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美丽的小兴安岭.docx
9页13 美丽的小兴安岭 13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小兴安岭是一个一年四季景色都很美丽的,物产丰盛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重点理解“抽出、密密层层、飞舞、呼呼〞等词语,体会作者用语的准确3.学会本课15个生字组成的词语4.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语领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学习作者是怎样准确地运用词语描写景物的2.本课教学难点 是课文第3自然段,体会夏天森林、浓雾景色的特点教学思路:依据课文“总——分——总〞的构篇形式,在初步了解全文的根底上,从文章最后的总结段入手,由“一年四季景色诱人〞,“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逆推至前文的阅读在细读课文时,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一年四季景物的特点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审题学生读题后,思考并议论:1.看了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写什么?写它怎么样?2.看了课题,同学们想通过读课文知道什么?在学生答复出本课是写小兴安岭,写它的美丽后,教师出示中国幅员,指出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然后再议论第2问二、学生预习自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1.自读课后生字,要读准字音。
2.自读生字组成的词语3.从课文中划出不懂的句子三、检查预习效果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2.指名六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读后评议3.请同学们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句子在学生说出不懂的句子的根底上,教师着重指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翠茏;……〞和“小兴安岭一年四季……〞这两个句子在仔细读课文后解决四、范读课文〔如能配乐那么更好〕读前提出思考题: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印象很深?然后组织议论〔这时不要求学生答复得全面、深刻〕五、分段讲读课文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然后议论下面的问题:〔1〕“景色诱人〞是什么意思?〔2〕“宝库〞是什么?在学生议论以上两个问题的根底上,教师用“我们仔细读课文,看看小兴安岭是不是一年四季景色诱人,而且还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一座巨大的宝库〞过渡到学习前面的课文2.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问题:读了第1自然段,你了解到小兴安岭的什么情况,读后议论:〔1〕你了解到小兴安岭的什么情况?〔树木很多〕〔2〕从哪儿可以看出树木很多呢?教师引导学生扣住词语“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来分析体味;扣住比喻句“像绿色的海洋〞来分析体味;扣住省略号体会树木种类很多。
然后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写小兴安岭什么季节的景色?读后,让学生答复上述问题,接着便进行下列教学活动: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并在书上做上记号〔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原木〕2.要求学生仔细读每一句话,然后议论:〔1〕春天的树木是怎样的?学生读句子答复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把句中的“抽出〞换成“长出〞好吗?为什么?〔不好因为枝条是一根根的,“抽出〞还给人一种很快地长出的感觉〕〔2〕“积雪〞、“小鹿〞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要学生读句子答复后,教师作下列引导:“汇成〞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体会出积雪融化后,分别从山上不同的地方流下来,汇成了小溪淙淙〞是什么意思?从中体会小溪叮叮咚咚欢快流淌的情景春天到了,小鹿快乐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比拟“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观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与原教材“有的俯下脑袋,有的侧着身子喝水〞哪个句子更准确,并加以体会〔读句子,引导学生想象;扣住“映在〞,理解意思及课文中具体指什么?〕〔3〕“溪水〞是怎样的?〔4〕什么叫“原木〞?“原木〞多吗?从哪儿可以看出?〔“原木〞指刚采伐的未经加工处理的木材。
从“像一支舰队〞可看出原木很多因为许多军舰排列在一起才叫舰队〕3.教师导读依据上述几个问题,逐一提出,学生读课文答复下面试举一例:师:小兴安岭春天的树木是怎样的?生:读“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读后,问:这一个自然段写了好多景物,可以用一句怎样的话概括?〔小兴安岭春天美丽的景色〕二、教师朗读第3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问题:“这段写了小兴安岭的夏天的哪些景物?读后议论:夏天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怎样?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然后议论:〔1〕读了这句话,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可以说树木长得怎样?〔非常茂盛〕〔2〕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树木长得很茂盛呢?引导学生扣住“葱葱翠茏〞、“密密层层〞、“封〞、“严严实实〞来体会葱葱翠茏〞形容树木长的什么样子?“密密层层〞的枝叶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封〞如果换成“盖〞、“遮〞好吗?〔3〕由于树木长得“葱葱翠茏〞、“密密层层〞,又“封得严严实实〞的那会是怎样的情况呢?〔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4〕在学生理解的根底上,教师将上述内容进行生动的描述,学生进行想象2.夏天的雾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整个森林会浸在乳白色的浓雾中呢?〔雾是乳白色的,而且很浓。
因为树木长得太茂盛了,雾不易散出去,所以整个森林是浸在乳白色的浓雾中〕3.太阳出来了,是怎样的景象?学生读课文答复,然后议论:〔1〕“金光〞指什么?〔2〕看看插图,说说为什么课文里写“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呢?〔因为树的枝叶太密了,阳光透过缝隙形成了光束〕〔3〕宿舍门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学生朗读课文答复〕4.这个自然段写什么?然后指名朗读第三课时一、导语 上节课学习了2、3自然段,了解到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景色十分美丽这节课我们学习后面的课文,看看小兴安岭秋、冬季又是怎样的景色二、讲读课文1.指名读第4自然段〔1〕读第1、2句说一说从哪儿看出小兴安岭发生了变化?〔白桦、栎树的叶子变黄了,落叶在林间飞舞〕想象一下“落叶在林间飞舞〞是怎样的情景?〔2〕这时的小兴安岭只是一片黄色吗?〔不是的,是黄中有绿因为松柏显得更苍翠了〕〔3〕秋天,森林向人们献出了哪些宝贝?这里为什么用“献出〞一词?教师出示练习:〔 〕的山葡萄,〔 〕的榛子,〔 〕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 〕药材教师小结:秋天,小兴安岭不仅是景色很美,它还向人们献出了这么丰盛的物产,使我们觉得它更美了2.教师读第五自然段学生边听边划出写了哪些景物。
〔白雪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1〕冬天,小兴安岭的雪景美不美,从哪儿看出?〔扣“飞舞〞、“积雪〞、“又松又软〞、“没过膝盖〞想象体会〕〔2〕雪花为什么会在空中飞舞?〔扣“呼呼〞的西北风来体会〕〔3〕动物们怎样过冬的?〔注意理解词语“脚掌〞“来临〞的意思〕先由学生答复,然后教师描述:在一片银白色世界中,四周异常沉寂,这时我们走进森林,忽然,头顶上落下一团雪,抬头一看,呀!一只翘着蓬松松的尾巴的小松鼠踩在枝头,用亮晶晶的眼睛向四周望看,它是不是在看春天到了没有哇?同学们想想,这样的情景美吗?3.再读第6自然段,结合全文内容加深理解① 先读一读2——5自然段,完成课后第2题② 引导学生总结:为什么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三、指导背诵第3、4自然段1.先弄清全段共有几句话,每几句话写什么?2.扣关键词比方:第3自然段第1句中的“葱葱翠茏〞、“密密层层〞、“封〞、“挡住〞、“遮住〞第四自然段中“空中飞舞〞、“没过膝盖〞、“美餐〞、“舔脚掌〞“收藏〞“散步〞“来临〞等词语3.练习背诵四、指导学生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1.读一读句子,说一说加点词语的意思2.引导学生进行词语替换练习。
3.比拟作者用词的准确附:板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