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面流水地质作用PPT课件.ppt

91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75169927
  • 上传时间:2024-08-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8MB
  • / 9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基础1 第五章第五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内容提要:Ø地面流水概述Ø面流的地质作用Ø洪流的地质作用Ø河流的地质作用2 第一节第一节 地面流水概述地面流水概述地地面面流流水水暂时性地面流水暂时性地面流水 长期性地面流水长期性地面流水——河流河流: :具有一定河道的长期性地面流水具有一定河道的长期性地面流水面流(片流):面流(片流):是在大气降水的同时,山体斜坡上出现的面状流水,它随大所降水的结束而停止流动 洪流:洪流:是在大气降水的同时或紧接大气降水之后,在山体沟谷中形成的线状流水,且在大气降水之后不久就消退一、地面流水的概念及其分类一、地面流水的概念及其分类地面流水地面流水: :是指陆地表面流动着的液态水它们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地面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来自冰雪融水和地下水3 二、水系、流域、分水岭的概念二、水系、流域、分水岭的概念 水系:水系:主流与支流所主流与支流所构成的流水运行系统构成的流水运行系统 流域:流域:水系所覆盖的水系所覆盖的区域 分水岭:分水岭:两个水系之两个水系之间的高地(山岭)。

      间的高地(山岭) 第一节、地面流水概述第一节、地面流水概述岭水分4 第二节第二节 面流(片流)的地质作用面流(片流)的地质作用一、面流(片流)的剥蚀作用一、面流(片流)的剥蚀作用 片流对山坡松散层产生的破坏作用称为片流的剥蚀作用片流是一种在斜坡上的面状流水,流速慢,水层薄,所以它的剥蚀作用弱,而且呈面状发展的特点,故又称洗刷作用洗刷作用 虽然片流剥蚀作用较弱,但大量风化产物剥离原地的最初动力就来自片流,河流所搬运的物质大多数是由片流提供的片流还是大气降水形成最初的地面流水,剥蚀形成地表形态的雏形,形成溶沟、石芽、溶沟、石芽、小沟小沟等地貌现今许多地区出现的大量水土流失也与片流的剥蚀作用有关斜坡上的细沟斜坡上的细沟5 第二节第二节 面流(片流)的地质作用面流(片流)的地质作用二、面流(片流)的搬运与沉积作用坡积裙(美国加洲) 面流(片流)将其洗刷的碎屑物质从山坡上搬运到(带到)山坡下部的一定位置沉积下来,形成坡积裙(坡积物)6 第三节第三节 洪流的地质作用洪流的地质作用一、洪流的特点一、洪流的特点 洪(流)水发生具有突然性,水量猛增,洪(流)水发生具有突然性,水量猛增,水位暴涨,流速快,挟带砂石多,上下游落差水位暴涨,流速快,挟带砂石多,上下游落差突然增大,平时温驯的河流,显出排山倒海之突然增大,平时温驯的河流,显出排山倒海之势,也真有雷霍万钩之力。

      洪水所过,田园庐势,也真有雷霍万钩之力洪水所过,田园庐舍成墟,这时水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表现得非舍成墟,这时水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表现得非常明显常明显 7 第三节第三节 洪流的地质作用洪流的地质作用二、洪流的地质作用二、洪流的地质作用1、洪流的剥蚀作用、洪流的剥蚀作用 洪流以其自身的动力和挟带的砂石对沿途沟壁和沟底的破坏作用称为洪流的剥蚀作用由于洪流的流量较大,流速快,挟带砂石较多,机械冲击力很强,所以常具有较强的剥蚀能力,而且以机械的方式作用为主,故又称冲蚀作用洪流的剥蚀作用可加深和拓宽沟谷的作用,形成的冲沟在纵剖面上坡降大,大横剖面上为陡的“V”字形斜坡上的冲沟(美国加洲)冲沟8 洪积裙洪积裙第三节第三节 洪流的地质作用洪流的地质作用二、洪流的地质作用二、洪流的地质作用 2、洪流的搬运与沉积作用、洪流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洪积扇:洪积扇:洪流携带大量泥沙、石块到沟口,由于坡度减小,洪流无侧壁约束,水流分散,动能迅速减弱,所搬运的碎屑物在沟口大量沉积,形成扇形堆积地貌洪积扇洪积扇洪积扇洪积扇 请同学们注意沿请同学们注意沿A-A’剖面洪积扇的剖面洪积扇的结构变化特征。

      结构变化特征9 第三节第三节 洪流的地质作用洪流的地质作用ØØ洪流的沉积作用洪流的沉积作用 —洪积扇洪积扇大理西南苍山东麓洪积扇(裙)及冲积平原大理西南苍山东麓洪积扇(裙)及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洪积扇洪积扇洪积扇洪积扇洪积扇洪积扇洪积扇洪积扇10 第三节第三节 洪流的地质作用洪流的地质作用ØØ洪流的沉积作用洪流的沉积作用 —洪积扇的结构洪积扇的结构 根据洪积扇的物质组成与分布特征,可将其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①扇顶相:砾石组成,含沙透镜体,有层理,分选性较差,磨圆较差 ②扇中相:主要由沙,粉砂,亚粘土组成,含细纱透镜体,有清楚的层理 ③扇缘相:主要由细的亚粘土,粘土和部分粉砂组成,清晰层理,由于地下水的出露,常为干旱地区的绿洲所在之地 11 n n概述概述Ø河流的空间形态河流的空间形态Ø河水的运动形式河水的运动形式Ø河流的动能河流的动能 n n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Ø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 Ø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的搬运作用 Ø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 n n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12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一、概述一、概述一、概述一、概述 河流是陆地上永久性有固定水道河流是陆地上永久性有固定水道的地面流水,它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的地面流水,它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发展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河流分不开的与河流分不开的—“母亲河母亲河”。

