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域旅游视城中工业旅游发展研究-—一个文献综述暨研究思路孟令国.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0943054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6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全域旅游视城中工业旅游发展研究一个文献综述暨研究思路孟令国    孟令国(中共新昌县委党校,浙江 新昌 312500)Summary: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推进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工业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经济型、交叉学科性、综述性理论研究,以及对工业旅游区域战略、行业企业开发实践的经验研究为主从全域旅游视角来探讨工业旅游发展的创新路径,既是推进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Keys:全域旅游;工业旅游;发展路径F42 :A :1002-2589(2017)10-0126-03随着近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也紧锣密鼓地推进,其中“全域旅游”是最重要的改革理念,而工业旅游则是备受关注的旅游业态及旅游产品全域旅游”具有全要素聚集、全时空覆盖、全产业融合等特征,在此理念下,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城市设施以及工业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发展历史短、认知程度不够、开发利用不足等原因,工业旅游的发展一直滞后于其他旅游业态,成为全域旅游发展中不能忽视的短板一、全域旅游视角下工业旅游研究综述工业旅游迄今有70余年的发展历程,它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兴盛不衰。

      学界对工业旅游的关注,最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作为一种旅游经济形态的理论探讨,二是基于一种旅游产品的实践开发研究一)理论性研究以产业经济视角为主,兼涉交叉学科研究及综述研究这主要是学界基于经济发展理论,对工业旅游的基本理论、要素特征、发展历程、发展模式、经济社会效应等方面的理论探讨,也包括工业旅游与文化、历史、环境等的交叉学科研究以及综述性理论研究1.产业经济型理论研究旅游业是一个经济产业,几乎参与了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工业遗产、建筑设备、厂区环境、研发和生产过程、工人生活、工业产品,以及企业发展历史、发展成就、企业管理方式和经验、企业文化等工业资源作为吸引物的工业旅游,因为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此类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及观点有:德国学者BECHER&BERND认为,在工业长期衰退、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Aufbruch zurmodernenind us triear chitektur und technik》,1977);学者姚宏结合我国实际,较早地提出了工业旅游的概念及特征,并尝试性地提出我国发展工业旅游的前景和模式(《发展中国工业旅游的思考》,1999);英国学者John Swarbrooke认为在景区开发与管理中,工业要素是未来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scenic spots》,2001);杨振则以我国345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状况(《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特征及组织优化》,2009);梁坤等学者结合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探讨了工业与现代旅游业在市场、资源、技术、产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及当代工业旅游不断延伸的内涵和外延(《产业融合视角下现代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2015);学者涂文慧等则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提出工业、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结合路径(《工业旅游城市发展探究》,2016)。

      2.交叉学科性理论研究工业旅游的发展具有依附性、知识教育性、体验性等多重特征,因此从人文历史、法律、环境、产业融合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有较多成果学者刘会远就德国工业遗产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对提升工业旅游文化内涵的建议(《浅析德国工业旅游的人文内涵》,2008);任宣羽等对工业旅游的特点及国内发展现状做了初步的探讨,并且认为工业旅游最大的效益是社会效益(《工业旅游效益研究》,2008);顾跃峰结合旅游法的出台,探讨了规范化、法制化发展工业旅游的相关建议(《<旅游法>背景下的工业旅游示范点转型升级研究》,2014);另外,结合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城市发展等理论,分析工业旅游[来自www.LW]发展路径的研究也颇多,如邱瑛《辽宁工业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2014)、杨建娣《区域经济视域下柳州工业旅游文化发展研究》(2014)、赵鸽《工业、旅游业与城镇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2014)、樊信友等《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工业旅游发展研究》(2015)、张亚倩《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江苏旅游业与工业融合研究》(2016)等等3.综述性理论研究随着工业旅游实践的日新月异发展,学界对其关注度也持久不衰,各类研究文章频现。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各类学术型期刊上的相关研究文章平均每年都有500篇以上因此,相应地学界关于工业旅游发展的综述性理论研究也非常多,涌现了一批代表性的学者和作品较早的有李蕾蕾与德国教授DietrichSoyez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工业旅游发展的差异,以及西方经验对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启示(《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2003);李同升等学者则介绍和概括了国外(主要是英、法、德等国)工业旅游发展实践及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国外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2006);李晓(2011)、刘源(2015)等一批学者对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实践发展、经验模式、研究进展等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总结性分析王明友和李淼焱教授合著的《中国工业旅游研究》一书,则标志着中国关于工业旅游的研究,正在从“零打碎敲”阶段进入系统研究阶段(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但随着工业旅游开发实践的发展及各类新理论的不断应用,工业旅游的相关理论性探讨仍然在持续增加二)实践性研究以总结性和探索性为主要特征自20世纪50年代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透明工厂”行动以来,工业旅游的实践迅速在世界各地、各行业推广开来,与之相关研究也同步跟进,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很强现实价值的研究成果。

