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如何听课评课.ppt
33页教师如何教师如何听课、评课听课、评课 v听课前听课前: : 听什么听什么v听课中听课中: : 怎么听怎么听v听课后听课后: : 怎么评怎么评听课前听课前—听什么听什么v明确听课类型和目的明确听课类型和目的v熟悉教材熟悉教材v了解教师和学生了解教师和学生v调整准备调整准备1.1.明确听课类型及目的明确听课类型及目的(1)(1)弄清听课类型弄清听课类型v学习取经型学习取经型v帮助指导型帮助指导型v考查考核型考查考核型v调查研究型调查研究型(2)(2)明确两个目的明确两个目的v通过听课提高自通过听课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己的教学能力v通过评课提高主通过评课提高主讲教师的教学能力讲教师的教学能力2.2.熟悉教材熟悉教材v全面了解听课教材,至少要了解本节课的教全面了解听课教材,至少要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内容, 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进度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进度v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案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个参照体系。
3.3.了解教师和学生了解教师和学生v听课前要主动与主讲教师交流,了解其教学听课前要主动与主讲教师交流,了解其教学理念、风格、常用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准理念、风格、常用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准备情况以及师生关系等备情况以及师生关系等v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言行、学习情况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言行、学习情况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对将要上的这堂课的准备情况等学习态度、对将要上的这堂课的准备情况等4.4.调整准备调整准备v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做好充分的准备,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好听课记录的方式方法,提前几分钟到选择好听课记录的方式方法,提前几分钟到教室,观察一下学生的课下状态;教室,观察一下学生的课下状态;v抱着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去听课,全身心投入,抱着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去听课,全身心投入,体验主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风格体验主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风格听课中听课中—怎么听怎么听看看思思听听记记“听看记思听看记思”关注重点关注重点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听课记录听课记录一、教师的教一、教师的教v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设计v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方法应用v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v板书设计与练习设计板书设计与练习设计v知识面扩展知识面扩展v态度、语言、表情等态度、语言、表情等1.1.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设计v新课的导入新课的导入→新课的讲解新课的讲解→新知识的巩固、应新知识的巩固、应用与扩展等环节是否设计合理;完成每一环节用与扩展等环节是否设计合理;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如何等等。
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如何等等v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教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教师是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师是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2.2.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方法应用v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v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量体裁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量体裁衣,灵活运用;v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富有改革与创新性;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富有改革与创新性;v教师是否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是否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3.3.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v教师是怎样灵活、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教师是怎样灵活、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联系新知识,化难为易,是否采用举例识来联系新知识,化难为易,是否采用举例说明,讨论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来说明,讨论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来“搭桥搭桥”化解难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突出重点;v教师能否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教师能否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能否锻炼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能否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4.板书设计与练习设计板书设计与练习设计v板书设计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设计是板书设计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言简意赅,富有艺术性(例如否科学合理,言简意赅,富有艺术性(例如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条理性强等)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条理性强等) v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5.5.教态、语言、表情等教态、语言、表情等v关注老师的教态,语言,表情等如一个眼神,关注老师的教态,语言,表情等如一个眼神,一个会意或鼓励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一个会意或鼓励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甚至教师在讲台上的步伐等等甚至教师在讲台上的步伐等等v教师课堂上的教态是否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教师课堂上的教态是否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是否做到仪表端庄,举止从容,热爱学生,具有是否做到仪表端庄,举止从容,热爱学生,具有亲和力,师生情感互动如何等亲和力,师生情感互动如何等 v教学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教学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清楚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清楚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是否高低适宜,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语速是否是否高低适宜,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语速是否适中 二、学生的学二、学生的学v预习准备情况预习准备情况v参与课堂情况参与课堂情况v听、说、思考的情况听、说、思考的情况v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1.1.预习准备情况预习准备情况v 通过课前与学生的接触或者课上师生的互动通过课前与学生的接触或者课上师生的互动情况来了解学生的预习准备情况学生在课情况来了解学生的预习准备情况学生在课前认真、充分地预习准备学习内容,不仅可前认真、充分地预习准备学习内容,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是培养自学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具体表现能力的具体表现2.2.参与课堂情况参与课堂情况v 观察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学生是否积极、观察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浓厚的热情和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浓厚的热情和兴趣;学生能否积极思考、回答、讨论进而提出问学生能否积极思考、回答、讨论进而提出问题;课堂气氛是否和谐、热烈,从而激发师题;课堂气氛是否和谐、热烈,从而激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3.3.听、说、思考的情况听、说、思考的情况v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准确、自信地表达,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准确、自信地表达,是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前提是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前提v学生是否能够灵敏活跃,有深度地思考,能学生是否能够灵敏活跃,有深度地思考,能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4.4.接受、反应、应变能力接受、反应、应变能力v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因为这能够反映教师的应变能力和教学理念,因为这能够反映教师的应变能力和教学理念,例如:教师是否以学生为本,是否从教师的例如:教师是否以学生为本,是否从教师的“教教”为中心向学生的为中心向学生的“学学”为中心转移,为中心转移,另外还可以指导教师如何对症下药,引导学另外还可以指导教师如何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发展 三、听课记录三、听课记录 课堂实录:简录、详录课堂实录:简录、详录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课堂点评:简评、总评课堂点评:简评、总评1.1.课堂实录课堂实录v课堂实录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授课堂实录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授课教师等;教学过程课教师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等。