      世界十大河流(世界十大河流(km))13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一、概述一、概述 从自然界的从自然界的角度,河流是陆角度,河流是陆地上最活跃的地地上最活跃的地质动力河流的质动力河流的地质作用是陆地地质作用是陆地上最强烈的外动上最强烈的外动力地质作用,流力地质作用,流水的作用,是河水的作用,是河水运动过程中对水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各种改造地表各种改造14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一)河流的空间形态(一)河流的空间形态(一)河流的空间形态(一)河流的空间形态- -纵向特征纵向特征纵向特征纵向特征自重庆到宜昌的长江河段纵剖面图自重庆到宜昌的长江河段纵剖面图 15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二)河流的空间形态(二)河流的空间形态(二)河流的空间形态(二)河流的空间形态- - - -横向特征(河谷要素)横向特征(河谷要素)横向特征(河谷要素)横向特征(河谷要素)河谷:河谷:河流侵蚀出的槽形凹地河流侵蚀出的槽形凹地谷底:谷底:河谷底部较平坦的部分河谷底部较平坦的部分河床:河床:河流平水期河水占据的河槽河流平水期河水占据的河槽漫滩:漫滩:洪水期被洪水淹没的河床侧旁侧的谷底部分洪水期被洪水淹没的河床侧旁侧的谷底部分谷坡:谷坡:谷底至分水岭的斜坡谷底至分水岭的斜坡阶地:阶地:谷坡上的阶梯状平台谷坡上的阶梯状平台16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三)河水的运动形式(三)河水的运动形式 — —层流与紊流层流与紊流 层流层流层流层流::::水质点运动轨迹(线)平行的匀速运动,上下层水质点之间保持着恒定的流动方向,相互不发生干扰。

      紊流紊流:流动的水质点做不规则的漩涡运动,上下层水质点存在交换,相互发生干扰17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三)河水的运动形式(三)河水的运动形式(三)河水的运动形式(三)河水的运动形式 ————环流与涡流环流与涡流环流与涡流环流与涡流 环流环流:水质点作螺旋状运动,运动迹线在横剖面上投影为环形,具有较强能量动力 涡流涡流:水质绕轴旋转运动,轴与河底近垂直,出现在水流急,河谷凹凸不平,涡流对河床破坏作用强,虽不是河水主要运动形式,但动力强18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四)河流的动能(四)河流的动能河流的动能与流量、流速有着直接关系河流的动能与流量、流速有着直接关系 E = 1/2 ×QV2流量(流量(Q):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水断面的水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水断面的水量流速(流速(V):指单位时间内流通过的距离指单位时间内流通过的距离19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二、河流的侵蚀作用二、河流的侵蚀作用Ø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Ø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式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式Ø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20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一)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一)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 是指河流在从高处向低处是指河流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过程中,以自身的化学动力流动过程中,以自身的化学动力( (溶解力溶解力) )和和机械动力机械动力( (水力水力) ),并以携带的泥沙和砾石作,并以携带的泥沙和砾石作工具,不断地破坏河床的过程工具,不断地破坏河床的过程 。

      21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二)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式(二)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式1. 1.冲蚀冲蚀冲蚀冲蚀——流水以本身的动能将河床的泥、砂、砾冲走流水以本身的动能将河床的泥、砂、砾冲走流水以本身的动能将河床的泥、砂、砾冲走流水以本身的动能将河床的泥、砂、砾冲走2. 2.磨蚀磨蚀磨蚀磨蚀——流中携带的砂、砾对河床岩石的磨损同时流水流中携带的砂、砾对河床岩石的磨损同时流水流中携带的砂、砾对河床岩石的磨损同时流水流中携带的砂、砾对河床岩石的磨损同时流水中的砾、砾本身变被磨损中的砾、砾本身变被磨损中的砾、砾本身变被磨损中的砾、砾本身变被磨损3. 3.溶蚀溶蚀溶蚀溶蚀——流水溶解了一些酸、碱、盐类,成为溶剂,溶流水溶解了一些酸、碱、盐类,成为溶剂,溶流水溶解了一些酸、碱、盐类,成为溶剂,溶流水溶解了一些酸、碱、盐类,成为溶剂,溶解河床的岩石解河床的岩石解河床的岩石解河床的岩石这三种侵蚀方式通常是同时发生,而在不同的条件下,这三种侵蚀方式通常是同时发生,而在不同的条件下,这三种侵蚀方式通常是同时发生,而在不同的条件下,这三种侵蚀方式通常是同时发生,而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的主次、强弱程度不同,如:表现的主次、强弱程度不同,如:表现的主次、强弱程度不同,如:表现的主次、强弱程度不同,如:•泥质、砂质河床,冲蚀作用为主,泥质、砂质河床,冲蚀作用为主,泥质、砂质河床,冲蚀作用为主,泥质、砂质河床,冲蚀作用为主,•上游以冲、磨坚硬岩石河床为主,磨蚀作用明显,下上游以冲、磨坚硬岩石河床为主,磨蚀作用明显,下上游以冲、磨坚硬岩石河床为主,磨蚀作用明显,下上游以冲、磨坚硬岩石河床为主,磨蚀作用明显,下游溶蚀明显游溶蚀明显游溶蚀明显游溶蚀明显•可溶性岩石河床,溶蚀作用强烈。

