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基础和查帐技术.ppt
30页审计基础审计基础与查帐技术题纲与查帐技术题纲 一、审计基础知识: (一)审计的产生和内部审计的职能(一)审计的产生和内部审计的职能 审计最初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审计最初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而产生的私有财产是审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而产生的私有财产是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审计产生的必须条件国家审计产生于奴分离是审计产生的必须条件国家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的未期,我国是最早产生审计的国家一,隶社会的未期,我国是最早产生审计的国家一,三千年前的西周,设立了宰夫制度,宋朝淳化三三千年前的西周,设立了宰夫制度,宋朝淳化三年(公元年(公元992992年)设立审计院,为审计一词的起年)设立审计院,为审计一词的起源;源; 社会审计产生于社会审计产生于17201720年,年,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英国南海公司破产事件的调查人查尔斯事件的调查人查尔斯. .斯内尔;内部审计的产生未斯内尔;内部审计的产生未有具体的年代及时间,但一般认为是产生于有具体的年代及时间,但一般认为是产生于 19 19世世纪末,纪末, 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高度发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时期。
展时期 从内部审计的固有功能看,从内部审计的固有功能看, 内部审计具五大内部审计具五大职能 1 1、监督职能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一样,担、监督职能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一样,担负着监督部门、单位经济活动的任务负着监督部门、单位经济活动的任务 2 2、管理职能内部审计机构作为部门、单位、管理职能内部审计机构作为部门、单位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要参与评价部门、单位的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要参与评价部门、单位的经营方案、协助领导经营决策和加强经营管理经营方案、协助领导经营决策和加强经营管理从本部门、单位的利益出发,反映问题,促进管从本部门、单位的利益出发,反映问题,促进管理水平提高,保证部门、单位目标的实现理水平提高,保证部门、单位目标的实现 3 3、防护职能通过内部审计对部门、单位、防护职能通过内部审计对部门、单位中存在的不合理并有可能造成损失的事项及时加中存在的不合理并有可能造成损失的事项及时加以制止,杜绝损失浪费,保证部门、单位生产经以制止,杜绝损失浪费,保证部门、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4 4、评价职能通过内部审计全面了解部门、、评价职能通过内部审计全面了解部门、单位经营管理的真实情况,以此评价其经营决策、单位经营管理的真实情况,以此评价其经营决策、计划、方案是否合理、可行,评价规章制度是否计划、方案是否合理、可行,评价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和正常运行健全、完善和正常运行 5 5、建设职能内部审计通过对部门、单位、建设职能内部审计通过对部门、单位 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本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建设性措施,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建设性措施,为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献计献策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内部审计的特点(二)内部审计的特点 内部审计包涵部门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由于其内部审计包涵部门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由于其独立性与外部审计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具有如独立性与外部审计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具有如下特点:下特点: 1 1、以内向服务作为其工作目的内部审计与外、以内向服务作为其工作目的。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一样,具有经济监督这一核心职能但在侧重部审计一样,具有经济监督这一核心职能但在侧重点上不一样,内部审计侧重于内向服务因为内部审点上不一样,内部审计侧重于内向服务因为内部审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提高经济效益而开展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提高经济效益而开展的审计,其根本目的是要服务于组织的管理者,是对的审计,其根本目的是要服务于组织的管理者,是对内提供服务的内部审计是根据本单位的需要而建立内提供服务的内部审计是根据本单位的需要而建立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单位管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单位管理机构的一部分理机构的一部分 2 2、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内部审计的综合经济、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内部审计的综合经济监督范围相当广泛,不只限于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监督范围相当广泛,不只限于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审计,而且包括对内部控制、生产等各方面的益审计,而且包括对内部控制、生产等各方面的经济检查范围:测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测评经济检查范围:测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测评找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为找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完善内控制度服务;检查单位对来自内部和外部完善内控制度服务;检查单位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有关法规制度的遵守情况;对业务经营活动进的有关法规制度的遵守情况;对业务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职能进行审查;审查行评价;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职能进行审查;审查内部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会计资料等。
