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世界电影史及流派.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73455261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71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世界电影史及流派1、1895〜1918 :草创时期1895〜1918 :草创时期1、法国:卢氏兄弟、梅里爱、百代公司1895年 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 “首次 商业”公映,他们放映了《工厂大门》 《火车到站》 《水浇园丁》等 10 余部短片,内容均为对工作、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的 “片断式客观实 录 ” 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从1896到1910年前后,法国人 梅里爱 陆续导演了《月球旅行记》 《太空旅行记》 等多部具有科幻或神话色彩的作品, 在世界电影史上 成为了“剧情片 ”的奠基人和电影特技的先驱 从1895年起,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法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影 生产和输出国,其中 “百代公司”和“高蒙公司 ”的产销量最高鉴于以上三个因素, 法国被称为 “世界电影的故乡 ”2、美国:爱迪生、鲍特、格里菲斯、好莱坞1896年4月,爱迪生在纽约进行了全美首次电影商业放映,这标 志着美国电影的开端1903年,埃德温 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奠定了美国西部片的 经典样式 ,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美国电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1915年,格里菲斯导演了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该片广泛吸 纳了世界电影在最初 20年里的探索成就,如:平行剪辑、运动镜头、 特写镜头、多角度摄影,并由此确立了以 “镜头”而不是以 “场面”作为 影片结构基础的 “电影叙事语言 ”,从而让世界电影开始由一种杂耍过 渡为一门独立的新兴艺术形式。

      在1 9 1 0年前后,作为美国电影产业中心的 “好莱坞 ”,在加里福尼 加州的洛杉矶地区崛起, 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称霸世界影坛2、1919〜1930 :第一次创新浪潮这是一次世界性的电影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荷、美等 国,为期十年左右,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苏联 “蒙太奇学派 ”的创立这是苏联电影界创立于 19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学派,它强调 “ 1+1>2,”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剪辑在一起, 强烈而直观地表 达出某些新的意义,并力图以此直接去影响、控制观众的思想该学派的核心价值在于赋予了 “剪辑 ”全新的功能 —— 创造意义、 传播思想 (剪辑在此前的功能仅限于: 按叙事逻辑, 把许多镜头拼装 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流畅的银幕故事 )核心人物和作品: 爱森斯坦 《战舰波将金号》 /1925年,普多夫金 《母亲》/1926年,前者偏重 “思想的表达 ”,后者重在 “有意味的叙事 ”备注:以往对 “蒙太奇 ”的分类过于庞杂,事实上它基本可分为两 大类:A、 表现性蒙太奇”,以爱森斯坦的作品为代表,重在 表意”;B、 叙事性蒙太奇”,实际上指的就是常规或传统意义上的 剪辑”。

      2、 “意识银幕化 ”的初步实现20世纪初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多种思想、 艺术流派在欧美 兴起,例如:尼采的哲学思想 (“上帝死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 伊德的 “精神分析 ”等学说,由于这些思想、艺术流派共同特征是:颠 覆传统价值观念,主张个性自由抒发,重视对 “心理现实 ”的认知和表 达,并大多具有 “非理性 ”的特点,因此,它们被后世统称为 “现代主义 思潮 (注:邵牧君等学者则把它们概括地称为 “内心现实主义 ”)上述思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也波及到了电影创作中, 并主要 体现在以下流派及其代表作当中:1)、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 /1919等2)、法国:①、印象派电影《黄金国》/1921等②、达达主义电 影《幕间休息》;③、超现实主义电影《贝壳与僧侣》/1927,《一条 安达鲁狗》 /1928等上述作品可统称为 “现代主义 ”电影3、 “纪录片 ”的创立与发展1) 、 1921 年,美国人弗拉哈迪拍摄了 《北方的纳努克》 ,“纪录片 这一片种因此诞生 后来,弗拉哈迪又拍摄了《摩阿拿》《亚兰岛人》 等一批纪录世界各地人类生活的影片,因此, 他既是 “世界纪录片之 父”,也是“人类学纪录片 ”的奠基人。