      可溶性岩石河床,溶蚀作用强烈可溶性岩石河床,溶蚀作用强烈可溶性岩石河床,溶蚀作用强烈 22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三)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三)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按按侵蚀作用侵蚀作用 的方向分为两种类型:的方向分为两种类型: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水对河床底部岩石破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水对河床底部岩石破 坏,使坏,使 河谷加深的过程河谷加深的过程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水对河床岩石破坏,使河谷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水对河床岩石破坏,使河谷 拓宽的过程拓宽的过程23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1 1、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流的下蚀作用 1 1)下蚀原因)下蚀原因)下蚀原因)下蚀原因 (1)流水顺坡而下,向下运动分量冲刷河底最重要的是下蚀坡度逾陡,下蚀作用越强烈,下蚀最强烈的是瀑布地区下蚀作用使瀑布不断后退我国黄河壶口瀑布5cm/年(退),北美尼亚加拉瀑布0.3m/年=30m/年 (2)流水携带的砾、砂在河底滚动,跳跃,不断磨蚀河底基岩,洪水期,搬运量大,下蚀作用强烈。

      (3)涡流作用:涡流使携带的砾石像钻具一样作用于河底,形成凹坑 (4)双向环流:河水涌入峡谷进,河床峡谷中的流水为双向环流使峡谷加深 24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1 1、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流的下蚀作用 2 2)下蚀过程)下蚀过程)下蚀过程)下蚀过程25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3 3)向源侵蚀(溯源侵蚀))向源侵蚀(溯源侵蚀)- -瀑布与袭夺瀑布与袭夺 由于下蚀作用使河流向源头方向伸长(加长)两条近乎垂由于下蚀作用使河流向源头方向伸长(加长)两条近乎垂直的河流在溯源侵蚀作用下,发生河流袭夺直的河流在溯源侵蚀作用下,发生河流袭夺 河流袭夺河流袭夺——当两条河流向同一分水岭溯源侵蚀时,当某一向当两条河流向同一分水岭溯源侵蚀时,当某一向源侵蚀较快的河流向上伸长并中途切断另一条河流时,于是就把源侵蚀较快的河流向上伸长并中途切断另一条河流时,于是就把另一河流上游的河水夺过来,此为河流袭夺另一河流上游的河水夺过来,此为河流袭夺 黄黄果果树树瀑瀑布布26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3 3)、向源侵蚀(溯源侵蚀))、向源侵蚀(溯源侵蚀))、向源侵蚀(溯源侵蚀))、向源侵蚀(溯源侵蚀)- -袭夺袭夺袭夺袭夺河流袭夺过程河流袭夺过程27 长江第一湾长江第一湾—河流袭夺湾河流袭夺湾边滩边滩心滩心滩心滩心滩漫滩漫滩边滩边滩边滩边滩28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4)、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 当河床趋于注入水体的水面时,河水失去了势能当河床趋于注入水体的水面时,河水失去了势能差,不再流动。

      这时下蚀作用也就停止了,因此,注入差,不再流动这时下蚀作用也就停止了,因此,注入水体的水面就是河流的水体的水面就是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 所谓千条江河归大海,河水最终是要注入海洋的,所谓千条江河归大海,河水最终是要注入海洋的,所以河流的最终侵蚀基准面所以河流的最终侵蚀基准面——海平面 有些内陆河流,河口通向湖泊,因此湖面可以说有些内陆河流,河口通向湖泊,因此湖面可以说是地方暂时性的侵蚀基准面是地方暂时性的侵蚀基准面 29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5)河流的平衡剖面)河流的平衡剖面 河流纵剖面:河流的源头至河口,沿中线所作的河流纵剖面:河流的源头至河口,沿中线所作的剖面 河流平衡剖面由于下蚀作用的结果使河床高度降河流平衡剖面由于下蚀作用的结果使河床高度降低,坡度变缓,河床趋于平滑,水动能减少当流水即低,坡度变缓,河床趋于平滑,水动能减少当流水即不发生侵蚀,也不发生较大的沉积作用,这时纵剖面河不发生侵蚀,也不发生较大的沉积作用,这时纵剖面河底成为光滑平缓的曲线,此剖面为河流平衡剖面由于底成为光滑平缓的曲线,此剖面为河流平衡剖面。

      由于人为及自然的作用总是打破平衡形成的条件,因此,平人为及自然的作用总是打破平衡形成的条件,因此,平衡剖面只是一个暂时的理想剖面衡剖面只是一个暂时的理想剖面30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6)河流下蚀作用的结果()河流下蚀作用的结果(峡谷地貌峡谷地貌):): 河谷加深,横剖面为河谷加深,横剖面为V V字形,河谷增长字形,河谷增长 31 长江三峡长江三峡—瞿塘峡瞿塘峡 瞿塘峡瞿塘峡( (亦亦称夔峡称夔峡) )气势磅气势磅礴,险峰对峙,礴,险峰对峙,是三峡中最短的是三峡中最短的峡谷,但却峡谷,但却““西西控巴渝收万壑,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东连荆楚压群山””峡中江流澎峡中江流澎湃,涛声雷鸣,湃,涛声雷鸣,号称号称““天下雄关天下雄关””瞿塘峡特点瞿塘峡特点是山势雄峻是山势雄峻 32 长江三峡长江三峡—巫峡巫峡 巫峡,号称为三峡中的大峡巫山十二峰,象一串翠绿的宝巫峡,号称为三峡中的大峡巫山十二峰,象一串翠绿的宝石,镶嵌江畔激流劈出的巫峡,以其幽深秀丽、深沉肃穆著称石,镶嵌江畔激流劈出的巫峡,以其幽深秀丽、深沉肃穆著称蒙蒙烟雨,潺潺细流,飞虹流彩,把峡谷妆扮的妩媚多姿!蒙蒙烟雨,潺潺细流,飞虹流彩,把峡谷妆扮的妩媚多姿! 33 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陵峡西陵峡 西陵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是三峡中最长的一最长的一个峡,长个峡,长7070公里,公里,自宜昌市自宜昌市南津关至南津关至宜昌秭归宜昌秭归县香溪河,县香溪河,其特点是其特点是滩多水急。

