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pdf
9页2015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20 分)1、如图所示,一枚刻有北京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 ” 的印章,在刻制过程中,它的()A、质量不变B、体积不变C、密度不变D、重力不变2、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稍微倾斜后,玻璃管中水银柱将( ) A、长度和对底部压强都变大B、长度变大、对底部压强不变C、长度和对底部压强都不变化D、长度不变,对底部压强变小3、一本普通练习簿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A、5 帕B、15 帕C、40 帕D、50 帕4、用手将一木块浸没在水中0.l 米深处松手后,在木块浮出水面以前( )[来]A、木块所受重力、浮力都不变B、木块所受重力不变,浮力变小C、木块所受重力变小、浮力不变D、木块所受重力、浮力都变小5、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电键闭合后,则()A、灯 L1 和灯 L2 都能工作B、灯 L1 不能工作,灯L2 能工作C、灯 L1 和灯 L2 都不能工作D、灯 L1 能工作,灯L2 不能工作6、如图 1所示,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A 和 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n 压强 p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pA>pB B、FAFB, pA=pB7、三个质量相等、底面积相等的形状不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 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8、如图,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体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质量, 下列措施中, 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的是(无液体溢出) ( ) 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B、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甲、乙C、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D、分别倒入相同高度的液体甲、乙第 1 题图第 6 题图甲乙丙第 7 题图第 8 题图甲乙第 5 题图9、如图所示,甲、乙两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甲=2S乙,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液体甲和乙, 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BApp21,若分别抽取相同深度的液体,则余下部分液体的质量m甲、m乙的关系是()A.m甲=m乙B.m甲<m乙C.m甲=2m乙D.m甲=1/2m乙10、同一物体分别按如图所示两种方式置于两种液体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下表面竖放时受到的压力差大于平放时受到的压力差B、物体上下表面竖放时受到的压力差小于平放受到的压力差C、物体上下表面竖放时受到的压强差等于平放时受到的压强差D、物体上下表面竖放时受到的压强差大于平放时受到的压强差二、填空题(26 分)11、著名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托里拆利实验,这两个实验中实验(选填实验名称)更早出现。
船闸是利用了原理制成12、水的密度是,单位读作,它表示13、 一盏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200 毫安,通电 5 分钟,通过灯丝横截面的电量为库14、一个密闭的未装满水的容器,如图所示, 倒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均选填 “ 变大 ” 、“ 不变 ” 或 “ 变小 ” )15、 如图所示, 一圆柱体金属块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若用电钻在其中间钻透一个圆台形的孔,则此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填 “ 变大 ” 、“ 变小 ” 或“ 不变 ” )16、已知实心圆锥体的体积为同底实心圆柱体体积的1/3,如图所示的同种材料做成的实心圆锥体高度相同,已知S甲>S乙>S丙则它们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强p甲、 p乙、p丙大小关系为17、一重为 5 牛的冰块内含有1 牛重的液态油,漂浮于装有足够多的水的容器中,则冰块所受的浮力为牛,冰块全部熔化后(液体不溢出),液面将(选填 “ 升高 ” 、“ 降低 ” 或“ 不变 ”)18、水面下5 米深处游动的鱼,受到水的压强为帕;若鱼儿的体积为5× 10-4米3,那么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牛当鱼向上浮起到水面下1 米处, 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选填 “ 变小 ” 、“ 不变 ” 或 “ 变大 ” ) 。
1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体积相同的液体,质量分别是 80g 和 90g,则杯中液体密度较大,如果使液体对杯底产生的压强相等, 还需要在液体密度较小的杯加入g 这种液体液体不溢出)2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密度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m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甲液体的密度为;乙液体的密度为汽油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区( “ Ⅰ” 或“ Ⅱ” 或“ Ⅲ” ) 第 13 题图第 14 题图第 15 题图21、如图11 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 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取走金属块A,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2,边长之比 lA:lB=3:2,已知p1:p2=3:2,则金属块A 与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为2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一根弯曲的软管给鱼缸换水,如图所示 水会自动流出来, 这一现象叫虹吸现象小明想研究虹吸现象发生的条件,他分别用长度不同的甲、乙两橡皮管灌满水进行实验,第一次让水盆与鱼缸的水面相平,如图(a)所示,结果鱼缸里的水流不出来;第二次调整鱼缸和水盆的位置如图(b)所示,水就沿管子流了出来:第三次换了一根长些的管子如图(c)所示,水同样流了出来。
