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瑞洪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
27页江西省上饶市××县××镇总体规第一部分 文本第一章 总 则5第二章 规划原则与指导思想、目标、期限5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5第四章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6第五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8第六章 发展用地选择与功能分区8第七章 总体规划布局8第八章 道路交通规划9第九章 绿地景观体系规划10第十章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10第十一章 防灾规划11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规划12第十三章 近期建设规划13第十四章 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13第十五章 附 则13第二部分 说明书第一章 总则15一、规划背景15二、规划依据15三、规划原则15四、规划期限16五、规划目标16六、规划范围16七、规划思路与重点16第二章 上一轮总体规划简要评述16一、上一轮总体规划概述16二、上一轮总体规划实施情况17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研究17一、优势条件17二、不利因素17三、经济发展战略17四、经济发展目标18第四章 人口规模预测18一、镇域总人口预测18二、城镇人口预测19第五章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19一、镇村等级、规模、职能规划19二、经济区划与生产力布局规划20三、镇域基础设施规划21四、新农村建设规划22第六章 镇区建设规划22一、城镇性质22二、城镇规模23三、发展方向与用地选择23四、用地适宜性评价23五、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24六、总体布局规划24第七章 对外交通与道路广场规划26一、对外交通规划26二、道路广场规划27第八章 绿地景观体系规划28一、规划目标28二、规划原则28三、规划结构与布局28四、景观风貌控制29第九章 市政工程规划30一、给水工程规划30二、排水工程规划30三、燃气工程规划31四、供电工程规划32五、通讯工程规划32六、环卫设施规划34第十章 防灾规划35一、消防工程35二、防洪排涝工程36三、防震规划37四、人防规划37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规划37一、环境功能分区37二、环境综合整治措施38第十二章 近期建设规划39一、规划期限和规模39二、规划指导思想39三、近期建设内容39四、近期建设规划用地计算表40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40第三部分 基础资料第一章 自然与环境41一、地理位置41二、建置沿革41三、自然环境41第二章 镇域镇村体系42第三章 人口与社会经济43一、人口43二、社会经济43第四章 镇区土地利用现状44一、居住用地44二、公共设施用地44三、生产设施用地44四、仓储用地45五、对外交通及道路广场用地45六、公用工程设施用地45七、绿地47八、镇区现状建设用地平衡47九、城镇建设存在问题4816第四部分 图 纸1、区位分析图2、镇村体系现状图3、镇村体系规划图4、镇域基础设施规划图5、镇区建设现状图6、用地适宜性评价图7、空间结构规划图8、镇区建设规划图9、道路交通规划图10、道路定位规划图11、道路竖向规划图12、绿地景观规划图13、给水燃气规划图14、雨水工程规划图15、污水工程规划图16、电力电讯规划图17、防灾工程规划图18、环境保护规划图19、近期建设规划图第一至九章略第十章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第三十三条 给水工程规划远期新建自来水厂,设计规模为2.8万m3/日。
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规划水源继续采用区信江上游地表水,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给水管覆土厚度及与其他管线净距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水源保护遵守现行有关标准第三十四条 排水工程规划规划镇区排水体制总体为雨污分流制,局部地段为雨污合流制污水排放系统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系统、工业废水污染严重的须自行处理达标后,方能排入市政城市污水管道 镇区雨水暴雨强度参照××县:q=1994×(1+0.58)×Lgp/(t+8)0.66,污水量排放系数取0.85规划远期在镇区西部滨江路以北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占地约2.4公顷,设计规模为2.4万m3/日,污水处理等级为二级排水设施保护执行现行有关标准第三十五条 燃气工程规划按照城镇燃气的供应为民用优先的原则,规划近期2015年气化率为50%,用气量3000吨/年;远期2030年气化率为90%,用气量为8900吨/年气源主要采用液化石油气规划于镇区昌万公路北侧设一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占地面积1.97公顷,规划期末储存容积约为1500吨,储存天数为60天镇区采用低压配气管网供气第三十六条 供电工程规划规划扩建110kV瑞洪变电站,装机容量为2x50MVA。
瑞洪110kV变与220kV余干变、220kV梅庄变之间各增加110kV电力线1回路镇区范围内110kV高压线架空敷设,高压走廊宽度为30m;10kV电缆采用沿街道两侧直埋敷设形式,敷设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与电信线路异侧布置第三十七条 通信工程规划1、电信工程规划在新区青龙山路东侧新建电信支局,占地面积0.64公顷,原电信支局改为模块局镇区、高速公路、省道沿线无线信号实现无缝隙覆盖100%远期(2030年)镇区固定普及率达45门/百人,需25000门;移动普及率达50部/百人,需28000门2、邮政工程规划规划在青龙山路东侧新增设邮政用地一处,占地面积0.56公顷第三十八条 环卫工程规划在昌源路西侧设置1处环卫基层机构,占地面积为0.37公顷专职环卫职工人数按镇区人口的2—3‰配备,需职工数110-165人城镇生活废弃物日清运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80%生活垃圾采用袋装化收集方式规划平均每平方公里建成区设置1处垃圾中转站,约需6处,每处容量为15吨,占地面积应大于150m2按照每日处理70吨使用20年的标准在新塘村建设垃圾处理场第十一章 防灾规划第三十九条 消防规划在镇区与瑞公路与大山亭路交叉口处设消防站,等级为二级,配备4—5辆车辆,占地6300m2。