      滩多水急 34 虎跳峡虎跳峡虎跳石虎跳石35 雅雅鲁鲁藏藏布布江江大大峡峡谷谷平均深平均深2673m2673m36 秘秘秘秘鲁鲁鲁鲁南南南南安安安安第第第第斯斯斯斯山山山山科科科科尔尔尔尔卡卡卡卡峡峡峡峡谷谷谷谷深深3200m37 科罗拉多峡谷科罗拉多峡谷长370km,最深2133m38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2 2、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 1 1)侧蚀作用的原因)侧蚀作用的原因)侧蚀作用的原因)侧蚀作用的原因(1)河流弯道处的离心力(1)河流弯道处的离心力 河道中只要有一个哪怕是微小的弯曲存在,流水就会在惯性和河道中只要有一个哪怕是微小的弯曲存在,流水就会在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涌向凹岸,从而在道弯处形成单向环流单向环流离心力的作用下涌向凹岸,从而在道弯处形成单向环流单向环流使岸不断侵蚀,同时凸岸沉积,结果加大了河流的弯面程度使岸不断侵蚀,同时凸岸沉积,结果加大了河流的弯面程度39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 (2)、科里奥利力的(2)、科里奥利力的(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 科里奥利力(科里奥利力(Coriolis Coriolis forceforce))——地球自转偏向力,由地球自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作用引起的一种作用于地球自转作用引起的一种作用于地表一切运动物体的力。

      结果于地表一切运动物体的力结果是沿前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是沿前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左偏 2 2、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 1 1)侧蚀作用的原因)侧蚀作用的原因40 科里奥利力的特点科里奥利力的特点 科里奥利力科里奥利力具有以下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个特点:(1 1)这个力只改)这个力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2 2)这)这个力的作用方向总是与物体个力的作用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的运动方向垂直;(3 3)这)这个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线个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线速度成正比;(速度成正比;(4 4)这个力)这个力的大小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的大小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在赤道处为零,向两极地区在赤道处为零,向两极地区逐步增大逐步增大41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2、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 2 2)侧蚀作用的结果)侧蚀作用的结果1、河床弯道处曲率增大(左下图)2、河谷加宽,不对称,凹岸陡,凸岸缓(左下图)3、自由河曲(河曲)及牛轭湖的形成(右下图)。

      42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ØØ3 3 3 3)自由河曲)自由河曲)自由河曲)自由河曲自由河曲自由河曲—河流在平坦宽阔的河流在平坦宽阔的冲积平原上流动时,侧蚀作用强冲积平原上流动时,侧蚀作用强烈、弯道自由发展,弯曲加大,烈、弯道自由发展,弯曲加大,河床在平面上蜿蜒回环弯曲很河床在平面上蜿蜒回环弯曲很多时,称蛇曲多时,称蛇曲 自由河曲的形成的成因:自由河曲的形成的成因:是因为水流是因为水流的旁蚀而成,即河水长时间冲刷河岸所致的旁蚀而成,即河水长时间冲刷河岸所致因为科氏力的作用,河曲外侧流速最快,因为科氏力的作用,河曲外侧流速最快,所以侵蚀的程度也最大而在河曲的内侧所以侵蚀的程度也最大而在河曲的内侧由于流速减慢,从外侧侵蚀下来的物质便由于流速减慢,从外侧侵蚀下来的物质便在此发生沉积,形成点砂坝这样河底波在此发生沉积,形成点砂坝这样河底波状更明显,在河道两侧出现交替排列的浅状更明显,在河道两侧出现交替排列的浅滩和凹坑如此反复进行,河道就慢慢变滩和凹坑如此反复进行,河道就慢慢变成一系列略呈对称的弯道成一系列略呈对称的弯道 43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ØØ自由河曲自由河曲长长江江自自由由河河曲曲44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ØØ牛轭湖牛轭湖牛轭湖牛轭湖 随着河道弯曲的演化,河曲带逐渐加宽,河道长度逐渐增大,随着河道弯曲的演化,河曲带逐渐加宽,河道长度逐渐增大,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低。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因河道弯曲率逐渐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低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因河道弯曲率逐渐增加,河弯颈部渐细,最终在洪水期河水可能冲破河弯颈取直道前增加,河弯颈部渐细,最终在洪水期河水可能冲破河弯颈取直道前进,造成河流的天然截弯取直正是这种取直现象使河曲带不可能进,造成河流的天然截弯取直正是这种取直现象使河曲带不可能无限加宽无限加宽河道截弯取直以后原来的河弯被废弃,并堵塞成湖,称河道截弯取直以后原来的河弯被废弃,并堵塞成湖,称为为牛轭湖牛轭湖我国长江中下游自宜昌以下就发育有良好的牛轭湖我国长江中下游自宜昌以下就发育有良好的牛轭湖 牛轭湖形成过程示意图牛轭湖形成过程示意图45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3、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的关系、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的关系 时间上:时间上:河流发育的早河流发育的早期以期以下蚀作用下蚀作用为主,随着坡为主,随着坡度减小,逐渐度减小,逐渐转为以侧蚀作转为以侧蚀作用为主 空间上:空间上:河流上游河流上游以以下下蚀作用为主,蚀作用为主,河流下游以侧河流下游以侧蚀作用为主蚀作用为主46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三、河流的搬运作用三、河流的搬运作用Ø河流搬运作用的概念河流搬运作用的概念Ø河流搬运的物质河流搬运的物质Ø河流搬运作用的方式河流搬运作用的方式 47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一)河流搬运作用的概念(一)河流搬运作用的概念 河流搬运作用:河流搬运作用:是指河水将剥蚀的物质是指河水将剥蚀的物质从一个地方运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从一个地方运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48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二)河流搬运的物质(二)河流搬运的物质l化学溶解物质化学溶解物质l非溶解的碎屑物质非溶解的碎屑物质49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三)河流搬运作用的方式(三)河流搬运作用的方式l机械搬运机械搬运l化学搬运化学搬运50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1 1、机械搬运、机械搬运 (1 1))悬运:悬运:通常是粘土和粉砂粒级的碎屑,由于紊流的向上分力作用,使通常是粘土和粉砂粒级的碎屑,由于紊流的向上分力作用,使其浮在水体中随水流动颗粒的重力其浮在水体中随水流动颗粒的重力< <紊流向上分力紊流向上分力 ((2 2))跃运:跃运: 细砂细砂+ +砾石在靠近河底部跳跃式随流水向前移原因:近河底砾石在靠近河底部跳跃式随流水向前移原因:近河底附近上下流速不同,底部受河床磨阻力的影响,流速减少,上部流速较大,上下附近上下流速不同,底部受河床磨阻力的影响,流速减少,上部流速较大,上下流速差产生的上举力使砾砂跃起,而后因上举力消失落下,跳跃式向前移动流速差产生的上举力使砾砂跃起,而后因上举力消失落下,跳跃式向前移动。

