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初中语文学习指导目标序列(试用稿)》.doc
12页南京市初中语文学习指导目标序列(试用稿)编制说明一、本目标序列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和7~9年级阶段目标,进行的学期和单元分解,是根据人教版现行教材制订的我市教师指导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标准各校可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文和课时的目标分解,可根据校情、教情和学情作适当的丰富或补充二、本序列注重整合三维目标,特别强调激发并呵护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三、本序列把语文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分为阅读(含语文知识)和写作(含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两部分阅读部分以“感知理解—归纳分析—评价欣赏”为主线;写作部分以表达方式的学习与掌握为主线,兼顾文体写作 [阅读部分:七年级以“感知理解”为主,八年级以“归纳分析”为主,九年级以“评价欣赏”为主;写作部分:七(上)以初步感知并尝试运用五种表达方式为主,七(下)以掌握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为主,八(上)以掌握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八(下)以掌握抒情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为主,九(上)以掌握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九(下)能综合运用五种表达方式四、本序列重视融合与渗透阅读部分提出将语文知识落实到课文教学中;写作部分力求读写结合,讲求以课文(含其中精彩片段)为主要范例,兼顾经典时文。
五、补充要求:课外阅读七、八年级各不少于100万字,九年级不少于60万字;作文字数七年级每篇不少于500字,八年级每篇不少于550字,九年级每篇不少于600字七年级文言文阅读目标将在《教学建议》一书中随课呈现;作文评改要求只出现在每册第一单元的写作目标中,具体实施时宜贯彻于整个学期的写作教学中;部分写作的课名不同于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原题,这是根据我市教情与学情所作的调整与修改六、本序列的形成,凝聚了我市中心组老师们的心血,特此鸣谢!同时,在试行的过程中,竭诚征求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一、七年级(上)单元阅读(含语文知识)写作课文单元目标课名目标一1在山的那边 2走一步,再走一步3短文两篇(蝉、贝壳)4紫藤萝瀑布 5.童趣1.正确运用汉语拼音规则,为生字注音,能体会汉语语音之美,借助工具书,解释生词2.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思考人生,感悟生命哲理这就是我1.说真话,诉真情,表现真实的自我2.学习从生活中发现和积累典型事例3.独立完成写作,学习抓住记叙的要素,把事情叙述得通顺、完整4.修改自己和同伴的作文,使文章结构完整、文从字顺二6理想 7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 8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 9我的信念 10《论语》十则 1.了解汉字知识,临摹名家字帖,体会汉字字形之美,学习用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摘抄课文中精彩的段落和句子2.进一步提高朗读能力,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反复咀嚼、理解关键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从而领悟课文深长的人生意味,并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4.学习课文独特的表达技巧,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独特的选材立意角度漫游语文世界1.爱语文,乐语文,喜欢学习语文2.对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作一点思考3.尝试针对某些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三11春 12济南的冬天 13夏感 14秋天 15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1.反复朗读,努力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诗文的韵味2.整体感知内容大意,体会诗文中蕴含的景物、情感之美3.揣摩、品味、欣赏并积累诗文优美精彩的词语和句段4.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知识感受自然1.爱自然,惜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2.多角度、多感官观察自然景物3.较具体细致有序地描写景物 四16化石吟 17看云识天气18绿色蝈蝈 19月亮上的足迹20山市 1.激发求知欲望,丰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2.较快速地默读课文,努力做到每分钟不少于400字,。
理解并把握主要内容,概括内容要点3.初步体会说明表达方式的作用小小科学迷1.爱科学,学科学,乐于探索科学奥秘2.围绕生活中的某种科学现象,搜集资料3.尝试有条理地说明事理五21风筝 22羚羊木雕 23散步 24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亲情的丰富和多样2.积累丰富多样的语言,学习表现同一主题的多种写法3.学习多样化的朗读方法4.学习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我爱我家1.爱亲人,体温暖,懂得感恩家庭2.观察并感悟家庭生活,抒发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爱3.初步学习直接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六26皇帝的新装 27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28女娲造人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1.激活想象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分析形象,深入理解课文2.默读较长的文章,快速了解其主要内容;朗读,要读准语气,并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3.调动创新思维,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4.了解童话、寓言、神话等体裁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特点张开想象的翅膀1.憧憬未知世界,乐于并善于想象2.根据需要,尝试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3. 根据要求,展开想象,进行缩写、扩写、续写或改写二、七年级(下)单元阅读(含语文知识)写作课文单元目标课名目标一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爸爸的花儿落 3丑小鸭 4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5伤仲永1.学习实词词类知识,体会词语之美,并藉此领会各类实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获得成长的启迪3.深入体味文章的情感4.学习并品析文章的表达技巧成长的烦恼1.直面烦恼,感念成长,体会成长的意义2.中心明确而集中3.列写作提纲,围绕中心组织材料4.修改自己和同伴的作文,使文章情感真挚、内容具体二6黄河颂 7最后一课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土地的誓言 10 木兰诗 1.结合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2.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采用不同方法朗读3.发现并揣摩课文精彩的段落和关键词句4.学习并揣摩语言运用的技巧我和我的祖国-1.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
