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行区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项目(二期).doc
20页1闵行区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项目(二期)项目描述一、项目概况1、 项目背景1.1 项目立项背景为全面提升上海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公共交通的竞争力与吸引力,以公交都市创建和新一轮(2014-2017)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积极响应交通运输部号召,于2014 年申报并被批准开展第二批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建设,以通过城市客运智能化建设来增强公共交通行业管理与出行信息服务能力,落实《关于推进本市地面公交行业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智能化集群调度 1的可靠建设与出行信息服务的有序推广,促进信息技术在行业监管、运行管理和公众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从而整体提升公交行业服务水平与运营效率市运管处、浦西巴士、浦东公交,以及松江、嘉定、青浦、奉贤、闵行等五区内骨干公交企业作为“上海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示范实施单位,闵行区以区内骨干公交公司“上海闵行客运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一期工程,预算单位为闵行区城市交通运输管理所(以下简称“区运管所” ) 截至目前,项目一期实施已接近尾声,2016 年 7 月份已完成项目预验收,部分已投入试运行,现处于项目终验前的整理、整改、收尾阶段。
具体项目推进情况如下:1 集群调度系统:指多个部门共享一组无线信道的专用调度系统,简称集群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信道公用、动态分配空闲信道技术,信道利用率高,接续时间短,多个调度系统可以频率共享、设备共享、互不干扰2① 上海闵行客运服务有限公司“集群调度中心”已建成,调度软件已部署调试完成,并通过市交通委组织的项目预验收,待市交通委组织竣工验收;目前闵行 26 路、闵行 11 路已实现“上海发布”实时到站查询; ② 站点通、场站、车载一体机视屏已接入调度中心流媒体平台;③ 已完成 568 张驾驶员从业资格证、396 个电子标签的制作;④ 闵行 26 路太阳能电子站牌完成安装调试;⑤ 60 个 RFID 基站已完成 38 个市电安装,剩余 22 个采用太阳能供电正在安装中;⑥ 站点信息外业采集外业已完成,已报市运管处核对⑦ 项目安全测评已聘请检测机构,完成安全测评工作 本项目是在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以及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全面深化本市地面公交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行动计划(2016-2018) 》(沪交科[2016]264 号)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交通运输部“三个服务”的具体体现。
项目以公交行业管理者、驾驶员以及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对增强行业管理部门的综合监管和决策分析能力、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和水平、规范经营行为、保障乘客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次二期项目延续一期建设,围绕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按照上海市建设智慧城市、公交都市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本市公交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对闵行区 3 家公交公司全覆盖建设通过提高数据采集实时性、推进行业综合管理智能化,不断提高公交运营与管3理效率,增强行业管理、决策与应急能力,全面提升公交出行信息服务水平项目实施涉及的未来整体规划,包括:至 2018 年底,基本建成以信息感知数据采集为支撑,以智慧出行、智慧管理与决策、智慧运营为重点应用的智慧公交体系,改革公交传统管理模式,整合资源,全面建成行业、企业数据资源中心、调度指挥中心,推进公交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公众服务水平,增强公交吸引力未来根据区交通委“十三五”规划、公交线路的调整、公交枢纽站的新增及公众信息服务的需求,在闵行区内有条件的区域及骨干企业的主要线路扩大公交站点到站预报信息发布服务;部分有条件的线路实施计划时刻表发布;对重要的站点增加站点通;对新增的公交枢纽站,原则上信息化建设纳入枢纽站的基本建设要求,并实现与企业运营管理、行业监管平台互联。
1.2 业务及信息化现状1.2.1 行业现状(市运管处)1、行业信息化应用现状“十五”期间,通过政府主导先后启动建设了公交行业监管信息化系统、省际客运信息联网售票系统和出租汽车调度与信息服务系统等行业信息化应用系统2009 年完成全市所有公交车车载智能系统安装,实现公交车辆营运数据的动态采集,目前已由市公交专项资金资助启动了公交行业监管系统建设2、上海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现状4目前上海市有十几个公交公司运营调度平台、数个政府监管平台、还有各种类型公交换乘网站,候车亭、电子站牌等系统,这些系统对于上海市 1429 条线路、近 20000 个站点,采用各自方式进行测绘和绘制、编码、存储、处理和使用,在数据的一致性、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方面有很大缺陷造成各个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共享、公交线网规划与线路调整优化、信息发布等应用无法有效开展1.2.2 实施对象现状实施对象范围:上海闵行客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闵客运公司” ) 、上海金球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球公司” ) 、上海露虹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露虹公司” ) 此次项目实施实现闵行区公交公司全覆盖,主要情况如下:公司名称 驾驶员 公交数量 公交线路 信息化状况闵客运公司 568 385 39 目前一期项目实施已接近尾声,待验收试运行阶段。
