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高年级教学模式的探讨1.doc
9页教学模式交流材料小学高年级教学模式的探讨——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马晓娟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应该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状况下学习新知识的根据此情况和我近几年的教学摸索,对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模式谈一下自己的见解:一、 本课题遵循的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从而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因而本课题主要遵循的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新知识的获得必须是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获得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引导者和组织者;二是在获取新知识过程中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做法;三是教师即注重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有得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但更要注重结果的检测一、 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操作模式高年级数学教学模式由“四步”组成四步:即 复习+创情、自主+合作、汇报+反馈、巩固+小结4个环节:复习铺垫、激趣导课;探究新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用反馈;课堂小结。
一、 复习铺垫、激趣导课(2-3分钟)(1) 、教师根据已有的知识为学生创造设情境让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有跃跃欲试的想法从而激发了学生兴趣2)、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学的是有用的数学3)、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帮助教师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比如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我先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转换成长方形、求梯形的面积时转换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梯形 平行四边形随后就说今天我们也运用转化的思想研究圆的面积设计意图是突出转化思想,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二、探究新知:高年级(15-20)分1、主要通过观察画面,搜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1).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时,不要急于让学生说,而是让学生思考一会,想一想应该怎么说,在把自己想法说给同桌听,教师应有耐心的逐步培养,逐渐扩大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要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如何观察问题,怎么表述问题等等 (2)、学生提的问题可能很多,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无关的可不写到黑板上,只判断对否就行,对于本节课的应解决的问题要板书到黑板上,以待学生解决。
3)、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等不同形式去获取新知识,还可以奇思妙想(逆象思维)获知,但教师必须要深入到每个学生中,注意观察学生,对于弱势个体和对问题思索处于十字路口的学生,教师要特意进行个别点拨指导,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对问题探索情况4)、学生在与同桌或小组交流时,一开始可能不会如何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解题过程,这时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中,有意识的引导、点拨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这时教师要特别加强说理的指导比如在《圆的面积》的探究新知过程中,我先出示第67页的草坪图,师:整个草坪变绿了,这个绿色部分的面积是圆形草坪的面积什么是圆的面积呢?生:绿色的部分生:圆所占平面大小叫圆的面积2)操作部分师:将圆的一周涂上红色,把圆分成16等份,编上1-16号,再把它剪成16个单独的部分,师:学生动手看看16等份的圆能拼成一些学过的什么图形?生:平行四边形生:近似于长方形生:梯形生:三角形3)推倒圆的面积公式师:我们现在就研究其中的一种情况师:将圆拼成近似于长方形后,形状变了没?面积变了没?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宽相当于哪一部分?生:长相当于半圆生:周长的一半生: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学生小组推倒公式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由此得出圆的面积为C/2×r S=∏r×r=∏r2 (4)活动延伸 师:同学们能自主发现推导出圆的面积,真棒!你们能就拼成的其他图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吗?试试看 生:可以拼成三角形 三、应用反馈(15分左右) 在此环节上,学生利用所学新知识进行解决问题,也是检验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巩固练习要分基础题、拨高题、拓展题 对于基础题学生必须全部会做,拨高题和拓展题可与同桌或他人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兵教兵”和“兵练兵”的练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这时可深入到学生中间,教师能够察颜观色,个别点拨、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 (1)、此环节教师要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对差等生一定要让他所做基础题全会,并能及时展示激发其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让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达到培优补差的效果 (2)、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要点拨、引导学生自由更正、各抒已见说出错误的原因及更正的道理,让同学之间相互纠正、补充 (3)、对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有创新的做法,教师要重在展示,多鼓励这样学生,不要限制其思维发展,让学生在认识上有新的飞跃。
学生在汇报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及时发现两种不同见解,制作“事端”,让学生用自己的见解进行说理和辨论对于好钻牛角尖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点拨,对于不善于思考的学生,教师可时时的抛出的问题,让其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各种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归纳、提炼,得出答案,并上升到理论 教师在这一环节之前,要多深入到小组讨论时时发现不同见解或新的方法 在交流中允许学生及时提出质疑,由回答者或其它学生解答 如我在小数加法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练习题的: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4 5.2 + 4.9 - 0.7 (2)、用竖式计算 4.8 + 5.6 = 5.6-4.8 = (3)、直接写得数 0.7+0.4 = 3.6-0.6= 2.3-2.3= 8.4+4.5=2、思维训练 7.8元 3. 7元 5.5元现有10.00元钱,都能购买哪些东西?3、拓展题 6 . + . 5 1 3 . 3 四、课堂小结:(3分钟左右)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回忆新课所学的知识,在学生心里有个整体的印象,此环节主要让中等生和差生汇报。
教学模式交流材料《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授课人:马晓娟 教学内容:教材第67、68页例一 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 渗透极限思想,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正确计算圆的面积难点: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倒过程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法:加强合作,归纳推理 教学准备: 每人三个大小相同的圆,分别平均分为8份、16份、32份 教学准备:一、 复习铺垫、激趣导课:教师:以前我们在研究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时用了转化的方法,它们是怎样转化的呢?课件显示:今天,我们也要运用转化的思想研究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一)》二、 探究新知:(1) 理解圆的面积意义课件出示第67页草坪图用多媒体填充圆形草坪的颜色教师:整个草坪变绿了,这个绿色部分的面积就是圆形草坪的面积什么是圆的面积呢?(2) 操作将圆的一周涂上红色,把圆分成16等份,编上1—16号,再把它剪成16个单独的小部分。
课件展示学生拼的情况并且展示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3) 推导圆的面积公式① 教师:我们现在就研究其中的一种情况将圆拼成近似长方形后,形状变了没有?面积变了没有?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宽相当于哪一部分?② 让学生推理归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圆的面积=c∕2×r S=∏r×r=∏r2 (4)活动延伸教师:同学们能自主发现推导出圆的面积,真榜!你们能就拼成的其他图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吗?试试看⑸ 引导学生归纳教师:比较一下,推导出的结论一致吗?⑹教学第68页例一出示例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三、 应用反馈:学生独立完成第69页“做一做”第一题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探究学习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