在生活中丰富爱国情感2.叙述顺序合理,线索清晰3.学习并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三11邓稼先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5.孙权劝学 1.阅读记人作品,学习伟人精神,汲取成长养分 2.分析行文线索,理清作者思路3.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我也追“星”1.景仰杰出人物,培养健康的审美观2.行文主次分明,详略得当3.学习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四16 社戏 17.安塞腰鼓 18.竹影 19.观舞记 20.口技 1.朗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艺术感受,提高文化素养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深入体会思想感情3.学习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的方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词句看“大戏”1.注重文化生活,体验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审美观2.具体、细致、生动地叙述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五21伟大的悲剧22在沙漠中心 23登上地球之巅 24真正的英雄 25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1.查找相关资料,对人类的探险故事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交流心得体会,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2.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3.运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探索·发现1.喜好探索,对未知世界充满探索兴趣2.过渡自然,首尾呼应3.在叙述中自然穿插描写和说明六26猫 27斑羚飞渡 28 华南虎 29马 30狼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深入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2.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3.学习围绕同一主题不同体裁的独特表现手法可爱的生灵1.关爱动物,培养呵护动物的感情2.自然、精当地点明主旨3.在叙述中恰当穿插抒情和议论三、八年级(上)单元阅读(含语文知识)写作课文单元目标课名目标一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芦花荡 3蜡烛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5亲爱的爸爸妈妈 1.学习虚词词类知识,体会汉语词汇之美,并藉此领会各类虚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深入理解战争题材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3.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4.了解新闻、书信文体的特点新闻地带1.关注集体和社会生活动态,积极反映生活2.学习采访3.学写消息4.修改自己和同伴作文,使文章清楚明白、条理井然二6阿长与《山海经》 7背影 8台阶 9老王 10信客 1.熟读课文,体会“爱”的博大与深厚2.了解表达方式的知识,藉此分析故事和人物3.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4.努力提高默读速度,做到每分钟不少于400字。
凡人亦动人1.关爱普通人,观察劳动者,赞美底层光辉2.学习访问3.学写人物专访三11中国石拱桥 12桥之美 13苏州园林 14故宫博物院 15说“屏”1.了解事物特征,学习抓住特征介绍事物的方法 2.理清说明的顺序3.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4.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说不尽的“桥” 1.关心家乡的建设成就,观察身边的建筑特色2.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特点3.运用方位顺序,学写建筑类说明文 四16大自然的语言 17奇妙的克隆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19生物入侵者20落日的幻觉1.理解文中说明的事理,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思想方法2.快速默读,按照要求筛选信息3.深入分析说明的顺序和方法科技前线1.关心科技新发展,感受科技进步的魅力,简单了解科技原理 2.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3.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相结合,学写科普小品文五21桃花源记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23核舟记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2.反复诵读,领会文中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3.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4.了解古代文体知识,藉此分析文章特色“莲文化”的魅力 1.关注生活细节,从具体事物中品味文化现象2.从不同角度全面而有序地介绍某种文化现象,学写文化小品文3.在说明中穿插叙述和描写六26三峡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28观潮 29湖心亭看雪 30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大意2.反复诵读,沉浸于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3.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江山如画1.欣赏山水风光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