什么,也即“其不实”的情节有哪些,然后才能够通过“其实”转折,由“其不实”过渡到“其实”,造成结构上的跌宕波澜如果你丢掉了前面的审视诠释,那你就可能把“门其实开着”写成“门开着”或“门”。
如有位考生设计的情节:“参加网页制作比赛家长、同学都支持自己努力练习夺得第一名成功的门其实开着”这位考生在进入成功之“门”前,有没有遭遇曲折?有没有犹豫动摇?有没有灰心丧气?这一切都没有写,这就写成了“门开着”文章的整个过程没有触及“修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在联系,结构上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其实”所包含的内在意义没有体现,显然偏离了题意6、把有些关键词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考察,明确其适用环境和内在联系如“这里的景物也美丽”,这一题中的“景物”如写“荷花”、“菊花”就不对了,因为它们都有美的公认性,写不起眼的花草才符合题意当然也可以写“虚”的景物,虚景也要具有特例性,创意性在考场上,有些题目题意明确,我们能迅速地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如:“孝敬父母二三事”(湖北省恩施卷)、“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省眉山卷)等也有些题目题意比较隐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才能挖掘出命题者的用意,如:“印象”;还有些考卷的命题者设计了导语或提示语,让你有所感悟,打开思路,在做这类作文的时候,要读懂提示语的含义,才能有感而发对于不同的命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审题策略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
如心愿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审题有难度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在原题的前面加上“我”、“妈妈”、“班主任”等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愿、妈妈的心愿、班主任的心愿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文章体裁也就很容易确定了另一些带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题目,如暖流、春风等,则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如果题目出的是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本体去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征性的事物去写,如暖流,暖流是喻体,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从它的本体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等角度去审题,中心就一目了然了春风、考试、蜡烛、七月如火等一类题目都有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去审题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它们如果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我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人(负或不负)责任(宽容、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任(宽容)”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你熟读古今中外书籍,拥有大量事例史实,擅长写议论文,你当然可以把它写成议论文,此时,题目就是你的议论的话题所在,就是议论文三要素中的论点的中心词,你只需罗列古今中外几个有关“责任”(宽容)的事例,证明一下“责任大于山”,“勇于承担责任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对自己、家庭、国家负起应有的责任”等论点。
审题注意事项:命题作文虽然题目唯一,但要写出新颖的好文章,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审题要准:审题如同下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可见审题是多么重要命题作文,审题应当做到:(1)辨明文体一般情况下,一个文题只有一种适合它的文体审题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判断文体应注意以下规律:(1)记叙文文题的字面一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题目当中直接带有:“人”、“事”、“记”等字样,就更是记叙文的标志了2)议论文文题中经常会有“议”、“论”、“谈”、“辩”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启示”、“从.想到的”、“由.说起”等短语构成2)要看清题目要求一般中考作文题都在“要求”一项里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严格执行不能遗忘3)注意题目中的隐含内容考题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须照办无误,但有些要求是隐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我们自己悟出来比如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阳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对一些给材料作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更应当注意运用概括、引申、类比等方法,加以认真分析,理解题目的比喻或象征意义4)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楚了这些,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如:题目“校园新风”.