      ((3 3))推运:推运:河床底部较大的砂、砾在流水的水平冲力作用下,沿河底滚动河床底部较大的砂、砾在流水的水平冲力作用下,沿河底滚动或滑动推运的砾石最大扁平面的倾向一般指向上游,据此可判断古河流的流向推运的砾石最大扁平面的倾向一般指向上游,据此可判断古河流的流向51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2、化学搬运、化学搬运((1)胶体溶液搬运)胶体溶液搬运 胶体溶液:胶体溶液: SiO2、、 MnO2等等((2)真溶液搬运)真溶液搬运 可溶盐类:可溶盐类: CaCO3、、 MgCO3 、、KCl、、 NaCl等等52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3 3、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搬运量、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搬运量 搬运能力搬运能力—河流能够搬运多大粒径碎屑的能力河流能够搬运多大粒径碎屑的能力它决定于流速资料表明,在平坦的河床上当流带小于定于流速资料表明,在平坦的河床上当流带小于18cm/s时,时,细小的颗粒也难以移动当流速达到细小的颗粒也难以移动当流速达到70cm/s时,数厘米直径时,数厘米直径的颗粒也能搬运的颗粒也能搬运。

      搬运量搬运量—河流能够搬运碎屑物质的最大量河流能够搬运碎屑物质的最大量它决定于它决定于流速和流量,更重要的是流量流速和流量,更重要的是流量 53 ((1)成分的变化)成分的变化 随着搬运距离的增长,不稳定组分减少,稳定组分相对增多;随着搬运距离的增长,不稳定组分减少,稳定组分相对增多;易磨损的矿物减少,耐磨的矿物增多;比重小的矿物减少,比重大易磨损的矿物减少,耐磨的矿物增多;比重小的矿物减少,比重大的矿物相对增多的矿物相对增多2)粒度和分选性的变化)粒度和分选性的变化 粒度:碎屑颗粒的大小粒度:碎屑颗粒的大小 分选性:颗粒大小趋向均一的程度分选性:颗粒大小趋向均一的程度3)圆度和球度的变化)圆度和球度的变化 圆度: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棱角磨损而接近圆形的程度圆度: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棱角磨损而接近圆形的程度 球度:碎屑颗粒接近于圆形的程度球度:碎屑颗粒接近于圆形的程度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4 4 4 4、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的变化、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的变化、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的变化、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的变化磨磨圆圆度度等等级级54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四、河流的沉积作用四、河流的沉积作用Ø河流沉积作用的概念Ø河流沉积的主要场所Ø河流沉积的原因 Ø河流沉积作用的类型Ø河流沉积物的特征55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一)河流沉积作用的概念(一)河流沉积作用的概念河流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 :是指河水将携带的物是指河水将携带的物 质堆积下来的过程。