教学效果等 ⑴ ⑴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⑵⑵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v记录亮点即成功之处记录亮点即成功之处将主讲教师的闪亮点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将主讲教师的闪亮点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比如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一个巧妙的教学设比如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一个巧妙的教学设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某一问题的独特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某一问题的独特的处理技巧,一个意外事件巧妙处理,一个的处理技巧,一个意外事件巧妙处理,一个巧妙的过渡承转,甚至是一句实用的话,一巧妙的过渡承转,甚至是一句实用的话,一个贴切的词语个贴切的词语v记录瑕点即不足之处记录瑕点即不足之处 听课时还要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无论多听课时还要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无论多么资深的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教学过程么资深的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教学过程中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记录下来,回顾、中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记录下来,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疏漏之处,吸取教训,做重梳理和剖析这些疏漏之处,吸取教训,做重新思考设计,帮助主讲教师在以后教学中得新思考设计,帮助主讲教师在以后教学中得以改进和提高,同时以此为鉴,也可以使我以改进和提高,同时以此为鉴,也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少犯或不犯同类错误,减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少犯或不犯同类错误,减少失误,提高教学水平。
少失误,提高教学水平v记录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发现记录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独特见解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独特见解和发现,记录并利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和发现,记录并利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独到的见解和发现,是对教学设计疏漏的的独到的见解和发现,是对教学设计疏漏的补充和完善,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补充和完善,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v记录自己听课中闪现的灵感记录自己听课中闪现的灵感 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特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特殊情景或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并殊情景或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并给我们带来启发,给我们带来启发,“这些智慧的火花这些智慧的火花”最好最好能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能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2.2.课堂点评课堂点评v课堂点评是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课堂点评是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
包括: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课堂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难点、关键;课堂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等等 ⑴ ⑴简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简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应,随时记录下来 ⑵ ⑵总评,就是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总评,就是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听课后听课后—整理整理+ +分析分析+ +反思反思v整理好听课记录整理好听课记录v做好课后分析做好课后分析v交流反思交流反思1.1.整理好听课记录整理好听课记录v整理听课内容,按先后程序提纲挈领地理顺整理听课内容,按先后程序提纲挈领地理顺一遍比如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一遍比如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师“教教”用的时间,学生用的时间,学生“学学”用的时间;用的时间;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情境创设、过渡的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情况;练习状的方式;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情况;练习状况、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
况、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2.2.做好课后分析做好课后分析v整理好课堂记录后就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好课堂记录后就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课的特点和闪光之处,总结出一些找出这节课的特点和闪光之处,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对自己有启迪的有哪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对自己有启迪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3.3.交流反思交流反思v((1 1)交流)交流 听课教师和主讲教师要及时集中,听课教师就听课听课教师和主讲教师要及时集中,听课教师就听课的感受以及对本次课的评价展开交流,找出优点,的感受以及对本次课的评价展开交流,找出优点,指出不足,与主讲教师积极交流,就相关问题询问指出不足,与主讲教师积极交流,就相关问题询问主讲教师,如教案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备课中的主讲教师,如教案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备课中的困惑和灵感、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和体会等开诚困惑和灵感、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和体会等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该争论的争论,通过交流,布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该争论的争论,通过交流,达成统一认识,并就此作好记录,最好形成一个书达成统一认识,并就此作好记录,最好形成一个书面文件(填写听课卡的主要依据),以便日后查阅。
面文件(填写听课卡的主要依据),以便日后查阅这是集多人智慧,达到共同提高的关键一步这是集多人智慧,达到共同提高的关键一步v((2 2)反思)反思 双方交流之后,自己就要静下心来,拿出自己的备双方交流之后,自己就要静下心来,拿出自己的备课、听课记录、评价交流记录等材料,就材料进行课、听课记录、评价交流记录等材料,就材料进行详细的整理、分析,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找到自详细的整理、分析,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找到自己现在就能够改进的点,然后再次进行备课,再比己现在就能够改进的点,然后再次进行备课,再比较、反思较、反思……争取就本节课形成自己的精品课,并争取就本节课形成自己的精品课,并作为改进自己日常教学的依据,这是提高自己教学作为改进自己日常教学的依据,这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关键中的关键水平关键中的关键 Thankyouforyourliste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