他归纳了如下结论:(1) 分 析 比 较 图 (a) 和 图 (b) 中 鱼 缸 和 水 盆 的 水 面 高 度 , 可 知 : 当 软 管 中 灌 满 水_______________,虹吸现象才会发生2) 分析比较图 (b)和图 (c),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9 分)23、如图所示,重8 牛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6 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斜面的压力24、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为15 牛,容器的水面上漂浮着质量为1 千克的小球,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小球受到的浮力25、在图中所示电路的〇内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填上后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且闭合电 键 S,两灯都能发光四、计算题(25 分)26、质量为9 千克的冰块,密度为0.9 × 103千克/米3求: (1)冰块的体积 (2)若冰块吸热后,有 3 分米3的冰融化成水,求水的质量27、重 2 牛、底面积为3× 10-3米2的容器内装有体积为2× 10-3米3的某种液体,液体深0.5米,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4.9 × 103帕求: (1) 液体的密度。
(2) 液体所受的重力3)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8、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A 放入水中后,再图( a)图( b)图( c)第 23 题图第 24 题图第 25 题图在木块A 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 恰好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B 的密度为5× 103kg/m3,质量为0.5kg求:(1)木块 A 的密度2)若将物体B 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2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薄壁柱形容器高质量分别为1kg 和 0.5kg,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0.015m2和 0.01m2均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中装有3× 10-3m3的水, 乙容器中装有2× 10-3m3的煤油,(ρ煤油=0.8× 103kg/m3g=10N/kg) 求: (1)水的质量m水2)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3)将甲容器的水倒一部分到乙容器,使两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相等,小华和小明分别算出:计算过程小华甲容器倒出的水的高度为△hp水=p油,ρ水﹒g(h水-h)= ρ油﹒g(h油+h) 1× 103千克/米3× (23-3015.0l03 米米-△ h)=0.8 × 103千克/米3× (23-301.0l03 米米+△ h)△h= 451m=0.022m 小明甲容器倒出的水的质量为△m p水=p油,乙乙甲甲SFSF甲水 Smggm=乙油 Sm ggm23-3330.015m-103/101 米米米千克=23-3330.01m102/100.8 米米米千克△m=0.24kg 请判断:小华的计算过程是______,小明的计算过程是______(均选填 “ 正确 ” 或“ 错误 ” ) 。
4) 应在两容器中倒入还是抽出质量都为m 的同种液体,能使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请你算出倒入或抽出液体的质量m(设液体无溢出) 五、实验题(20 分)3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表是______表(选填 “ 电流 ” 、“ 电压 ” ) 电路连接过程中,应______电键 (填“ 断开 ” 或“ 闭合 ”),实验过程中,该电表测量的是______(选填 L1或 L2)的______ (选填 “ 电流 ” 、“ 电压” ) ; 灯 L1与灯 L2是______联连接,电键闭合后二灯都______ ( “ 亮”或“ 不亮 ” ) 31、在 “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中,各小组同学完成了实验报告以下是从不同实验报告中摘录的四句话:①挂在弹簧秤(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当弹簧秤(测力计)的示数减小3 牛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也为3 牛②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弹簧秤 (测力计)的示数不随物体所处的深度而变化③挂在弹簧30 题图秤(测力计)下的物体放入水中后,弹簧秤(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④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排开水的重力这四句话中,属于事实的是__________;属于结论的是__________。
(均选填序号)32、在 “ 测定牛奶的密度” 的实验中,小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把它填写完整33、为了 “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某小组同学利用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水、酒精、 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实验他们先在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然后将有薄膜的一端浸入液体中,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橡皮薄膜的变化情况: (1)比较图( a)和( b)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 b)和( c)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某小组做实验探究盛有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a) 所示的三个不同底面积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水,利用仪器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接着用酒精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随后,他们又在如图18(b)所示的三个不同底面积的口大底小容器中注入等质量的水,重复上述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通过分析发现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液体质量是无关的。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他们记录的数据继续分析 (已知 ρ酒精=0.8× 103千克 /米3)表一(注入水1 千克)表二(注入酒精0.8 千克)实验目的:测定牛奶的密度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适量的牛奶,以及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调节 __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水平2、将装有适量牛奶的烧杯放置在天平的左盘,⋯⋯实验中必须多次测量牛奶的质量和体积,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实 验序号深 度(米 ) 容 器 底面积(厘米2) 容 器 底的 压 强(帕) 4 0.1 100 784 5 0.2 50 1568 6 0.5 20 3920 实 验序号深 度(米) 容器底面积(厘米2) 容 器 底的 压 强(帕) 1 0.1 100 980 2 0.2 50 1960 3 0.5 20 4900 h h’水水h’酒精(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