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言文阅读《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277650372
  • 上传时间:2022-04-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言文阅读《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 一、考查形式 多以选择、简答的形式考查一般考查实词、虚词、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筛选概括信息、翻译等 二、知识讲解 (一)五类常考实词 1.通假字: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的分类如下: (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想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例:《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例:《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的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蚤”是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3)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例:《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字是古字,“授”是今字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的引申义为“方向、方法、道理”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 3.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语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意扩大、词意缩小、词意转移、词意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3)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孙子膑脚”的“脚”,古义指“小腿”,今义专指“足” (4)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现在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现在表示的语义较强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6)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词;今义是“迎合”,贬义词 4.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外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出入”,翻译的时候词义偏在“入” 5.词类活用: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有了新的意义 (1)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谒于邑人”中“日”是名词作状语,“每天”的意思 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中“军”是名词作动词,“驻扎、驻军”的意思 名词的使动用法: “既东封郑”中“封”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的意思 名词的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中“鄙”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作为边境”的意思 (2)动词的活用 动词活用为名词: “盖失强援”中“援”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援助者”的意思。

      动词的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中“活”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的意思 动词的为动用法: “等死,死国可乎”中“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死”的意思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四美具,二难并”中“美”和“难”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思分别为“美好的事物”和“难得的贤主和嘉宾”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火尚足以明也”中“明”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照明”的意思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绿”的意思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美”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丽”的意思 (4)数词的活用: 数词活用为名词: “其一犬坐于前”中“一”为数词活用为名词,“一匹狼”的意思 数词活用为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贰”为数词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的意思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一”为数词活用为形容词,“全、满”的意思 (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18个。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18个文言虚词为: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