内部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会计资料等 3 3、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 作为部门、单位的一个职能部门,其行为要受到作为部门、单位的一个职能部门,其行为要受到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牵制,同时审计人员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牵制,同时审计人员的利益又与部门、单位的利益休戚相关所以内部利益又与部门、单位的利益休戚相关所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对的、不充分的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对的、不充分的 4 4、审计时间的经常性和及时性审计时间的经常性和及时性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 人员有条件随时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及时人员有条件随时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及时发现经济活动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发现经济活动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采取措施,督促改进而外部审计不可能做到这采取措施,督促改进而外部审计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三)审计组织及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形式(三)审计组织及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形式(三)审计组织及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形式(三)审计组织及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形式 目前各国审计组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国家目前各国审计组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是指在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指在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和企业内部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除政府部门、公共机外,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除政府部门、公共机外,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有四种模式: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有四种模式: 1 1、由企业董事会或其所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由企业董事会或其所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的内部审计部门 2 2、由企业总裁或总经理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由企业总裁或总经理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 3 3、由企业主管财务的副总裁或总会计师(总、由企业主管财务的副总裁或总会计师(总审计师或稽核师)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师或稽核师)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 4 4、在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设立的专职或兼职审、在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设立的专职或兼职审计岗位 以上四种类型,从权威性和独立性看,层次以上四种类型,从权威性和独立性看,层次越高,越能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有效地开越高,越能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有效地开展工作。
展工作 我国目前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一般都是与单我国目前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一般都是与单位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平行的,处于部门经理水位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平行的,处于部门经理水平据《内部审计》杂志平据《内部审计》杂志19961996年对英国政府公共年对英国政府公共部门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该国公共部门内审部门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该国公共部门内审机构直接负责人,有机构直接负责人,有50%50%是部门经理的级别,有是部门经理的级别,有11% 11% 是单位领导助理,另有是单位领导助理,另有5%5%是单位领导之一是单位领导之一 说明英国内部审计的地位还是较高说明英国内部审计的地位还是较高 (四)合理的机构设置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四)合理的机构设置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 第一,探索多种形式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方第一,探索多种形式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方式要结合现代企业制度,设置适合企业单位管式要结合现代企业制度,设置适合企业单位管理特征的内部审计机构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理特征的内部审计机构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是最有权力的设置会是最有权力的设置 第二,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