      质堆积下来的过程56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二)河流沉积的主要场所(二)河流沉积的主要场所l 河床坡度变缓的部位河床坡度变缓的部位l 河床变宽的部位河床变宽的部位l 河床的凸岸河床的凸岸l 河流的出口处河流的出口处 57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三)河流沉积的原因(三)河流沉积的原因 1 1、水体的阻滞:河水注入其它水体时,运动的水受到、水体的阻滞:河水注入其它水体时,运动的水受到相对宁静的水体阻滞,河流流速减少,发生沉积相对宁静的水体阻滞,河流流速减少,发生沉积 2 2、河床坡度及宽度的影响:坡度大、宽度窄、水流、河床坡度及宽度的影响:坡度大、宽度窄、水流速快,动能大,较少发生沉积当坡度减小、宽度变时,速快,动能大,较少发生沉积当坡度减小、宽度变时,河床变得平缓,流速减慢,搬运能力降低,而发生沉积河床变得平缓,流速减慢,搬运能力降低,而发生沉积同一条河来说,上游水流急,搬运动力强沉积主要发生同一条河来说,上游水流急,搬运动力强沉积主要发生在中、下游在中、下游 3 3、双向环流和单向环流的作用,在河流的凸岸沉积双向环流和单向环流的作用,在河流的凸岸沉积。

      58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四)河流沉积作用的类型(四)河流沉积作用的类型根据沉积的部位分为:根据沉积的部位分为:l 山口沉积作用山口沉积作用 l 谷底沉积作用谷底沉积作用l 河口沉积作用河口沉积作用山口山口沉积作用沉积作用山口山口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河口沉积作用河口沉积作用谷底沉积谷底沉积59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 山口山口沉积作用沉积作用山口山口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河口沉积作用河口沉积作用 山口山口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来自山来自山区的河流,携带着大量机区的河流,携带着大量机械搬运物到山口开阔的平械搬运物到山口开阔的平地上,由于河床坡降明显地上,由于河床坡降明显减小,水流又无地形约束减小,水流又无地形约束而散开,河水动力突然大而散开,河水动力突然大大减小,机械搬运能力迅大减小,机械搬运能力迅速降低,搬运物就会山口速降低,搬运物就会山口沉积下来山口沉积物常沉积下来山口沉积物常形成扇状地貌:形成扇状地貌:冲积扇冲积扇1、山口沉积作用、山口沉积作用60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2 2、谷底沉积作用、谷底沉积作用 在河谷底部发生的沉积作用。

      谷底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在河谷底部发生的沉积作用谷底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被河水所覆盖的河床,另一部分是平水位时谷底未被河分是被河水所覆盖的河床,另一部分是平水位时谷底未被河水所淹没的平坦地形因此,谷底沉积作用也包括两个方面,水所淹没的平坦地形因此,谷底沉积作用也包括两个方面,即即河床沉积河床沉积和和漫滩沉积漫滩沉积61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1 1)、谷底沉积作用)、谷底沉积作用- -河床沉积河床沉积Ø什么是河床沉积?什么是河床沉积?Ø河床沉积的特征河床沉积的特征Ø河床沉积地貌河床沉积地貌62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1 1)什么是河床沉积?)什么是河床沉积?河床沉积:在河床上产生的沉积作用河床沉积:在河床上产生的沉积作用63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2 2)河床沉积的特征)河床沉积的特征 河床是经常性流河床是经常性流水占据的部分,沉积水占据的部分,沉积颗粒较粗,河床沉积颗粒较粗,河床沉积中碎屑物有较好的交中碎屑物有较好的交错层理,河床沉积随错层理,河床沉积随着水位的季节性变化着水位的季节性变化而有规律的进行。

      而有规律的进行洪水期:粗砾洪水期:粗砾枯水期:细枯水期:细石鼓雄古金沙江河床沉积石鼓雄古金沙江河床沉积64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3 3)河床沉积地貌)河床沉积地貌Ø心滩心滩Ø江心洲江心洲Ø边滩边滩65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ØØ河床沉积地貌河床沉积地貌- -心滩心滩①①心滩的概念心滩的概念心滩是指河床中间的沉积地是指河床中间的沉积地貌,平水位时(枯水期)貌,平水位时(枯水期)高出河面,洪水期被淹高出河面,洪水期被淹没在平原的河流中经没在平原的河流中经常出现心滩常出现心滩②②心滩的形态心滩的形态:平面:平面上梭形、长轴平行于流上梭形、长轴平行于流向向③③心滩的成因心滩的成因:双向:双向环流是形成心滩的主要环流是形成心滩的主要原因 66 心心 滩滩大大别别山山区区的的河河流流心心滩滩心滩心滩心滩心滩67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Ø河床沉积地貌河床沉积地貌- -江心洲江心洲江心洲:江心洲:是指心滩增大,甚至几个心滩连在一是指心滩增大,甚至几个心滩连在一起,洪水期亦露出水面,称江心洲起,洪水期亦露出水面,称江心洲 68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ØØ河床沉积地貌河床沉积地貌- -边滩边滩①①什么叫边滩什么叫边滩?在河流凸岸处堆积形成的新月形堆积体。

      在河流凸岸处堆积形成的新月形堆积体②②边滩的形态边滩的形态:多呈新月形,向河流方向倾斜多呈新月形,向河流方向倾斜③③边滩的成因边滩的成因:单向环流是边滩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单向环流作:单向环流是边滩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单向环流作用下,将凹岸侵蚀下的碎屑物质,在凸岸堆积而成用下,将凹岸侵蚀下的碎屑物质,在凸岸堆积而成边滩边滩69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2 2 2 2)谷底沉积作用)谷底沉积作用)谷底沉积作用)谷底沉积作用- - - -漫滩沉积漫滩沉积漫滩沉积漫滩沉积 漫滩沉积:漫滩沉积:在河漫滩上产生的沉积作用现代河床之外的谷在河漫滩上产生的沉积作用现代河床之外的谷地上,每当洪水期被水淹没时,沉积了较多碎屑物质,由于水流地上,每当洪水期被水淹没时,沉积了较多碎屑物质,由于水流分散,碎屑物颗粒细,水长流小,形成河漫滩河漫滩在枯水期分散,碎屑物颗粒细,水长流小,形成河漫滩河漫滩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在凸岸范围更大露出水面,在凸岸范围更大 漫漫滩滩沉沉积积70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3 3 3 3)河流的二元结构)河流的二元结构)河流的二元结构)河流的二元结构= = = =河床沉积河床沉积河床沉积河床沉积+ + + +漫滩沉积漫滩沉积漫滩沉积漫滩沉积 由于河床在侧由于河床在侧蚀作用下常发生蚀作用下常发生左右迁移,因此,左右迁移,因此,现代的河漫滩之现代的河漫滩之处,常是地史中处,常是地史中的河床位置。