      2) 、 1920年代,苏联人维尔托夫等人拍摄了大量新闻纪录片,主 张“利用比人的眼睛更加完美的电影眼睛 ——电影摄影机,来研究充 满空间的庞杂视觉现象 ……”因此被誉为 电影眼睛派”代表作是《持摄影机的人》 (1929)电影眼睛派 ”反对简单纪录生活,主张用多种独特的镜头、剪辑 和特技去捕捉与表现生活, 这一流派的美学追求与风格, 对后来各国 的纪录片创作影响很大此外,法国人让 维果的《尼斯景象》,荷兰人伊文思的《雨》《桥》 等,也是1920年代纪录片的杰作 这些作品不再局限于平铺直叙地客 观摄录现实, 而是通过多维的视角和特殊的剪辑去表现现实, 这使许 多原本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景象, 具有了诗一般的情调和社会 内涵4、 “纯电影 ”的艺术成就有关“纯电影 ”的概念和实践主要出现在 1920年代中后期纯电影一般完全不要故事情节、 乃至摒弃思想主题, 重在将一些 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或有趣的现象, 以极富韵律感的方式剪辑在一起, 刻意要把电影做成一种 “看得见的音乐 ”或“视觉的舞蹈 ”代表作主要 有出自法、德两国的《机械舞蹈》和《对角线交响曲》等5、 “有声电影 ”开始面市第一部有声片是美国的《爵士歌王》 (1927)。

      注:进入 1930年代之后,各国普遍开始探索有声电影,大约到 1930年代后期,默片才最终从国际电影市场消失 )声音的介入,使电影的信息量和表现力得以极大增强: 1)人声:空前丰富了电影的信息量,使之能在有限时间讲述复杂 故事;2)音响:强化了电影的环境空间感、真实感,以及银幕内外的心 理感受 ;3) 音乐:可以事半功倍地使影片中的气氛与情感得到有力的渲 染和表达可以说,通过这十年的努力, 世界电影无论在影片的种类与数量 上,还是在艺术的水准和多样性上, 抑或在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上,乃 至在声画的结合上, 都已经使得电影本身成为了一个影响广泛的、 具 有独特魅力的、世界性的艺术品种 !3、1930〜1940年代的世界电影1、“好莱坞 ”的发展与壮大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 以“好莱坞 ”为主要生产基地的美国 电影,就已经在国电影市场上取得了垄断性的地位经过1920年代的发展, 好莱坞陆续形成了以米高梅、派拉蒙、 华 纳兄弟、 20世纪福克斯、环球、哥伦比亚、雷电华、联美等八大公司 为龙头的多个垄断性的电影企业同时,好莱坞的 “制片厂体制 ”也得 到了进一步完善其特点主要有:① 、制片人专权。

      ② 、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体的大规模的垄断性企业③ 、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 工业化的流水线运行模式 以生产 “类 型片”为主④ 、明星制度制片厂制度 ”秉持市场为本的原则, 能够在制片人的强力统筹下, 进行高效率的生产 ;其垄断性的的 “运行模式 ”,则保证了所有产品都能 进入院线 ;而“明星”则是最有票房号召力的 “海报” 1938 1940年代”是好莱坞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 一一佳 作频现、人才辈出,利润更是滚滚而来这一时期,好莱坞对世界电 影艺术的最大贡献在于: 成功地推出了大量各具特色的 “类型片 ”—— 这是电影产业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的一条捷径类型片 ”主要有:西部片:《关山飞渡》/1939/约翰福特喜剧片:《一夜风流》/1934/弗兰克 卡普拉歌舞片:《出水芙蓉》 /1944 强盗/黑帮片:《疤脸大盗》 /1932 科幻/恐怖片: 《弗兰肯斯坦》 /1931 悬疑/恐怖片:《蝴蝶梦》 /1940/希区柯克注:好莱坞成为世界影坛 “常青树 ”的关键因素1) 、美国雄霸天下的综合国力与开放多元的社会制度,保证了好 莱坞在资金上的投入与回收, 以及影片主题与风格的多样化 —— 这是 好莱坞长盛不衰的 “根本保证 ”。

