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纬》误辑佚文辨正.doc
18页《乐纬》误辑佚文辨正《乐纬》是谶纬文献的一种,对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音乐史 等学科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乐纬》于宋代亡佚,自元末至 现代,不断有人对其进行钩沉稽录,形成辑本十余种,即元陶宗仪原纂、 明陶?E重编《说郛》本,明杨乔岳《纬书》本,明孙??《古微书》本,清 佚名清河郡本《纬书》本(以下简称“清河郡木”),殷元正《集纬》木, 赵在翰《七纬》本,刘学宠《诸经纬遗》本(以下简称“《纬遗》本”),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以下简称“《玉函》本”),黄?]《黄氏逸 书考》本(以下简称“《逸书考》本”),乔松年《纬?|》本,王仁俊《玉 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以下简称“《玉续》本”),日本安居香山/中村璋 八《纬书集成》木(以下简称“《集成》本”)笔者在系统整理这些《乐 纬》辑本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佚文误辑问题 还相当严重,个别辑本如不细加甄别则几乎无法使用近年来,《乐纬》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产生了数量可观的研究 成果这些成果涉及到《乐纬》思想、内容、成书、价值、影响等诸多方 血,但对《乐纬》辑本文献自身的问题很少关注,更不用说从辨伪学角度 对这些文献予以甄别和检讨,致使有些论文因采用误辑佚文而出现蹈空乃 至错误Z论。
在此情况下,对《乐纬》辑本中的伪误文献进行彻底清理, 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乐纬》诸辑本中,清河郡本误辑条目最多、情况最为严重,笔者已 有专文予以考辨除此之外,重编《说郛》本、《古微书》本、《七纬》本、 《玉函》木及《玉续》本也存在不少误辑佚文,本文即对这五个辑本中的 误辑佚文进行辨析,以正其失,希望对避免《乐纬》研究出现新的文献失 误有所裨益,也为《乐纬》的重辑提供一些参考文中缺漏和不当之处, 祈请方家同好指正一、陶宗仪原纂、陶?E重编《说郛》本《说郛》是元末明初陶宗仪编辑的一部杂纂从书,明末清初陶?E 乂对 英进行了重编《说郛》现有通行版本两种:一为涵芬楼1927年排印、张 宗祥校、陶宗仪原纂一百卷本,中国书店1986年版《说郛》即据此本影 印;一是明末宛委山堂所刻、陶?E重编一百二十卷本,文渊阁《四库全书》 所收即此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说郛三种》亦收有此本张宗 祥所校百卷木出自明钞,学界习称其《原木说郛》;陶?E编一百二十卷木 经打乱重编,又加增补,己失《说郛》原貌,学界习称其《重编说郛》《重编说郛》卷五《古典录略》中收冇《乐稽耀嘉》,共辑佚文10条, 均未注明出处经查核,此10条佚文除首条Z外,其余9条均非《圧稽 耀嘉》之文,属误辑或杜撰。
今对此9条佚文考辨如下:(1)冬至日,祭天于圜邱,用苍璧,牲同玉色,乐用夹钟为宫,乐 作六变按:这条文字未见他书引作《乐稽耀嘉》或《乐纬》,而见《太平御 览》卷二八《时序部十三?冬至》引作崔灵恩《三礼义宗》,当是从《三礼 义宗》误辑《说郛》首辑这条文字之后,《纬书》本、《集纬》本、清河 郡本《纬遗》木《七纬》本《纬?丨》本、《逸书考》本、《集成》本等均予 沿用,多注其出处为《说郛》,因未予以辨识而相沿成误《古微书》本、 《玉函》本、《玉续》本未辑此条,是2) 社,土地之主,地阔不可以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稷, 五谷之长,谷众不可以遍祭,故祀稷为神,以主之也按:这段文字首六句见《北堂书钞》卷八七《礼仪部八?社稷》“封土 以报功”注引作《孝经纬》,无“稷,五谷之长”以下数句《艺文类聚》 卷三九《礼部中?社稷》全引这段文字,亦作《孝经纬》,惟“尽祭”作“尽 敬”,“故祀稷为神,以主之也”作“故立稷神以祭之”此后,《初学记》 卷一三《礼部上?社稷第五?叙事》、《太平御览》卷三?《时序部十五?社》、 《太平御览》卷五三二《礼仪部十一?社稷》、《事类赋注》卷四《岁时部? 春》等书或全引,或节引,文字多同于《艺文类聚》,均注明出自《孝经 纬》,无一引作《乐稽耀嘉》或《乐纬》。