写记叙文,可写人也可写事,地点要在校园内,内容为好的现象,宜与过去对比5)抓住“题眼”确定中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单词语题目,题目即“题眼”,如“沟通”、“生日”等词组型题目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动词是“题眼”如“难忘的一件事”的“题眼”是“难忘”.“骄傲的妈妈”的“题眼”是“骄傲”,“这件事教育了我”的“题眼”是“教育”,“我喜欢那句格言”的“题眼”是“喜欢”.“回忆我的同桌”的“题眼”是“回忆”6)添枝加叶法与逆向选材法命题作文题目越长越容易迅速确定立意与选材当题目是一个词时,选材的范围很宽.确定写作目标就显得困难.这时你可以采取题目添枝加叶法迅速确定写作目标,如“选择”,可在其前添加“爸爸的”、“痛苦的”、“明智的”等,或在其后添加“了坚强”、“了诚实”、“的快乐”、“的艰难”等这种添枝加叶是在心中进行的,千万不要换题目哟!有人认为选材不应放在审题中进行,其实审题与选材应是同步完成的,它们可以相互印证选材平庸的作文难成好文章那么在选材中我们可以采用逆向选材法使所选材料新颖.如“感谢”.学生感谢老师为常见,老师感谢学生就为奇、为新。
7)尽量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有些命题作文规定文体,按文体写即可:有些命题作文让自选文体,每当此时有些同学就无所适从多是成段的感慨.而没有实际的内容此时应依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选择擅长的文体选择了记叙文,就要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把人写好.把事写实若从自己或身边的生活实际中难以开发出动人的故事.写一篇小说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若选择议论文,自己要有充足的事实和理论依据2.选材要新为了使命题作文的选材新颖,我们在写作中必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材料真实“真实”是指选择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它要求我们选择的自己熟悉的真实材料行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但一些同学总喜欢在作文中胡编滥造如写逆境的作文题目,就可能有60%的同学会在作文中写自己从小是个残废的孩子,没有胳膊或没有腿”或者说“我从小就死了爸爸,13岁又死了妈妈,自己跟着70多岁的爷爷一起生活”等像这种类似的编叙故事的现象,在作文写作中不胜枚举这类作文不是从作者生活中来的真实事,所以在写作中,往往漏洞百出,给阅卷人一种被戏弄的感觉其实,我们生活中深入参与生活,并在作文中将自己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写出来,就能写出真情实感来2)材料新颖作文写作中,我们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这里讲的就是作文的新颖选材现在,在中学生作文中,有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不管是写人还是写事,都是写小时候的事在文章的选材上,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达到创新:一是与时俱进,尽量写新近发生的真实典型的事件,以增强文章的鲜活性二是拓宽思路,使文章以新以奇打动读者如上面的文章,我们就可以写感激某一件事、感激某一物、感激某一次机遇、感激某一次相逢、感激失败、感激贫困、感激挫折等,通过拓宽思路,文章的选材就新颖了3)材料典型“典型”指材料有代表性,能以一当十,说服力强新颖的材料不一定具备典型性,即使是新颖的材料,如果不具备典型性,选择时也不能用典型材料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例如,我们以三峡移民人家为题写篇文章,如果我们不深入移民中间去,就很难了解移民的思想状况、生活情况,如果盲目去写人人都有“舍小家、顾大家、主动移民为国家”的高尚思想,个个都乐于移民,就不是三峡移民的真实写照,就不具有典型性如果我们深入到移民中去,就会发现许多移民都是由“不想移”到“主动移”的,这样去写,就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了3.立意要奇命题作文的立意是命题作文创新的关键经过多年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立意创新可从如下几方面去尝试:(1)转换角度、质疑传统“转换角度、质疑传统”是指写作中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对传统已成定论的观点、看法的质疑、反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让我们形成了总喜欢从正面去认识事物的习惯如说到“愚公”,我们总喜欢去赞美他的勤劳、持之以恒的美德;说到邹忌,总喜欢去赞美他的“讽齐王纳谏”的功劳等等由于老师这么教,我们这么学,作文自然也就这么写,其结果往往就会写出千人一面,百口同腔的文章,使文章索然无味有句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我们如果放弃正面的思考,转换一个角度,从反面或侧面去思考,就会实现创新比如,我们为何不可以去透视愚公的破坏环境,去直击邹忌的护短内心呢?(2)转换角色、反客为主在这世界上,我们人类总喜欢把自己当着世界的主人,把动物、植物当着我们的附属物,试想,如果我们在作文中将自己和周围一切的主客关系交换一下,并写出来,结果又如何呢?我敢肯定会大受欢迎的西游记就成功地刻画了一个猴子孙悟空的形象;聊斋志异成功地刻画了狐仙鬼怪的形象等这些就是反客为主的成功典范如果让我们写我是图书的文章,将自己反串成图书,以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图书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刻画阅览者的形象,批判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人不爱惜书、偷书、撕书的丑恶行为,赞扬了爱爱惜图书的优良品质使文章塑造出新的形象,从而给人以新颖之感3)想象幻想、合情合理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合情合理的想象幻想是作文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以上三点,是命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方面的应该掌握的一些方法,希你在作文写作和复习中认真领会、认真揣摩,写出最好的文章来真题范例:真题范例:题目:笔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