      显的河床位置显然在现代较细的然在现代较细的河漫滩沉积之下,河漫滩沉积之下,有河床的粗颗沉有河床的粗颗沉积,共同组成了积,共同组成了河流的二元结构河流的二元结构石鼓石鼓- -雄古金沙江冲积层雄古金沙江冲积层——典型的二元结构典型的二元结构漫滩沉积漫滩沉积漫滩沉积漫滩沉积河床沉积河床沉积河床沉积河床沉积71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3、、河口沉积作用河口沉积作用Ø什么叫河口沉积作用什么叫河口沉积作用? ?Ø河口沉积作用的原因河口沉积作用的原因Ø河口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河口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三角洲三角洲Ø三角洲的结构三角洲的结构72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1)什么叫河口沉积作用)什么叫河口沉积作用? 所谓河口沉积是指在河流入湖或入海处所发生的沉积作用所谓河口沉积是指在河流入湖或入海处所发生的沉积作用大理喜洲鸟爪状三角洲大理喜洲鸟爪状三角洲洱洱海海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长长江江三三角角洲洲渤海渤海东东海海黄黄海海73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2)河口沉积作用的原因)河口沉积作用的原因 河口是河流最主要的沉积场所。

      当河流入湖泊、河口是河流最主要的沉积场所当河流入湖泊、海洋时受湖水或海水的顶托,流速迅速减小,使河水海洋时受湖水或海水的顶托,流速迅速减小,使河水搬运能力减弱甚至消失,大量机械搬运物质在河口沉搬运能力减弱甚至消失,大量机械搬运物质在河口沉积下来另一方面由于湖水、海水中富含有电解质,积下来另一方面由于湖水、海水中富含有电解质,当河流中以胶体搬运的溶运物与湖水、海水相混合后,当河流中以胶体搬运的溶运物与湖水、海水相混合后,海水中的电解质破坏了胶体的稳定性,致使胶体凝聚,海水中的电解质破坏了胶体的稳定性,致使胶体凝聚,而沉积在河口而沉积在河口74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3)河口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河口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三角洲 在河流流入湖泊或海洋的地方,河流沉积物常形在河流流入湖泊或海洋的地方,河流沉积物常形成锥形的沉积地貌(其外形象三角形)称为成锥形的沉积地貌(其外形象三角形)称为三角洲三角洲 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 俄罗斯俄罗斯第二大第二大城市圣城市圣彼德堡,彼德堡,位于那位于那瓦河流瓦河流入芬兰入芬兰湾时形湾时形成的三成的三角洲上角洲上 75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河口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河口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长长江江三三角角洲洲渤海渤海东东海海黄黄海海大理喜洲鸟爪状三角洲大理喜洲鸟爪状三角洲洱洱海海76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河口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河口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河口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河口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三角洲的结构三角洲的结构三角洲的结构三角洲的结构 三角洲内部具有三重层结构(剖面结构)三角洲内部具有三重层结构(剖面结构) TT—顶(积)层。

      前积层增高到河床高度时,随着三角洲向海(湖)顶(积)层前积层增高到河床高度时,随着三角洲向海(湖)方向推移,前积层上的近于水平的河床沉积)方向推移,前积层上的近于水平的河床沉积) FF—前积层三角洲沉积的主体河水带的大量泥砂沉积组成)前积层三角洲沉积的主体河水带的大量泥砂沉积组成) BB—底积层河流带来的悬浮物质及胶体物质沉积形成了底积层,底积层河流带来的悬浮物质及胶体物质沉积形成了底积层,颗粒细,以粉砂和粘土为主颗粒细,以粉砂和粘土为主 湖湖泊泊中中小小型型三三角角洲洲77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4、河流沉积物(冲积物)的特征、河流沉积物(冲积物)的特征从上游到下游沉从上游到下游沉 积物逐渐变细积物逐渐变细沉积物分选性好沉积物分选性好以机械碎屑为主以机械碎屑为主砾石的磨圆好砾石的磨圆好发育二元结构发育二元结构常发育层理常发育层理磨圆度等级磨圆度等级78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沉积物(冲积物)的特征河流沉积物(冲积物)的特征上游上游下游下游79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五、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五、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Ø深切河曲深切河曲Ø河流阶地河流阶地 Ø准平原与夷平面的概念准平原与夷平面的概念 80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一)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一)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深切河曲深切河曲 河流的中下游在长期侧蚀作用下,形成了自由河曲(蜿蜒回环),如果这时上游地壳出现上升运动,那么,整个(高差增大),河水获得了更多的动能。