即便在《重编说郛》自身,其所 收韩鄂《岁华纪丽》卷一《社日》“封土报功”注亦引此段文字前六句, 同样标作《孝经纬》,而不作《乐稽輝嘉》综上可知,《说郛》这段文字 系从《孝经纬》误辑此后《纬书》本、清河郡本、《纬遗》本、《逸书考》 本、《纬?|》本、《集成》本等均沿袭了《说郛》的这个错误《古微书》 本、《七纬》本、《玉函》本、《玉续》本未录此条,是朱彝尊《经义考》 卷二六五《感纬三》“《乐稽耀嘉》”条虽考明了这段文字为《艺文类聚》 所引,但仍标作《乐稽耀嘉》,亦未识其误3) 凡求雨,男女欲和而乐又口开神山神渊,积薪,夜击鼓,噪 而燔之按:这条文字未见他书引作《乐稽耀嘉》或《乐纬》,当是从《春秋 繁露》误辑《春秋繁露?求雨》原文作:“凡求雨之大体,丈夫欲藏匿, 女子欲和而乐《神农书》乂Fh开神山神渊,积薪,夜击鼓,噪而燔之, 为英旱也《说郛》辑入《乐稽耀嘉》时对文字有所删改其后《纬书》 本、《集纬》本、清河郡本、《纬遗》本、《七纬》本、《逸书考》本、《纬?I》 本、《集成》本等均袭《说郛》此误《古微书》本《玉函》本、《玉续》 本未辑此条,是4) 殷之德,阳德也,故以子为姓周之德,阴德也,故以姬为姓。
按:这段文字未见他书引作《乐稽耀嘉》或《乐纬》,当是从《春秋 繁露》误辑《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原文云:“故帝使禹、皋论姓, 知殷Z德阳德也,故以子为姓;知周Z德阴德也,故以姬为姓故殷王改 文,以男书子,周王以女书姬《说郛》辑入《乐稽耀嘉》时对文字有所 删改其后《纬书》木、《集纬》木、清河郡木、《纬遗》木、《七纬》木、 《逸书考》本、《集成》本沿袭了《说郛》的错误《七纬》本赵在翰按语 虽然指明了此段文字出自《春秋繁露》第二十三,却仍辑作《乐稽耀嘉》 文,不知其意《古微书》本、《玉函》本、《纬?丨》本、《玉续》本未辑此 条,是5) 郊祀之辞九句,九,阳数也按:这段文字未见他书引作《乐稽耀嘉》或《乐纬》,当是从《春秋 繁露》误辑《春秋繁露?郊祀》篇云:“右郊祀九句九句者,阳数也 《说郛》或自此节录改写《纬书》本、《集纬》本、清河郡本、《纬遗》 本、《七纬》本、《纬?|》本、《集成》本沿袭了《说郛》的错误《七纬》 本赵在翰按语虽然指明了此段文字出自《春秋繁露》第六十九篇,却仍辑人《乐稽耀嘉》,未知何意《古微书》本、《玉函》本、《逸书考》本、《玉 续》本未辑此条,是 (6)钟,太阳,其声宏宽。
瑟,少阴,其音清远按:这段文字未见《说郛》以前典籍征引,不知从何而來,疑为杜撰 《集纬》本、《纬遗》本、《七纬》本、《逸书考》本、《纬?|》本、《集成》 本沿袭了《说郛》的错误,清河郡本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了文字,其 误更甚《古微书》本、《纬书》木、《玉函》本、《玉续》木未辑此条,是7) 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按:这两句话未见他书引作《乐稽耀嘉》或《乐纬》,当是从《春秋 繁露》误辑《春秋繁露?身Z养重于义》原文云:“天Z生人也,使之生 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 大于利矣《纬书》本、《集纬》本、清河郡本、《纬遗》本、《七纬》本、 《逸书考》本、《纬?I》本、《集成》本沿袭了《说郛》的错误《古微书》 本、《玉函》本、《玉续》本未辑此条,是8) 先王之德泽在民,民乐而歌之以为《诗》,说而化之以为俗按:这段文字未见他书引作《乐稽耀嘉》或《乐纬》,当是从《春秋 繁露》误辑《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原文作:“《诗》云:'示我显德 行'此之谓也先王显德以示民,民乐而歌之以为诗,说而化之以为俗 故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从上Z意,不待使Z,若自然矣。
