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静脉采血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1521278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2.2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静脉采血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采血时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疼痛的作用方法:从我院门诊静脉采血室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60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0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疼痛率、晕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静脉采血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关键词:静脉采血;心理护理干预;疼痛在血液检查中,静脉采血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静脉采血属于有创操作,部分患者因担心穿刺时疼痛会产生心慌、焦躁的心理,甚至出现应激行为,不愿意积极配合,导致采血工作不能顺利进行[1]因此,在采血期间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临床依从性本次抽取60000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穿刺疼痛的作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接诊的60000例采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性16800例,女性13200例,年龄15-72岁,平均(44.514.2)岁;观察组中,男性16850例,女性13150例,年龄16-73岁,平均(44.914.6)岁。

      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按照常规流程进行采血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操作流程:①采血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晕针、晕血等反应,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若患者过度紧张,对采血抱有畏惧心理,需要安排专业的心理人员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待其情绪稳定后再进行采血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应该根据患者学历水平、性格特征有针对性选择交流方式,尤其是与文化水平低的患者交流时,护理人员要给予更多的耐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不安②采血中心理护理:在采血时要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温言安慰、鼓励患者,选择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其对采血的注意力静脉采血应当做到快速进针、拔针,尽量一次成功采血,若一次未成功应用良好的态度向患者解释,消除患者的不满,使其能积极配合再次采血③采血后心理护理:采血完毕后,护理人员需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观察穿刺处是否有红肿情况,并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提高其心理舒适度1.3 判断标准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为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9分)、剧痛(10分)五个等级。

      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痛患者所占比例表示总疼痛率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情况,满分100分,分为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满意、基本满意患者所占比例表示护理总满意度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检验方法为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护理后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总疼痛率为65.65%,与对照组86.67%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采血疼痛情况对比[n(%)]组别例数剧痛重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无痛总疼痛率对照组300002334(7.78)6333(21.11)17334(57.78)3999(13.33)0(0.00)86.67观察组30000333(1.11)2667(8.89)16668(55.56)10332(34.44)0(0.00)65.56 ------12.256P------<0.052.2 两组晕厥发生情况对照组中晕厥者2001例,发生率为6.67%;观察组中106例出现晕厥,发生率为0.35%,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 =5.897,P<0.05)。

      2.3 两组护理评价情况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与对照组83.33%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两组护理评价对比[n(%)]组别例数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总满意度对照组300005001(16.67)13332(44.44)11667(38.89)83.33观察组30000999(3.33)12000(40.00)17001(56.67)96.67 ----9.886P----<0.053 讨论因静脉采血有创性特点,虽然采血操作时间短,但穿刺时会刺激皮肤、血管等,进而使患者产生疼痛感,所以部分患者看到血液进入试管时容易产生恐惧、急躁等负面心理,不愿意配合护理人员采血工作甚至有患者因强烈刺激,迷走神经过度亢奋,促使血管扩张,导致大脑短暂性供血障碍,出现晕厥反应有学者指出[1],因患者机体状态、心理、年龄、体位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等均可能引发并发症,在所有因素中,心理因素对患者影响最大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干预在静脉采血护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疼痛率、晕厥率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疼痛、降低晕厥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客观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是开展心理护理的基础,随后有针对性给予患者心理指导,确保其能积极配合;采血中加强心理护理可减少应激行为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此外,采血后心理护理也是不容忽视的,其是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的关键[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满意度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与上述结论一致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在静脉采血中具有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张新叶,焦文志,程倩倩,等.心理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所致疼痛反应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22(8):129-129,36.[2]赵文兵,曲向东,王小芳,等.心理护理干预在静脉采血中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276.[3]叶丹玲.心理护理在体检人群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6):109-110.-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