      由于动能的增加,下蚀作用便迅速增强,在原来自由河曲发育的中下游,河床由于下蚀作用切入到更深的基岩之中,同时,切入基岩中的河流保留了原来自由河曲的形态特征(蜿蜒回环,弯道很多)如四川嘉陵江中下游我们把切入到基岩之中的自由河曲,称我们把切入到基岩之中的自由河曲,称为深切河曲为深切河曲81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二)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二)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阶地阶地Ø什么是阶地?什么是阶地?什么是阶地?什么是阶地?Ø阶地的类型阶地的类型阶地的类型阶地的类型Ø阶地的形成过程阶地的形成过程阶地的形成过程阶地的形成过程82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1、什么是阶地?、什么是阶地?阶地阶地 :是指河流谷坡上的阶梯状平台是指河流谷坡上的阶梯状平台金沙江北东岸的多级阶地(云南丽江):金沙江北东岸的多级阶地(云南丽江):ⅠⅠ级级为堆积阶地;为堆积阶地;ⅡⅡ~ ⅢⅢ级为基座式阶地;级为基座式阶地; ⅣⅣ ~ⅥⅥ级为侵蚀阶地级为侵蚀阶地ⅠⅡⅢⅣⅥⅤ下虎跳出口处金沙江多级阶地:下虎跳出口处金沙江多级阶地:ⅠⅠ~ ⅡⅡ级为堆级为堆积阶地(其中积阶地(其中ⅡⅡ级在照片视域内被侵蚀破坏);级在照片视域内被侵蚀破坏); ⅢⅢ~ⅤⅤ级为基座式阶地;级为基座式阶地; ⅥⅥ级以上(可达级以上(可达ⅨⅨ级)级)为侵蚀阶地。

      为侵蚀阶地ⅠⅡ ⅢⅣⅤⅥ83 阶阶 地地ⅠⅠ级阶地级阶地ⅡⅡ级阶地级阶地ⅢⅢ级阶地级阶地84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2、阶地的类型、阶地的类型根据阶地的物质组成,通常将阶地划分以下类型:根据阶地的物质组成,通常将阶地划分以下类型:堆积阶地:堆积阶地:由冲积物组成的阶地由冲积物组成的阶地基座阶地:基座阶地:由两层不同物质组成,上层为河流冲积物,下由两层不同物质组成,上层为河流冲积物,下 层为基岩或其他成因类型的沉积物层为基岩或其他成因类型的沉积物侵蚀阶地:侵蚀阶地:由基岩组成,在阶地面上没有或只有零散冲积由基岩组成,在阶地面上没有或只有零散冲积 物的阶地又称为基岩阶地物的阶地又称为基岩阶地85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 地壳相对稳定,下蚀作用逐渐减弱,侧蚀作用增地壳相对稳定,下蚀作用逐渐减弱,侧蚀作用增强,发育较宽的河漫滩,形成宽阔的谷底地壳上升,强,发育较宽的河漫滩,形成宽阔的谷底地壳上升,河流纵比降增加,下蚀作用增强,河床下降,原来宽河流纵比降增加,下蚀作用增强,河床下降,原来宽阔的谷底相对升高,最终高于一般洪水期水面,从而阔的谷底相对升高,最终高于一般洪水期水面,从而在河谷两侧形成平坦的台地。

      在河谷两侧形成平坦的台地 3、阶地的形成过程、阶地的形成过程86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三)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三)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准平原与夷平面的概念准平原与夷平面的概念 在岩石圈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流水和其他各种剥蚀作用将长期对陆地表面进行改造,其总的趋势是“削高填低”,即把原来地表高差较大的高的山头削掉,同时又把破坏下来的物质搬运至地表低洼处堆积下来,使地形高差越来越小,整个区域的地形变得相当平坦当然此时通常还零星分布一些高度不大的剥蚀残丘这种近似平原的地形就称为准平原准平原 当地表地形演变到准平原阶段之后,如果地壳又重新上升,那么准平原被抬高,并将再次遭到剥蚀而成为山地此时在山地的顶部可以残留原有准平原的遗迹,即形成相当平坦的山顶,其上可见到准平原时期的沉积物或风化壳,它代表了已被破坏的原来准平面的表面,这种地形面就称为夷平面夷平面 以云南高原为例说明之以云南高原为例说明之87 准平原的形成过程准平原的形成过程88 第四节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ØØ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夷平面夷平面丽江黎明地区残破的古夷平面及丹霞地貌丽江黎明地区残破的古夷平面及丹霞地貌 89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一、定义下列名词一、定义下列名词 片流、洪流、坡积物、冲积物、洪积扇、河谷、河床、侵蚀基准面、河流的平衡剖面、溯源侵蚀、层流、紊流、双向环流、自由河曲、牛轭湖、河流的搬运能力、心滩、边滩、河漫滩、磨园度、分选性、三角洲、阶地、堆积阶地、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准平原、夷平面、河流的二元结构90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二、回答下列问题二、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阶地有哪些类型?研究河流阶地有何地质意义?2.河流的搬运能力和搬运量是否完全一致?3.假设有某一性质的高地,并附设一些条件,来探讨该高地上河流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4.下蚀和旁蚀的关系怎样?5.旁蚀与溯源侵蚀的原因及结果如何?6.河流的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的关系怎样?7.河流沉积物中的有用矿产应该富集在哪些部位?8.三角洲沉积的条件及沉积物特征如何?9.如果我国东部地区普遍升高5000米,河流的状况将会发生那些变化?快速抬升时怎样?慢速抬升时怎样?10.河流沉积物有哪些主要特征?11.用图示说明河流的二元结构12.河流侵蚀作用有哪些方式?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13.简述洪积扇的结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