      2)、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3) 、极强的人才吸纳能力 (卓别林、 希区柯克、 奥逊威尔斯、 李安 等)4) 、与时俱进、永远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1927/有声片《爵士歌王》 ;1935/彩色片《浮华世家》 ;1977/高科 技《星球大战》……)5) 、挖掘、培养、造就了大量享誉世界的明星6) 、推出一系列独具魅力的 “类型片 ”2、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电影流派这是法国在进入 1930年代后,出现的一个并无明确艺术主张、 但 有共同创作倾向的电影流派, 其核心人物是让 雷诺阿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贡献在于:1) 、在形式上,以“长镜头”和“景深镜头 ”为主,系统的确立了写实 主义电影语法2) 、在内容上,强调反映生活的复杂性、暧昧性、日常性,淡化 戏剧式冲突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让 雷诺阿/《幻灭》/1937、《游戏规则》/1939, 让维果/《操行零分》/1933、《驳船亚特兰特号》/1934;雷内克莱尔/《巴黎屋檐下》/1930、《自由属于我们》(1932); 马赛尔 卡尔内/《雾码头》/1938等3、英、德两国的纪录片成就在1 930年代,世界纪录片创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成就最高者 为英、德两国。

      一)、英国在 1930年前后开始,出现了一次由格里尔逊倡导、组 织的纪录电影运动,他们拍摄了 100多部纪录片,形成了着名的英国 纪录片学派他们认为: 通过艺术化地处理真实生活场面, 电影可以成为一种 有社会意义的宣传手段代表作有: 《漂网渔船》 /1929,《工业的不 列颠》 /1932,《夜邮》 /1936等二 )、瑞芬斯塔尔是一位杰出的德国女艺术家她在 1930年代的 纪录片代表作有:《意志的胜利》 /1934—— 记录了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第四次纳粹 党代会时的壮观场面《奥林匹亚》/1936—— 纳粹德国为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所作的宣 传片该片效果超出了对奥运会的单纯记录, 成为对运动中的人体的 礼赞,很多体育运动的拍摄技巧由此片首创瑞芬斯塔尔在电影的镜头调度、 摄影和剪辑等方面的成就, 让人 叹为观止4、意大利 “新现实主义 ”电影流派起止时间在1945〜50年前后代表人物:柴法蒂尼、罗西利尼、德 西卡等代表作有:《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偷自行车的人》/1948、 《罗马11时》/1952主要艺术主张:1) 形式上:“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 ”——追求实景拍摄、纪实风格。

      2)内容上: “还我普通人以表现底层百姓生活为主,常启用非职业演员4、1950〜70:第二次创新浪潮”从 1950年代中期开始,受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存在主义”等思潮的 影响,世界电影艺术出现了历史性变革,出现了大批 “现代主义电 影”——旨在展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面临的种种精神危机其特点如下:在影片内容上,开始质疑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 (如:宗教等 ),并 提出了不少此前曾被忽视或遮蔽的社会问题 此外,这次创新浪潮还 在“意识银幕化”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广泛的探讨在摄制形式上,突破了一些常规的电影语法,如“拍摄轴线”和“流 畅剪辑”等观念高潮期在 1959〜70年前后,所波及的国家更多,主要有:法国、 瑞典、意大利、美国、德国、日本等总体上,可以被统称为一次世 界性的“新浪潮”电影运动总体而言,当时的世界电影由原先注重叙事的写实主义电影, 逐 渐转向了注重内心剖析的 现代主义”电影1、法国:特吕弗、戈达尔;阿仑雷乃在这次世界电影“新浪潮”运动中,法国的“电影手册派”和“左岸派” 这两大流派都有出色表现1) 、电影手册派”:依托法国着名电影理论杂志《电影手册》成 长起来的一批青年导演,代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