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电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
137页目 录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1工程力学(1)教学大纲 5机械设计教学大纲 13电工学(1)教学大纲 22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 30传动与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3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教学大纲 37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 40公差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 44机械制造技术教学大纲 50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54EDA教学大纲 57程序设计(VB)教学大纲 59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 63优化设计教学大纲 66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大纲 69数控技术教学大纲 73液压与气动教学大纲 78机电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84计算机绘图教学大纲 86工程力学(1)实验教学大纲 89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91电工学实验教学大纲 93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96传动与控制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98金属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101公差与技术测量实验教学大纲 104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107优化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109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实验教学大纲 111数控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113液压与气动实验教学大纲 115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118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123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125机械制图测绘教学大纲 128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30机电一体化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32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34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36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大纲 138《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学时:100代码:013101专业:机电类专业制定:任春红审核:钱文伟批准:任泰安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用投影法绘制机械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既有理论又有较多绘图实践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是机电类专业专科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一切需要阅读工程图样课程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能力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2.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3.培养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4.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细致的工作作风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1. 熟练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2. 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能熟练地掌握形体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绘图、读图和标注尺寸,理解尺寸基准、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等基本概念3. 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并能掌握其基本画法4. 具备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仪器和徒手作图的能力5. 掌握剖视图的规定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掌握移出断面、重合断面的规定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理解并掌握常用的简化画法与其他规定画法的规定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6. 熟练掌握螺纹紧固件连接的装配画法,掌握键联接的装配画法及零件上键槽的画法和尺寸注法,掌握销连接的装配画法,了解滚动轴承的装配图画法7. 掌握查阅有关手册和国家标准的基本方法8. 熟练掌握四类典型零件的零件图的视图选择方法。
所绘零件图应达到:视图选择与配置恰当合理,投影正确,视图标注正确,尺寸符合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四项要求,字体工整,图面整洁9. 掌握阅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读懂中等复杂的四类典型零件的零件图10. 掌握装配图视图选择的方法,掌握阅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所绘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与配置恰当,尺寸标注完全,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三、课程的内容1.绪论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目的和学习方法2.制图的基本知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内容,常用的绘图工具和仪器的用法,几何作图(圆弧连接),平面图形的分析,画法及尺寸标注及绘图的方法和步骤3.正投影法点在两投影面及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点的投影与该点的直角坐标关系,点的三面投影与轴测投影间的投影对应关系,两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和重影点,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上点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面的投影表示法,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平面上的直线和点4.立体的投影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投影特性,立体表面上的点,立体的尺寸注法,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平面与回转体相交,切割体的尺寸标注,两回转体正交,相贯体的尺寸标注5.组合体组合体视图的基本知识,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6.轴测图轴测图的形成、分类和投影特性,绘制正等测和斜二测图的基本方法7.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第三角投影简介8.标准件和常用件螺纹,螺纹紧固件及连接,键联结、销连接,齿轮,滚动轴承和弹簧9.零件图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零件图的视图选择,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在图样上的标注,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简介,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看零件图和画零件图10.装配图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装配图的尺寸标注,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常见的装配结构,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四、课程的重点、难点1.制图的基本知识重点:机械制图的基本标准,平面图形的画法及尺寸标注,绘图的方法和步骤难点: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尺寸分析2.正投影法重点:点的投影规律,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和平面上取直线和点的作图方法难点:重影点的概念和两点的相对位置 3.立体的投影重点:在立体表面上取点、取线,平面与回转体相交,利用积聚性求作两回转体相贯线的作图方法,难点:圆柱、圆锥切口截交线的画法,辅助平面选择的范围及相贯线上特殊点的确定。
4.组合体重点: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组合体的尺寸标注难点: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在读图上的应用,组合体的尺寸标注5.轴测图重点:较简单的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难点:带有切口的简单组合体轴测图的画法6.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重点:三种剖视图的画法规定、标注规定和应用场合难点:剖视图、断面图的标注规则7.标准件和常用件重点:螺纹的画法、标注方法及其含义,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规定标记和查表方法难点: 常用螺纹紧固件连接装配图的画法8.零件图重点: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难点: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和结构分析及零件图的尺寸标注9.装配图重点: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难点: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五、课时分配表序号课程内容总学时讲课绘图习题课机动1绪论112制图的基本知识5323正投影法664立体的投影12105组合体106426轴测图227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148428 标准件和常用件10109零件图18108210装配图2010811复习、机动22合计100662662六、考核办法考试方法:笔试(闭卷)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30%,期终考试占70%七、使用说明1.本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的,适用于我校机电类专业。
2.本大纲为进行《机械制图》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求3.为达到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总学时不少于120学时八、教材及参考书1.《机械制图》(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成果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寇世瑶主编2.《机械制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寇世瑶主编3.《机械制图与微机制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先虎主编4.《工程制图》 航空工业出版社 钱文伟主编《工程力学》(1)教学大纲学时:106 代码:021101专业:机电工程(含对口)制定:力学教研室审核:张春梅批准:田坤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工程力学(1)(Ⅰ)是一门在各类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的技术基础课,分理论力学(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二部分它以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为基础,为有关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机械类专业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必修课理论力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应用工程力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计算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材料力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对工程材料的选择有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工程中常用材料的选择原则,对材料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初步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去尝试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从而为设计构件、学习后继课程及有关工程技术提供必要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应能较完整的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各类常见约束的性质,对简单的物体系统能熟练的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2.了解力、力矩、力偶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力的投影和平面问题中力对点的矩的计算3.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能计算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具备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的能力4.了解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了解用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求解简单的空间物系平衡问题的方法掌握简单组合图形的形心的计算方法5.理解滑动摩擦的概念和摩擦力的特征,了解摩擦角和自锁的概念具备解决考虑滑动摩擦的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的能力了解滚动摩擦6.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具备建立做平面曲线运动的点的运动方程及求解点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的能力。
7.熟悉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能熟练的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8.理解点的合成运动的概念,掌握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求解有关速度问题的方法能求解牵连运动为平移时的点的加速度问题,了解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科氏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9.熟悉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能熟练的应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定理进行速度分析和计算,能用基点法求解有关加速度的问题,具备对简单的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能力10.能建立简单情况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能求其积分11.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律理解和计算动力学的基本物理量(动量、动量矩、动能、冲量和功等 ),具备综合应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工程中常见动力学问题的能力12.会计算简单形体的转动惯量,能应用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动力学问题13.理解功率、功率方程、机械效率的概念,会进行简单计算14.理解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刚体平行移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具备用达朗伯原理(动静法)解决工程中常见动力学问题的能力15.了解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假设16.熟悉内力、应力、变形、应变的概念。
17.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杆件在基本变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