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理逻辑4--一阶谓词逻辑形式系统.pdf
9页LI Wensheng, SCST, BUPT 李文生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wenshli@010-62282929第4章 一阶谓词逻辑wenshli@2本章内容1 基本概念2 一阶谓词逻辑形式系统( FSFC)3 一阶谓词逻辑形式演算4 一阶谓词逻辑形式系统语义5 前束范式6 一阶谓词逻辑形式系统元理论wenshli@31.基本概念 命题逻辑的局限性命题逻辑对现实世界的描述能力是有限的,因为在命题逻辑中,原子命题是最小的研究单元,对原子命题不再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 ¾所有自然数都有大于它的素数 ( A ) 2100是自然数 ( B ) 2100有大于它的素数 ( C ) ¾推理正确但用命题逻辑无法描述 ¾在命题逻辑中无法进行推理 ¾N(x):x是自然数; P(x,y):x∈ƒwenshli@9变元和常元 常元:表示个体域中一个确定个体的符号如:5,lisi 变元:表示个体域上的任意个体,是不确定的 例如:在实数域上(1) x+y 表示任意两个实数的和,函词 ƒ(x,y):x+y(2) x+y=0 表示一个二元谓词填式,可填入任意两个实数谓词 P(x,y):x+y=0 (3) x+y=y+x二元谓词EQ(x,y):x=y 二元函词 ƒ(x,y):x+yEQ(ƒ(x,y), ƒ(y,x)) 二元谓词表示加法交换律(4) 对所有的x,y,有x+y=y+x。
nΣi=1(5) ƒ(i)wenshli@10 自由变元:真正的变元,可将个体域中的任意个体代入到自由变元中如上例(1) ∼(3)中的变元 约束变元: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变元,而是表达某种思想的辅助符号如上例中(4),(5)中的变元 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的对比 ¾它们的使用场合、使用方式不同 ¾自由变元可代入,而约束变元不能代入如对于:x+y=0 和 x+y=y+x2/x,-3/y:2+(-3)=0, 2+(-3)=(-3)+2, ¾自由变元不能改名,但约束变元可改名x+y 不同于 x+znΣƒ(j)j=1nΣƒ(5)5=1变元和常元(续)wenshli@11量词 仅有谓词、函词、变元和常元的概念,还不能充分地描述现实中的命题例如:对任意x,如果P(x)真,则P(x+1)真 P(x) ÆP(x+1)与原意不同 P(x)恒真 ÆP(x+1)恒真这种表示形式不理想 全称性变元, “所有 ”变元;存在性变元, “存在 ”变元 Frege建议引入量词来表示谓词的成立范围全称量词: ∀,存在量词: ∃∀x表示所有x, ∃x表示存在x ∀x(P(x) ÆP(x+1))wenshli@12 全称量词: ∀xP(x)中的 ∀称为全称量词∀x中的x称为 ∀的指导变元;P(x)称为量词 ∀的辖域,其中的x为约束变元。
∀xP(x) 所有的x均满足P,P(x)真¬∀xP(x) 并非所有x都满足P∀x¬P(x) 所有x均不满足P 存在量词: ∃xP(x)中的 ∃称为存在量词∃x中的x称为 ∃的指导变元;P(x)称为量词 ∃的辖域,其中的x为约束变元∃xP(x) 存在x满足P,P(x)真¬∃xP(x) 不存在x满足P∃x¬P(x) 存在x不满足P,使P(x)假量词(续)wenshli@13命题符号化举例 所有的人都是要呼吸的M(x):x是人,B(x):x是要呼吸的∀x(M(x) ÆB(x)) 所有实数的平方都是非负的R(x):x是实数,NN(x):x是非负的, sq(x):x的平方∀x(R(x) ÆNN(sq(x))) 有些人早餐吃面包M(x):x是人,E(x):x早餐吃面包∃x(M(x)∧E(x)) 对任何实数均有实数使得它们的和为零R(x):x是实数,add(x,y):x+y∀x(R(x) Æ∃y(R(y)∧add(x,y)=0))wenshli@14命题符号化举例(续) 人总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M(x):x是人,D(x):x是要死的,a:苏格拉底∀x(M(x) ÆD(x)) ∧ M(a) Æ D(a) 练习:(1) 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考试。