《说郛》 除对首句作了改写外,余皆与《春秋繁露》同《纬书》本、《集纬》本、》木、《集成》清河郡本、《纬遗》本、《七纬》本、《逸书考》本、《纬? 本沿袭了《说郛》的错误《古微书》本、《玉函》本、《玉续本》未辑此 条,是9)地蓄莫如山,天开莫如乐按:这段文字未见《说郛》以前典籍征引,不知从何而來,疑是杜撰《纬书》本、《集纬》本、清河郡本、《纬遗》本、《七纬》本、《逸书考》 本、《纬?|》本、《集成》本沿袭了《说郛》的错误《古微书》本、《玉函》 本、《玉续》本未辑此条,是以上所考9条佚文,5条出自《春秋繁露》,1条出自《孝经纬》,1条 岀自《三礼义宗》,2条出处不明总共10条文字的《乐稽耀嘉》辑本, 竞有9条非《兀稽耀嘉》文字,这绝非因学力不逮所致的一般性误辑,而 是纯粹的有意作伪由于《说郛》不注出处,后世的《乐纬》辑佚者多信 其为原书,对其所辑佚文不加分辨地沿用,致使其中的伪造文字被悉数承 袭,给后来的《乐纬》辑佚乃至研究造成了久远的负面影响二、孙??《古微书》本成书于明代后期的孙??《古微书》,是专事谶纬辑佚的首部重要著作, 共36卷,所辑谶纬63种该书现存版本二十余种,常见的有《四库全书》 本、嘉庆十七年陈世槊对山问月楼本、道光年间钱熙祚《守山阁从书》本。
本文所据为《四库全书》本《古微书》卷二?至卷二二所辑为《乐纬》3卷,篇目依次为《乐叶图 征》、《斥动声仪》、《爪稽耀嘉》,共辑佚文41条其中误辑13处,可分 为三种情况:一是将他书之文误作《乐纬》之文,计有以下8处:(10) 《乐动声仪》:“官有六府,人有五脏五脏者何也?谓肝、心、 肺、肾、脾也肝之为言干也,肺之为言贵也,情动得序心之为言任也, 任于恩也肾之为言写也,以窍写也脾之为言辨也,所以积精禀气也 五脏,肝仁 肺义、心礼、肾智、脾信也肝所以仁者何?肝,木之精也, 仁者好生,东方者,阳也,万物始生,故肝象木,色青而有枝叶冃为Z 候何?……肺所以义者何?……鼻为之候何? b所以为礼何?……耳为之候何?……肾所以智何?……窍为之候何?……脾所以信 何?……口为候何? 口能啖尝,舌能知味,亦能岀音声,吐滋液按:这段文字最早见于《白虎通?性情》篇,“官有六府”上有“乐动 声仪曰”五字《古微书》本将以上所列五百余字(含被省略的文字)均 辑作《乐动声仪》,此后《纬书》本、《七纬》本、《玉函》本、《逸书考》 木、《纬??》木、《集成》木均与《古微书》木相同,《集纬》木、清河郡 本只辑起首“官有六府,人有五脏”两句,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亦 仅将首二句判属《乐动声仪》。
我们认为,《集纬》本、清河郡本及点校本 《白虎通疏证》判断正确,自“五脏者何也”以下所有文字都是《白虎通》 文字,而非《白虎通》所引《乐动声仪》之文判断的依据乃是《白虎通》 设问式训诂特征上引文字除首二句外,其余部分由十一组设问构成,与 《白虎通》体例完全一致进一步看,“肝之为言干也,肺之为言贵也, 情动得序心之为言任也,任于恩也肾之为言泻也,以窍泻也脾之为 言辨也,所以积精禀气也” 一段连续使用了 5个“Z为言”训诂术语,检 索《白虎通》全书,“之为言”共出现63次,可见这是《白虎通》中典型 的训诂语体最先将《白虎通》本文误作《乐动声仪》文字的当是《太平御览》该书卷三七六《人事部十七?肝》引《乐动声仪九“五?i,肝所以 仁者何?肝,木之精也,仁者好生,东方者,阳也,万物始生,故肝象木, 色青而有枝叶此后《天中记》《格致镜原》均从《太平御览》转引这段 文字,也作《乐动声仪》《古微书》本或即受此影响而误辑11) 《乐动声仪》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长极,黄钟通,土 灰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短极,蕤宾通,土灰重而衡低按:这段文字出自《后汉书?律历志》,他书引用均作《后汉书?律历 志》而不作《乐动声仪》或《乐纬》。
乔松年《纬??》卷一三《古微书订 误》指出:“《后汉书?律历志》有此文,《通考》一百三十亦有之,皆未言 是纬,孙氏摭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