第二,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 第三,内部审计机构按需设置第三,内部审计机构按需设置(五)审计的一般程序(五)审计的一般程序 制定审计计划制定审计计划 审查和评价资料审查和评价资料 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审计结果 后续审计后续审计 二、查账基础二、查账基础(一)审计方案的编制(一)审计方案的编制(一)审计方案的编制(一)审计方案的编制 1 1 1 1、审计目的、审计目的、审计目的、审计目的 2 2 2 2、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 3 3 3 3、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 审计重点确定的方法审计重点确定的方法审计重点确定的方法审计重点确定的方法 异常差异的分析确定异常差异的分析确定异常差异的分析确定异常差异的分析确定 观察法确定重点观察法确定重点观察法确定重点观察法确定重点 项目目标或上级要求确定项目目标或上级要求确定项目目标或上级要求确定项目目标或上级要求确定 4 4 4 4、审计步骤和审计方法、审计步骤和审计方法、审计步骤和审计方法、审计步骤和审计方法 5 5 5 5、预定审计起讫时间、预定审计起讫时间、预定审计起讫时间、预定审计起讫时间 6 6 6 6、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 7 7 7 7、编制的日期等、编制的日期等、编制的日期等、编制的日期等 8 8、批准方案的领导签字等、批准方案的领导签字等(二)审计方法(二)审计方法(二)审计方法(二)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多种多样,可将其分为两类:一般审计方法多种多样,可将其分为两类: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
方法和技术方法 一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一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 1)顺查法与逆查法顺查法全面、完整,)顺查法与逆查法顺查法全面、完整,不易遗漏,但成本较高,一般用于对内控制度不不易遗漏,但成本较高,一般用于对内控制度不健全,帐目混乱,问题较多的被审单位逆查法健全,帐目混乱,问题较多的被审单位逆查法节省时间和人力,效率高,但对审计人员的业务节省时间和人力,效率高,但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高素质要求高 ((2 2)详查法与抽样法详查法易查出问题,审)详查法与抽样法详查法易查出问题,审计风险小,但成本高,一般用于对专案的审计抽计风险小,但成本高,一般用于对专案的审计抽样法成本低但风险高,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控制样法成本低但风险高,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控制较难下面对如何利于抽样法作一些简单的介绍:较难下面对如何利于抽样法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在帐目审计中,根据各帐目的特点和相关内部在帐目审计中,根据各帐目的特点和相关内部控制的强弱,选取对资产负债权益影响大、内部控控制的强弱,选取对资产负债权益影响大、内部控制弱的帐户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如货币资金、应收制弱的帐户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如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长短期投资、应付款项、实收资本、款项、存货、长短期投资、应付款项、实收资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等) 审计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审计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1)文件检查法:是通过审查、审阅、核对、)文件检查法:是通过审查、审阅、核对、追查、比较、复算和计算来对各种书面资料进行追查、比较、复算和计算来对各种书面资料进行检查的方法。
主要对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资料进检查的方法主要对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资料进行审阅核对是最常用的种方法行审阅核对是最常用的种方法 ((2 2)实物盘存法:是通过实物清点、实物计)实物盘存法:是通过实物清点、实物计价、账实核对、实物技术鉴定来对各种有形资产价、账实核对、实物技术鉴定来对各种有形资产进行检查的方法审计人员现场监督各类资产的进行检查的方法审计人员现场监督各类资产的盘点,并进行必要的抽点方式:一是监督盘点、盘点,并进行必要的抽点方式:一是监督盘点、二是亲自盘点、三是会同盘点二是亲自盘点、三是会同盘点 ((3 3)观察法:控制环境和活动的现场观看,获)观察法:控制环境和活动的现场观看,获取环境证据取环境证据 ((4 4)函证法:是取得书面证据的特殊方法,是)函证法:是取得书面证据的特殊方法,是通过函证来证实被审计事项的方法是审计人员向通过函证来证实被审计事项的方法是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有经济业务联系的第三方法函,要求第被审计单位有经济业务联系的第三方法函,要求第三方证明函件中所列的经济业务和所涉及的金额,三方证明函件中所列的经济业务和所涉及的金额,目的是请第三方确定被审计单位记录的某审计事项目的是请第三方确定被审计单位记录的某审计事项的正确性。
的正确性 经常运用函证法的事项:经常运用函证法的事项: 银行存款、应收账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代销代存资产、财产保险、应付帐款、应收票据、代销代存资产、财产保险、应付帐 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财产担保、财产抵押、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财产担保、财产抵押、租赁资产、公司债券和公司股票等租赁资产、公司债券和公司股票等 ((5 5)计算:重算以验证部分会计记录的正确性计算:重算以验证部分会计记录的正确性总分是否相符一般应进行重算,防止抽取帐页)(总分是否相符一般应进行重算,防止抽取帐页) ((6 6)分析性复核:重要比率和趋势分析,以确)分析性复核:重要比率和趋势分析,以确定审计总体合理性,并评估审计程序的恰当性,确定审计总体合理性,并评估审计程序的恰当性,确定是否要增加程序绝对数或相对数进行分析,定是否要增加程序绝对数或相对数进行分析,查找异常差异是否有合理解释)查找异常差异是否有合理解释) ((7 7)询问法:是通过现场书面询问或口头询)询问法:是通过现场书面询问或口头询问来证实被审计事项的方法。
问来证实被审计事项的方法 询问内容多,没有限制询问内容多,没有限制, ,经营管理情况、内部经营管理情况、内部控制情况、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情况、在审计过控制情况、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情况、在审计过程中产生疑点和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程中产生疑点和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三)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三)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三)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三)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1 1、什么是工作底稿?广义的审计工作底稿、什么是工作底稿?广义的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取得的各种文件资料形成与审计的全过程,和取得的各种文件资料形成与审计的全过程,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 2 2、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是编写审计报告的是编写审计报告的基础;是组织、协调和知道审计各种的工具;为基础;是组织、协调和知道审计各种的工具;为审计质量的控制提供了基础是后续审计的重审计质量的控制提供了基础是后续审计的重要资料;是评价、考核审计人员各种能力和业绩,要资料;是评价、考核审计人员各种能力和业绩,明确审计责任的重要依据。