2) 任何人违反交通规则都要被罚款,因此,如果没有罚款,则没有人违反交通规则M(x):x是交通规则, P(x):x是罚款S(x,y):x违反y, R(x,y):x被处罚y(3)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谓词:M(1): …是人,P(1): …是宝贵的,V(1): …是有价值的F(2): …为 …而斗争,G(2): …愿意舍弃 …函词:life(1): …的生命,love(1): …的爱情常元:i:我,free:自由wenshli@15 当需要对变元施加限制,使它以论域的一个子集为变域时,可以使用限定谓词 ¾当x为全称变元,x的变域确定为U的子集{x ∈U|P(x)}时,只要将P(x)作为蕴涵前件引入,表示为: ∀x(P(x) Æ…) ¾当x为存在变元,x的变域确定为U的子集{x ∈U|P(x)}时,只要将P(x)作为合取项引入,表示为: ∃x(P(x)∧…) ¾限定谓词的这种使用方法是不能改变的,否则会造成逻辑上的错误 例如: ¾所有实数的平方非负 ∀x(R(x) ÆNN(sq(x))) √∀x(R(x)∧NN(sq(x))) × ¾有人为自由而斗争 ∃x(M(x)∧F(x,free)) √∃x(M(x) ÆF(x,free)) ×量词的使用方法wenshli@16 量词可以嵌套使用,量词连续使用时遵从右结合。
1) ∀x∀y(x+y=y+x)(2) ∀x∃y(x+y=0)(3) ∃x∃y(x2+y2=0) 量词的位置不能随意互换,如上面的(2) 量词等价公式(1) ∀xA(x)┝┥ ¬∃x¬A(x)(2) ∃xP(x)┝┥ ¬∀x¬P(x)(3) ¬∀xP(x)┝┥ ∃x¬P(x)(4) ¬∃xP(x)┝┥ ∀x¬P(x)(5) ∀x∀yP┝┥ ∀y∀xP(6) ∃x∃yP┝┥ ∃y∃xP量词的使用方法(续)wenshli@172.一阶谓词逻辑形式系统(FSFC) 一阶谓词逻辑形式系统的构成:语言部分 和 推理部分 语言部分:(符号表、项集、公式集) ¾符号表 z 个体变元:x,y, …; 个体常元:a1,a2,… z 函词: ƒ1(1), ƒ2(1), ƒ3(1),… (一元函词)……ƒ1(n), ƒ2(n), ƒ3(n),… (n元函词) z 谓词: P1(1), P2(1), P3(1),… (一元谓词)……P1(n), P2(n), P3(n),… (n元谓词) z 联结词: ¬, Æ;量词: ∀; 技术符号:(, )wenshli@18 ¾项:谓词所讨论的对象项的定义如下:(1) 变元和常元是项。
2) 对任意正整数n和函词 ƒ(n),如果t1,t2,…,tn为项,则 ƒ(t1,t2,…,tn)也为项3) 除有限次使用(1)(2)得到的符号串是项外,没有别的东西是项 z 项集是递归定义的,项是可判定的FSFC—语言部分(续1)wenshli@19 ¾公式:公式的定义如下:(1) 对任意正整数n,如果t1,t2,…,tn为项,那么P(t1,t2,…,tn)为公式,并称之为原子公式;(2) 如果A,B为公式,那么,( ¬A),(A ÆB)均为公式3) 如果A(u)是公式,并且x不在A(u)中出现,则 ∀xA(x)为公式4) 除有限次使用(1) ∼(3)得到的符号串是公式外,无其他东西是公式 z 公式集是递归定义的,公式是可判定的 对于项和公式的性质,可以用归纳法证明 约定: ∀x/∃x的优先级与 ¬的优先级相同,高于所有二元真值联结词的优先级FSFC—语言部分(续2)wenshli@20一阶语言性质 闭项:不含自由变元的项,如a, ƒ(a1,a2) 闭公式:不含自由变元的公式,如P(a,b), ∀x(P(a,x) ÆB(x)), ∃x∀yF(x,y) 辖域:公式A称为量词 ∀x/∃x的辖域,如果 ∀x/∃x与A相邻,且A的任何真截段w(即当A为符号串ww ′,且w ′不是空串)不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