      此类研究主流还是各类学者,但旅游主管部门及从业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各厂[]矿企业人员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他们的研究类别主要包括四大类别1.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研究此类研究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区域性工业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这是此类研究的主流,国内大部分的省、市均有此类相关的研究,而一般都是以战略研究为主较早的有同济大学风景旅游系陈万蓉、严华等学者受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旅游局委托,于2000年8月进行了《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战略与对策》课题研究,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其他类似研究诸如林艳珍《辽宁工业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2005)、严莉等《推进重庆工业旅游的创新策略研究》(2007)、徐淇《南京市工业旅游开发研究》(2011)、杨建娣等《柳州工业旅游发展现状综述与建议》(2015)等等二是对以往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实践的总结与反思如李跃军、吴相利等学者分析概括了英国工业旅游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行业特征及有益启示(2003)三是基于某种理论视角,来探讨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的策略如学者陈芳敏以Gronroos理论和HERITQUAL模型对杭州市工业遗产旅游进行了深度体验研究(2012)、任楠《沈阳市发展工业旅游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2008)、赵大伟等《基于AHP的玉门市工业旅游发展探究》(2015)。

      2.对工业遗产开发实践的研究因为工业旅游发端于西方去工业化历史进程,业内对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格外关注,其中既包括西方的开发模式探讨(孙志娟《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2014),也有对诸多国内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利用的研究,如王富德《首钢工业旧址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研究》(2006)、郑岩等《东北工业遗址旅游开发研究》(2009)、张丹丹等《基于AHP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以无锡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为例》(2012)、杨香春等《南京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2015)等等3.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因为工业资源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各地工业旅游开发的模式自然不尽相同,但也有诸多可资互鉴之处因而学界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也表现出极大关注热情学者丁枢就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2005);学者毕燕则以广西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实践为例,研究了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模式(2005)不过由于这两项研究时间较早,而我国工业旅游开发实践则持续发展,因此当前的参考价值较小学者秦燕以新疆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为例,探讨了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的模式(2013)学者郎富平、徐云松以新昌县的工业旅游4A景区“达利丝绸世界”为例,分析了企业工业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2013)。

      4.行业性工业旅游开发研究工业旅游总是依附于特色鲜明的行业、企业、厂矿单位来开展的,因此工业旅游研究的行业特征亦十分明显在2000年时,学者付江就煤炭企业发展工业旅游、开发多种经营、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展开了论述后来的研究越来越多,涉及的行业、企业也越发多元化,如谢志明《陶瓷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2010)、孟宝《白酒文化主题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以宜宾市为例》(2011)、刘宇等《工业旅游项目电厂的景观设计》(2012)、朱芳《中国食品工业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长沙市食品工业旅游模式分析》(2016)除上述四类之外,随着工业园区、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以及工业旅游的嵌入,相关的研究也陆续开展如方玲梅等《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旅游开发初探》(2010)、汤临佳等《工业旅游嵌入“特色小镇”建设的创新模式》(2017)三)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工业旅游发展研究仍是新兴领域相对工业旅游丰硕的理论成果与丰富的经验总结,全域旅游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概念可以追溯到2008年绍兴市提出的“全城旅游”发展战略,从此旅游业开始突破景区、景点的限制,逐渐拓展到行政区划的全域范围后来大连、杭州、北京、山东等地逐渐开展全域旅游的实践探索。

      2013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经济研究中心学者厉新建、张凌云、崔莉等以北京为例,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和内涵,认为全域旅游既是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角度推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并在要素利用上要充分重视本地居民作为吸引力载体的作用后来全域旅游概念得到不断推广,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逐渐增多2015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全域旅游对交通、水利河道的改造、扶贫工作等都有重要作用此后全域旅游迎来高度关注时期,各地都纷纷将全域旅游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2016年,国家旅游局将首批262个市县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深入过渡到“全域旅游”的新时代2016年关于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也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在正式期刊发表有关文章达到近260篇,相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3倍与全域旅游的突然大热相比,以全域旅游视角来审视工业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却凤毛麟角寥寥数篇的研究中,较有深度、特色的有:学者李晓南立足于辽宁工业旅游在品牌知名度、公众参与、规划设计、开发模式与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问题,从全域旅游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2016);学者苑剑英、王青青认为,大力开发工业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适应全域旅游时代的必然之举(2016)。

      2016年底,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了大力推进工业旅游,丰富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官方的高度重视与实践的迫切需求,使得如何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开发工业旅游,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焦点四)全域旅游背景下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研究亟待深入综上所述的各类关于全域旅游和工业旅游的研究,都从某一理论视角或发展实践出发,进行了或全面系统、或侧重某一方面的阐述,具有一定的学习借鉴价值但若把二者结合,从“全域旅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