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 下册教学课件 《惠崇春江晚景》 (2).pptx
36页惠崇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晚景 2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作者介绍3 惠崇(965- 1017),福建建阳人,北宋僧人,大画家,擅诗、画图绘玉鉴说他最会画鹅、鸭、鹭鸶(l s)等小动物 惠惠 崇崇hu chng4同学们,这幅画是谁画的?5这幅画叫什么名字?春春春春江江江江晚晚晚晚景景景景67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分清节奏8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 外 / 桃 花 / 三 两 枝,春 江 / 水 暖 / 鸭 先 知蒌 蒿 / 满 地 / 芦 芽 短,正 是 / 河 豚 / 欲 上 时9听范读录音10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 外 / 桃 花 / 三 两 枝,春 江 / 水 暖 / 鸭 先 知蒌 蒿 / 满 地 / 芦 芽 短,正 是 / 河 豚 / 欲 上 时11 根据划分的节奏,有感情地读出古诗的韵味,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2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 外 / 桃 花 / 三 两 枝,春 江 / 水 暖 / 鸭 先 知蒌 蒿 / 满 地 / 芦 芽 短,正 是 / 河 豚 / 欲 上 时13 再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交流。
14蒌蒿注 释 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肥大,可作蔬菜、酿酒原料或饲料lu ho15芦芽芦苇的嫩芽16河豚 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当遇到外来危险时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tn17竹林河豚芦芽蒌蒿小鸭江水桃花诗中都写了哪些春景呢? 18同学们能说得再具体一点吗?一片竹林成群的鸭子翠绿的竹子戏水的鸭子19三两枝桃花满地的蒌蒿粉红的桃花茂盛的蒌蒿20逆流而上的河豚产卵的河豚微波荡漾的春水短短的芦芽新生的芦芽21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再读古诗,想象画面,小组交流22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 外 / 桃 花 / 三 两 枝,春 江 / 水 暖 / 鸭 先 知蒌 蒿 / 满 地 / 芦 芽 短,正 是 / 河 豚 / 欲 上 时23竹外桃花三两枝,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24春江水暖鸭先知 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诗意: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25蒌蒿满地芦芽短,诗意: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蒌蒿满地芦芽短 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26读完前三句,你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27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 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诗意: 28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29 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图上并没有画河豚,但为什么作者还要写呢?30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实有虚,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实景虚景31诗的哪一句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春江水暖鸭先知回顾诗意32点击下一页惠崇春江晚景33诗的哪一句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春江水暖鸭先知同学们,这首名传千古的诗歌还被谱成了好听的歌呢,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吧!34点击下一页惠崇春江晚景35惠崇春江晚景 竹子 桃花 水暖 鸭蒌蒿 芦芽 河豚生机勃勃的春景 结构梳理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_,作者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_之情。
春江景色喜爱和赞美主题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