明确审计责任的重要依据 3 3、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1 1)被审计单位名称)被审计单位名称 ((2 2)审计项目名称)审计项目名称 ((3 3)会计期间或截止日)会计期间或截止日 ((4 4)审计过程记录)审计过程记录 ((5 5)审计事项结论)审计事项结论 ((6 6)编制人及复核人姓名几日期)编制人及复核人姓名几日期 ((7 7)其他说明事项)其他说明事项 审计底稿后应附支持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后应附支持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四)企业审计(四)企业审计(四)企业审计(四)企业审计 1 1、收入审计、收入审计 2 2、成本费用审计、成本费用审计(五)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五)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五)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五)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1 1、帐表问题(预算和决算)、帐表问题(预算和决算) 2 2、收入审计(业务量入手)、收入审计(业务量入手) 3 3、支出审计、支出审计(六)货币资金审计(六)货币资金审计(六)货币资金审计(六)货币资金审计(七)往来帐审计(企业与行政分开)(七)往来帐审计(企业与行政分开)(七)往来帐审计(企业与行政分开)(七)往来帐审计(企业与行政分开)(八)审计报告(八)审计报告(八)审计报告(八)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做出审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做出审计结论的书面文件。
他是审计的最后成果,全面计结论的书面文件他是审计的最后成果,全面反映我们的工作和工作结果,因此审计报告的撰反映我们的工作和工作结果,因此审计报告的撰写是我们审计程序中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审写是我们审计程序中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部分:(详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部分:(详式报告)式报告) ((1 1)标题:应指明被审单位名称,所审期间,)标题:应指明被审单位名称,所审期间,审计类型(或主要内容);审计类型(或主要内容); ((2 2)基本情况:应说明审计依据,审计内容,)基本情况:应说明审计依据,审计内容,被审单位基本情况;被审单位基本情况;未审计事项未审计事项 ((3 3)审计评价:在进行审计评价时,尤其是)审计评价:在进行审计评价时,尤其是对经济责任评价时,应特别注意审计风险,一定对经济责任评价时,应特别注意审计风险,一定要坚持审了什么评价什么,未审计的决不能评价,要坚持审了什么评价什么,未审计的决不能评价,审计中未查明的也不能评价,对于不好做评价的审计中未查明的也不能评价,对于不好做评价的事项,可采用写实的方法在报告中列示。
对于不事项,可采用写实的方法在报告中列示对于不适宜上报告的重大事项,可采用单独写报告的方适宜上报告的重大事项,可采用单独写报告的方法呈送单位领导,要注意的法呈送单位领导,要注意的是,有些审计出是,有些审计出 的问题在向领导汇报后,领导认为不是问题或不的问题在向领导汇报后,领导认为不是问题或不允许上报告,为了审计人员自身的风险防范,应允许上报告,为了审计人员自身的风险防范,应以书面方式单独报告领导,并存入审计档案另以书面方式单独报告领导,并存入审计档案另外,所有的评价均应有审计证据作支持,未取得外,所有的评价均应有审计证据作支持,未取得证据的最好不要写上报告特别是对好的方面的证据的最好不要写上报告特别是对好的方面的评价 真实性评价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审计要解真实性评价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审计要解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而任何单位的会计信息都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而任何单位的会计信息都不可能做到不可能做到100%100%真实,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真实,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 的差错率分别在的差错率分别在5%5%以下,可以评价为真实,在以下,可以评价为真实,在5%-5%--15%-15%之间可评价为基本真实,在之间可评价为基本真实,在15%15%以上应评价为以上应评价为不真实。
当然根据不同的项目可以适当调整当然根据不同的项目可以适当调整 ((4 4)审计结果:应先列明总的审计结果(如)审计结果:应先列明总的审计结果(如资产负债的总调整数),后按所查出问题的类别资产负债的总调整数),后按所查出问题的类别列示,在排列问题时,应按问题的严重性排列列示,在排列问题时,应按问题的严重性排列每类问题都应引用相应的法律法规或企业的内部每类问题都应引用相应的法律法规或企业的内部规定 (5)处理建议:针对查出的问题,提出审计处理处罚建议; (6)审计建议:提出可行的审计建议 审计报告撰写后,应征求被审单位意见,修改定稿后提交单位领导决策,如要处理处罚,则另制作审计决定 ((7 7)审计决定:《四川内部审计条例》第二)审计决定:《四川内部审计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十八条规定 单位对被审计对象的下列情形,应当单位对被审计对象的下列情形,应当作出审计决定:作出审计决定: a a、未缴、少缴税款;、未缴、少缴税款; b b、收受或者支付贿赂;、收受或者支付贿赂; c c、虚报或者隐瞒资产、收入和利润;、虚报或者隐瞒资产、收入和利润; d d、挤占、挪用、截留预算资金和专项资金;、挤占、挪用、截留预算资金和专项资金; e e、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或者私设会计账簿;、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或者私设会计账簿; f f、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g g、乱挤、乱摊成本和费用,虚列支出;、乱挤、乱摊成本和费用,虚列支出; h h、挥霍国有资产或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挥霍国有资产或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i i、违反票据和现金管理规定;、违反票据和现金管理规定; j j、违反财经法律、法规、规章的其他情形。
违反财经法律、法规、规章的其他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