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湖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docx
39页2024年度湖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选题(共60题)1、下列仪器是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是( )A.元素分析仪B.质谱仪C.红外光谱仪D.核磁共振仪【答案】 B2、由苯(C6H6)和乙醇(C2H5OH)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来推测苯酚(C6H5OH)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B.知识结构化策略C.联系一预测策略D.练习一反馈策略【答案】 C3、为了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袋中放入小袋的铁粉,这是利用铁的( )A.还原性B.氧化性C.酸性D.碱性【答案】 A4、( )适用于一些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的化学课题,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并且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答案】 A5、下列词语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是( )A.应用B.学会C.掌握D.讨论【答案】 A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mLKMnO4溶液B.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
液体也不能蒸干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答案】 C7、在选择化学教学媒体时,其选择依据是( )A.化学教学媒体的功能和特点B.教学内容的要求C.是否易于操作达到最佳效果D.学生的个性特点【答案】 C8、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 B9、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观念改革B.教学方式的改革C.课程改革D.普及义务教育【答案】 C10、在一化学平衡状态体系中,发生下列量的变化,其中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体系的压强【答案】 B11、化学教学媒体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 D12、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答案】 D13、在化学教学中,有的学生特别喜欢亲自动手操作化学实验这种兴趣属于( )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 B14、对仪器的使用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漏、洗涤并烘干B.使用胶头滴管时,特殊情况下也可把滴管插入到溶液中C.取过程中,不需要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以防止其漏气D.蒸馏时,冷却水从冷凝管最热一端进入,这样冷凝效果好【答案】 B15、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NaCl、HCl、NaOHB.Cl2、Na2S、SO2C.HBr、CO2、CS2D.Na2O2、H2O2、O3【答案】 C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评价当地雨水的酸度(酸性强弱),选用下列检测试剂,正确的是()A.pH值试纸B.酚酞试液C.淀粉碘化钾试纸D.红色石蕊【答案】 A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B.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答案】 A18、纸笔测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评价方式,中学化学教师往往根据班级学生的及格率来评定其教学效果,以调整其教学进度教师运用的评价叫作(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B19、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A20、在教学过程中。
某化学教师为了要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与学的步骤,应使用(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结果性评价【答案】 B2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 )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建议A.知识与技能目标B.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C.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D.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答案】 B22、学生在学习了钠、钾的性质后,总结出碱金属的一般性质,这种方法属于( )A.分析法B.归纳法C.演绎法D.类比法【答案】 B23、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A.化学2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 A24、盐类水解原理属于(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 B25、物质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必须合理使用物质的基础;正视化学品和传统化学过程对于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积极治理污染的同时,努力发展绿色化学,属于哪类化学观念( )A.物质观B.元素观C.分类观D.科学价值观【答案】 A26、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菜肴香气扑鼻——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分子是可再分的C.压缩氮气——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冰与水的性质不同——分子的结构不同【答案】 D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蛋白质、油脂、聚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过程都有化学变化D.蛋白质溶液遇CuSO,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答案】 C2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答案】 B29、下列哪项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A.演示法B.实验法C.陶冶法D.启发法【答案】 C30、N、O、Si、S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S、Si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B.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S、SO2和Si、SiO2四种物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各自又能与某些酸反应D.N、Si、S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是NO2、SiO2和SO2【答案】 C31、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根据是()。
A.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性质和类型B.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性质和类型C.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和性质D.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答案】 D32、下面关于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A.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B.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合一D.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答案】 C33、有关化学教学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化学教学内容就是化学课程内容B.化学教学内容就是化学教材内容C.化学教学内容就是化学教科书内容D.化学教学内容是对化学课程内容和化学教科书内容的再选择和再组织【答案】 D3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离子半径:r(Y)<r(W)<r(Z)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强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答案】 A35、中学时期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增才干,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主要表现的心理特点有( )。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答案】 D36、下列说法中,与化学教学理念相符的是( )A.①②③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⑥【答案】 B37、关于试讲和常规课堂教学的关系,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目的不同B.对象相同C.教学内容安排不同D.组织教学不同【答案】 B38、()是教师通过操作实物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获得化学知识、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常用的化学教学基本方法A.展示和提问B.演示和展示C.展示和板书D.演示和提问【答案】 B39、化学老师在教授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给学生编了一个口诀“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这体现的学习策略是(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 B40、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