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注生成让初中数学课堂别样精彩.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2259184
  • 上传时间:2022-07-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5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注生成,让初中数学课堂别样精彩    朱蜂蜜【Summary】 数学课堂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并捕捉课堂生成文章从把握学情,生成因时而化;捕捉细节,演绎课堂精彩;顺应出格,乘势顺水推舟;有效生成,体验生态课堂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通过关注课堂生成打造精彩数学课堂Key】 初中数学 课堂生成 教学G633.6 A 1992-7711(2016)01-023-010我国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从生命意义的高度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达到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充分的发挥出来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环境系统,课堂中学生的生成随时出现这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个性的自然流露,作为教师应该利用这种生成,而不能漠然视之因此,我们应该用变化的、创新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这种生成,从而化课堂生成为教学资源一、把握学情,生成因时而化课堂教学离不开对学情的把握,教师在课前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充分的预测这样,才能有的放失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对课堂生成做到及时的捕捉充分地利用课堂生成为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机会,从而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例如:在教学“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当讲解完ax2+bx+c=0解法后,不少学生的反应漠然,这说明他们没有掌握解法。

      为了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就另用配方程推导出这个方程的求根公式但是,讲完后发现很多学生仍然没有掌握这部分内容此时,立即意识到教师的推导过程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吻合于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通过采用缩小步伐的办法从中生成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让学生逐步理解:怎样把方程x2+2ax=b变形为x2=m这样的方程这样,通过一个阶梯性的问题设计马上就让学生明白了问题所在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教学前应该充分的了解学情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的教学思想,从而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二、捕捉细节,演绎课堂精彩我们知道,细节能决定一件事的成败教学中的预设一般要考虑到细节应该怎样来处理,因为一个细节往往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教学机械的按照课前的预案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就会成了教师诱惑学生落入老师设计好的窠臼中这样的预设会抑制学生个性的张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的扑捉细节,就细节问题的处理,从而演绎课堂的精彩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通过自制的教具演示角的大小自制的教具能任意改变角的大小,让学生自己感受如何变化角的大小而且让同桌之间比较角的大小,其中有位学生把自己做成的角两边拉成了直线于是顺势抓住这个细节提出问题:这样还是角吗?这样的角是多少度?还有比这更大的角吗?经过这样的质疑,学生懂得了角的两边开口越大,形成的角就越大,角大小与两边长度没有关系。

      对于课堂上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细节的捕捉,成功的进行了思维的碰撞,激发了学生探究角的概念的欲望不仅如此,还初步了解了角的性质三、顺应出格,乘势顺水推舟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必须掌握一种教学技巧,那就是在课堂中有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出格的现象时常发生,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变现因此,我们应该对这种出格顺水推舟,把它化成教学资源这样,才能避免传统的刻板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真实自然流淌的过程,不应该刻意追求所谓的流程完美教学程序中出现非预设情况时,教师应该顺水推舟,从中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精彩纷呈例如:在教学“概率与统计”时,就利用前几天学生在课堂上玩的扑克牌来揭示这个问题:让全班每一个学生抽一张牌,从中感受到从一副牌中每任抽一张是红色与其他同学抽出一张黑色的牌可能性是否一样大?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引入“概率与统计”这一内容,然后设计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是有多大?怎样用数量上来描述概率的大小?今天的这节课就是要研究这样的问题,从而顺利的引入概率这个数学概念学生们课堂上偷玩扑克牌本来是该批评的事,然而,顺水推舟却化成了课堂生成资源。

      四、有效生成,体验生态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好奇心还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心,就会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课堂教学永恒不变的主题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会进行独立思考问题的活动,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追求新知并在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会有效的产生课堂生成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时遇到这样的问题:某个三角架边长分别为20厘米、50厘米、60厘米,现在要重新制作一个形状与之相似的三角架,其材料为:长30厘米与50厘米的两根同型号的钢筋应该有几种不同的截法?利用三角形相似原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比较简单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用来截呢?学生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欲望于是,就因势利导的让学生自己来尝试的动手操作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于是对相似三角形性质就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于是产生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各种办法中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总会出现让我们感到意外的课堂生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按照课前的预设完成教学内容,而应该根据课堂中意外生成灵活机动的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的把这些课堂生成转化成教学资源。

      这样,才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参 考 文 献 ][1]满孝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J].文理2013(07).[2]李民权.让“活”字贯穿整个数学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2014(04).[3]满孝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J].文理导航,2012(07).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