消防水以镇区自来水为主,以天然水为辅的原则消火栓在镇区道路严格按照不大于120米间距要求设置镇区的道路应满足抢险救灾和疏散的要求,镇区内各小区应留出消防通道,满足消防要求各类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消防规范,设立消防报警系统第四十条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规划老镇区沿江西段新建防洪堤按照100年一遇标准建设××镇排涝标准为二十年一遇,三日暴雨以限制水位控制现有河道防洪堤应予以加固、修缮和维护,河道下游应进行整治、清淤,增强河道的排泄能力,同时加强水土保持第四十一条 防震规划 ××镇属于地震烈度6 度抗震设防区域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规划区中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的要求第四十二条 人防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各国人民防空法》、《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规划编制办法》,人防工程建设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方针,人防工程建成布局合理,类别齐全,功能配套的网络式城镇防护工程体系的目标要求,使人防工程建设与城镇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按战时留城人口(约占城镇总人口的35%)人均1.2m2的人防工程面积标准预测,区内需人防工程面积6.6万平方米新建民用建筑必须按规定修建防空地下室;新建广场、体育场等应同步修建较大型的重点人防工程,战时为防空掩蔽所,平时为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过街道等新建居住区按建筑面积4%配建人防工程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规划第四十三条 环境功能分区1、空气环境功能分区镇区的空气质量执行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水域功能分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取水口上游1000m-下游100m),执行Ⅱ类地面水质标准一般鱼类养殖和允许人体直接接触的水体,执行Ⅲ类地面水质标准3、声学环境功能分区××镇区声学环境分4类区,分别执行《城镇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相应标准值声环境1类区:居住区、文教行政区,昼间55db,夜间45db声环境2类区:商业繁荣区、混合区,昼间60db,夜间50db声环境3类区:工业集中区、昼间65db,夜间55db声环境4类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昼间70db,夜间55db第四十四条 环境综合整治1、空气污染防治措施⑴ 有空气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全年最大频率风向下风向或侧风向,空气污染源根据空气质量自净规律定量、定向向大气排放,合理利用空气环境容量。
⑵ 发展植物净化,设立不同类型的卫生防护带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保护原有生态绿化植被,提高城镇生态自身调节能力2、水体污染防治措施⑴ 严格划分城镇地表水功能区,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对于工业废水、医疗卫生污水等污染废水,规划要求自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⑵ 采取节约用水,促进、鼓励、推广整治生产工艺,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提高企业污水治理水平,推行回用水技术⑶ 在镇区西部信江下游建立一个日处理能力达2.4万m3/日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⑴ 工业噪声污染增加消声、隔声、衰减等各种降低噪声的设备⑵ 控制居住人口密度,严格控制商业网点、娱乐场所和居民住宅区的音响设备噪声音量,严禁各种人为的噪声传播⑶ 修建低噪声路面,降低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噪声,镇区内禁止机动车辆鸣放喇叭,推广和使用机动车消声器,减少机动车产生的噪声第十三章 近期建设规划第四十五条 近期建设要点1、道路建设建设瑞林大道,引导政府机构向新区搬迁;建设瑞洪大道,增加××镇对外交通通道;新建乐家路与滨江路东段,为餐饮一条街建设奠定基础;老镇区内逐步改造和谐路,打通瑞洪大道、建设市场南路、六零路老镇区段和芭茅园路南段等。
2、工程公用设施扩建自来水厂,新增邮政所、电信所等市政设施 3、公共设施加快新区建设,启动新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完成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和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初步建成特色餐饮一条街新区新增小学和幼儿园等教育设施4、住宅小区梳理老镇区居住用地,老镇区只拆不建,见缝插绿,改善老区居住环境;启动新区东部居住区建设,因地制宜地采取农民公寓及商品房等多种建设方式5、广场绿地在镇区中心建设市政广场和瑞洪公园;在镇区东部依托水体建设街头绿地;在老镇区居住用地内利用废弃厂房用地修建绿化小游园,为城镇居民提供开阔的活动休闲场所6、专业市场规划在滨江路南侧,码头附近建设水产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8.71公顷,旁边配套仓储与停车场设施7、生产仓储在昌万公路北侧,建立工业生产和仓储组团,老镇区内现有工业逐步迁出,在工业组团集中布置第十四章 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略)第十五章 附 则第四十七条 本规划所述各类设施之名称,除现状正式命名外,均属为利于文字表述方便而设之暂定名,规划被批准后,应以××镇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准规划所述各类用地面积均由1:1000和1:10000地形图量算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