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doc
12页海南省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它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以象形、假借、形声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汉字,仍是以它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因此它已具备后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这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2. (2分)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这说明下列哪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3. (2分)据史书记载,商鞅在秦国为相十年,宗室贵戚大多因他的变法而怨恨他在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奴隶主贵族特权威胁最大的是( ) A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C . 改革户籍制度 D .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4. (2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时期实现了统一局面的有( )①秦朝②西晋③隋朝④元朝⑤清朝前期⑥中华民国时期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⑥ 5. (2分)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A . 公元3世纪初期 B . 公元3世纪20年代 C . 公元2世纪初期 D . 公元2世纪20年代 6. (2分)“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加强国家控制的是( )A . 编制户口 B . 土地私有 C . 奖励军功 D . 奖励生产 7. (2分)某同学利用下图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学习的主体应该是( )A .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B . 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C . 重视对外边疆地区的开发 D . 开疆拓土,对外交流 8. (2分)隋与秦的统治相似之处有( )①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 ②都创立或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③都兴建了重大工程,影响深远 ④严刑酷法重役,导致农民起义而被推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9. (2分)唐代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
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 . 玄奘西行 B . 鉴真东渡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遣唐使到来 10. (2分)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是( )A . 广州 B . 泉州 C . 杭州 D . 宁波 11. (2分)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A . 王位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行省制 D . 中央集权制 12. (2分)梁启超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中国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封建制度的腐朽 B . 科学技术的落后 C . 八股取士的影响 D . 西方列强的侵略 13. (2分)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因为它们( )A .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B . 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 . 都以“民主”与“科学”为指导思想 D . 都以三民主义为根本宗旨 14. (2分)下列人物中,没有出席一大的是( )①陈独秀②毛泽东③董必武④李大钊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①③④ 15. (2分)中国近代史上,佩戴下图所示臂章的军队,应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A . 北伐战争时期 B . 抗日战争时期 C . 长征时期 D . 十年内战时期 16. (2分)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
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 )A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 . 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 C .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 D . 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 17. (2分)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A . 徐州 B . 连云港 C . 济南 D . 南京 18. (2分)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你认为其中的“事件”应该是( )A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D . 全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19. (2分)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A . 农业 B . 轻工业 C . 重工业 D . 手工业 20. (2分)为进一步弘扬焦裕禄精神,某县决定修建“焦裕禄精神展示园”,该展示园位于下列哪一地区( )A . 河北遵化 B . 河南安阳 C . 河南兰考 D . 安徽凤阳 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92分)21.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材料三:材料四:(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地主、官僚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这就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伦理道德——《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1)材料一反映了汉代农民的艰辛生活,那时的“春耕”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变革?(2)材料二反映了南朝江南经济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极大的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试举一例加一说明4)材料四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什么现象?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明清小说有何新特点?22. (25分)在学习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小明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取得了什么成果?(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哪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3)“制度建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建立的标志是什么?(4)“出现失误”指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哪两次重大失误?(5)谈一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给你的启示与教训。
23. (22分)201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9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材料:“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下哪幅图片?( ) A . B . (3)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任意写出2个经济特区归纳经济特区的设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成就与国家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 (5)活动感悟:通过本次活动,围绕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谈谈你的感想作为本次展览的结束语 24. (25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创造新制度、新文化和新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是“废井田,开阡陌”开阡陌、封建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的劳役和赋税——《中外历史改革》材料二: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中国古代史》材料三:“1861年改革是沙皇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客观上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和和资金,致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工业革命进程加快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1874200051937——《历史上的俄罗斯》材料四: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这来自于明治政府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具体措施有“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等等——《日本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改革的措施?改革的措施有何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魏孝文帝的举动产生了什么影响?(3)概括材料三所述的“1861年改革”的作用?(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明治政府“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的措施。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外改革的认识?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92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3-4、23-5、24-1、24-2、24-3、24-4、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