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冷热源(3)教案.doc
28页第5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组和热泵机组5.1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组和热泵机组分类● 冷水机组● 热泵(1)按低位热源分类(2)按低位热源种热媒种类分类低位热源热 媒空气-水热泵空气水空气-空气热泵空气空气水-空气热泵水空气土壤-水热泵土壤水土壤-空气热泵土壤空气(3)热泵机组分类按低温端和高温端传递能量的介质分类● 空调机(器)和热泵型空调机(器)空调机(器)是自带独立冷源对房间进行空气调节的一体化设备热泵型空调机(器)-制冷系统可进行热泵循环5.2 水冷式冷水机组和水-水热泵机组● 水冷式冷水机组是建筑空调中广为应用的一类设备有2台或2台以上压缩机的机组称多机头机组水冷涡旋式冷水机组水冷涡旋式冷水机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制冷剂流程图水冷式冷水机组制冷量、性能系数与冷冻水出口温度、冷却水温度有关某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特性曲线● 水冷式冷水机组部分负荷特性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部分负荷下消耗功率负荷>40%,消耗功率在等比线以下,即随负荷的减少,性能参数增加原因(1)部分负荷时,蒸发器、冷凝器面积并非减少,故te↑,tc↓,COP↑2)部分负荷时,室外干、湿球温度下降,导到tc↓,COP↑。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COP*——表征冷水机组在运行期间平均特性,定义为COP*=0.17A+0.39B+0.33C+0.11D式中A、B、C、D分别代表负荷100%、75%、50%、25%时的性能系数不同负荷时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为tc.i=Δ·(负荷百分数)+t0式中 Δ=0.145℃/(%), t0=15.5℃● 水-水热泵机组制冷剂流程、结构形式与水冷式冷水机组基本相同水-水热泵机组的制热量、性能系数与两侧水温有关水-水热泵机组性能曲线● 水冷式热回收冷水机组水冷式热回收冷水机组制冷剂流程● 模块式机组模块式机组是由若干个单元模块拼合组成每个单元模块的制冷剂系统是独立的5.3 风冷式、蒸发式冷水机组和空气-水热泵机组● 风冷式冷水机组风冷式冷水机组机组制冷量与室外空气温度、冷冻水出口温度有关风冷式冷水机组的特性● 蒸发式冷水机组采用蒸发式冷凝器的冷水机组● 风冷式、蒸发式冷水机组部分负荷特性同水冷式机组,用COP*评价部分负荷特性公式中系数不同:风冷式 Δ=0.14℃/(%), t0=21℃蒸发式 Δ=0.085℃/(%), t0=15.5℃● 空气-水热泵机组又称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或风冷式冷热水机组。
风冷式热泵型冷热水机组制冷剂流程用四通阀对制冷剂流动方向进行转换空气侧和水侧换热器交替做蒸发器和冷凝器风冷式冷热水机组制热工况特性风冷往复式冷热水机组制热工况特性风冷式冷热水机组作采暖热源的选择方案设某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0℃,建筑的采暖热负荷450kW方案1——选用200型机组,该机组在-10℃时的制热量满足负荷要求方案2——选用100型机组,该机组在0℃的制热量满足负荷要求10℃时缺少225kW,需由辅助热源补充建筑采暖热负荷、冷热水机组热量与室外温度的变化曲线风冷式冷热水机组冬季结霜的影响制热量修正系数表空气温度(℃)15740-5-10-15修正系数1.001.000.930.940.960.970.975.4 带冷(热)源的空调机● 空调机种类——● 水-空气热泵空调机又称水源热泵空调机水源热泵空调机的制冷流程图水源热泵空调机的特性某型号的水-空气热泵空调机特性● 水冷式空调机由水冷式冷凝器、直接蒸发空气冷却器、压缩机、节流机构、风机等组成只能制冷运行● 多联式(热泵)空调机1台室外机带多台室外机或多台室外机合带几十台室内机的风冷式空调机制冷剂系统的特点是变制冷剂流量,简称VRV(Variable Refrigerant Volume)变制冷剂流量的方法:(1)压缩机的电机变速调节(2)改变压缩机汽缸的吸汽容积,并辅以热气旁通。
3)脉冲宽度调节多联机系统模式:(1)1台室外机单独带若干台室内机;室外机中有1台变流量压缩机,1台定流量压缩机2)多台室外机合带若干台室内机1)“单变”系统——只有1台室外机机变流量2)“多变”系统——1台室外机中有1台变频压缩机,1台变电极电机(三速)压缩机;其余室外机都是2台变电极电机压缩机5.5 燃气机和柴油机热泵由燃气机和柴油机驱动压缩机的热泵称燃气机和柴油机热泵燃气机和柴油机都是内燃机,∴合称内燃机热泵● 内燃机热泵工作原理内燃机热泵原理图热水系统分两个环路● 内燃热泵产品种类(1)风冷式燃气热泵冷热水机(2)多联式燃气热泵空调机近期国内还开发了水冷式冷热水机组——柴油机冷水机组(废热不回收)和燃气机冷水机组,废热作吸收式制冷机的热源● 内燃机热泵与电动机热泵比较电动热泵和燃气机热泵的能流图5.6 热泵(制冷)机组的外部热源● 外部热源的种类制冷机的外部热源——用于接纳制冷机排出的热量,或称热汇有室外空气和地表水热泵的外部热源——给热泵提供低位热量,常称低位热源或低温热源主要有空气、地下水、地表水、废水、废气、太阳能等当热泵制冷运行时,低位热源也是热汇● 空气优点:(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空气源热泵系统简单3)对设备无腐蚀作用缺点:(1)温度品位不高2)温度波动大,热泵制热量、建筑热负荷与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反3)比热、密度小,因此设备大,风机噪声大4)0℃以下运行时,有结霜的不利影响空气作热汇时,除缺点(4)外,优缺点类似● 地下水和地表水优点:(1)冬季水温比当地气温高,夏季水温比当地气温低2)水温比较稳定(3)比热、密度比空气大缺点:(1)热量采集不易2)水对金属有一定腐蚀作用● 土壤深度在1.5m以上的土壤受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影响深度在15m以下的土壤温度基本不变,约比当地年平均气温高1~2℃优点:温度适宜,比较稳定缺点:(1)需要有足够的埋管空地2)埋地盘管传热系数小3)水平式埋管对地面植被有影响● 太阳能需用太阳能集热系统收集后再应用初投资高● 废水、废气建筑中的排水(污水)、排风都可作热泵的低位热源,温度比较适宜工业中温度不高的废水、废气等都可作热泵的低位热源第6章 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6.1 吸收式制冷热泵的基本概念● 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吸收式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比较吸收式制冷机的两个循环:制冷循环 G→C→EV→E→A溶液循环 A→P→G→EV→A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又称热力系数)为吸收式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因 因此 ● 理想吸收式制冷的性能系数设高温热源温度为T1(K),低温热源温度为T2(K),环境温度为Ts(K)。
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循环过程中分别与三个热源进行能量交换≥0Qa+Qc=Qg+Qe≥≤··是Ts、T2间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COPc;是T1、Ts间卡诺循环的热效率ηc∴ ·ηc● 溴化锂水溶液的热力性质图溴化锂水溶液——水是制冷剂,溴化锂是吸收剂溴化锂水溶液的压力-温度(P-t)图溴化锂水溶液饱和状态下的压力—温度图溴化锂水溶液的比焓-浓度(h-ξ)图溴化锂水溶液比焓-浓度(h-ξ)示意图6.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流程与结构特点流量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流程图结构形式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结构形式(注:图中双向应改为双筒)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保证真空的方法真空泵抽气真空泵抽气装置自动抽气自动抽气装置原理图● 循环在h-ξ图上的表示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理论循环在h-ξ图上的表示图中数字与图6-4中的数字对应溶液循环过程:(1)稀溶液的加热和预热过程,在h-ξ图上为1→2→32)蒸汽发生过程,在h-ξ图上为3→4→53)浓溶液冷却与节流,在h-ξ图上为5→6→74)吸收过程,在h-ξ图上为>8→→9→1冷剂水循环过程:(1)冷凝过程,在h-ξ图上为10→11。
2)节流和蒸发过程,在h-ξ图上为11→12→→13→14● 热力计算(1)制冷量(kW)式中为冷剂水流量,kg/s;、分别为状态点14、12的比焓,kJ/kg;下同2)冷凝器热负荷(kW)(3)循环倍率与溶液流量设稀溶液流量(kg/s),浓度为;浓溶液流量(kg/s),浓度为a称为循环倍率,发生1kg蒸汽需要稀溶液量;称放汽范围4)吸收式热负荷(kW)(5)发生器热负荷(kW)(6)溶液热交换器负荷(kW)(7)制冷性能系数(8)吸收式热泵供热量(kW)(9)吸收式热泵制热性能系数6.3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性能与调节● 工作蒸汽压力对性能的影响工作蒸汽压力变化的影响与a、有关,变化很小当工作蒸汽压力升高,放汽范围增加,a减小,增加;COP也增加单效机工作蒸汽压力一般控制在0.02~0.1MPa(表压);热水温度控制在90~150℃,以防发生结晶● 冷却水温度与流量的影响冷却水温度变化的影响冷却水温度下降,放汽范围增加,a减小,增加;性能系数增加冷却水温度不能太低,以防发生结晶冷却水流量增加,其影响与水温下降一样● 冷冻水温度与流量的影响冷冻水进口温度变化的影响冷冻水温度下降,放汽范围减小,a增大,减小;性能系数降低。
冷冻水流量增加,制冷量变化不大● 其他因素影响冷却水、冷冻水水质差,与COP减小不凝性气体存在,制冷量下降●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调节(1)工作蒸汽调节法(2)凝结水流量调节法(3)冷却水流量调节法(4)稀溶液流量调节法6.4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流程与结构特点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流程图溶液并联循环:稀溶液分别送入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溶液串联循环流程图溶液串联循环:稀溶液→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结构形式:三筒结构,双筒结构● 理论循环在h-ξ图上表示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理论循环在h-ξ图上的表示溶液串联循环溶液状态变化过程● 制冷机的性能工作蒸汽、冷却水和冷媒水参数的影响与单效制冷机相似制冷量、性能系数与工作蒸汽压力的关系制冷量与冷却水进口温度、冷媒水出口温度的关系制冷量与冷却水流量的关系制冷量与冷媒水流量的关系6.5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