金球公司 60 40 2仅有部分陈旧 GPS 设备,无智能化系统支撑,采用全人工模式露虹公司 242 121 8仅有部分陈旧 GPS 设备,无智能化系统支撑,采用全人工模式合计 870 546 49 1.2.3 差距分析2015 年底开始建设公交智能化示范项目,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待验收阶段二期项目在总结一期实际建设经验和公交业务及管理方面,旨在依托本次工程,对一期建设进行补充完善,在公交智能化涉及的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应用支撑平台、主机及存储系统、5终端系统、网络及安全系统、配套工程等不足方面加以开发建设,促进信息智能化技术在区公交行业全面且深度的应用,从而全面提升闵行公交行业服务水平与运营效率2、 依据充分性2.1 国家文件依据1) 《“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 》 “第二十九章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绿色化发展,建设国内国际通道联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体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二批创建城市的通知》 (交运发〔2013〕652 号) “确定……上海……共 22 个城市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二批创建城市。
”2.2 市级文件依据1)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关于申报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示范应用工程的通知》 (沪交科[2014]192 号) “提升公交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并进一步推进区县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工程” ;2)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全面深化本市地面公交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行动计划(2016-2018) 》 (沪交科 [2016]264 号) “ 围绕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按照上海市建设智慧城市、公交都市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本市公交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通过提高数据采集实时性、推进行业综合管理智能化,不断提高公交运营与管理效率,增强行业管理、决策与应急能力,全面提升公交出行信息服务水平62.3 区级文件依据闵行区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着力建设包括上海闵行客运服务有限公司等区内公交企业的公交车载信息化系统等、信息采集、信息发布系统、智能调度系统通过构建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控制调度模式,实现公共交通调度、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智能化,增强公交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公交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服、便捷的公交服务和信息服务,体现“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吸引出行者采用公交方式出行,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 项目必要性和重要性公交行业信息智能化是实现国家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抓手,也是整合信息资源和提升社会公众服务的重要举措全方位完善闵行区公交信息化内容,提升公交信息化内涵,其建设对公交服务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项目最终实现如下:(1)实现闵行区公交车辆一体化车载终端全覆盖,车辆到站动态信息预报 APP 实现全覆盖,并接入“上海公交 ”APP 应用;(2)扩大安装电子站牌,向公众发布显示离本站最近和次近的两辆公交车的站距或到站时间预报信息;(3)公交车辆电子标签的全覆盖安装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全覆盖发放;(4)闵行区公交基础信息采集全覆盖,建成闵行区公交行业基础信息数据资源库,并完成与上海市公交行业监管平台的信息实时7共享; (5)闵行区公交企业全部实现智能集群调度常态化管理;(6)推广建设企业运行监测、企业服务信息发布系统、企业综合统计分析系统、智能场站管理4、 项目的可行性本项目是在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以及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全面深化本市地面公交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行动计划(2016-2018) 》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交通运输部“三个服务”的具体体现,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同时项目主管部门与实施单位严格执行《闵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建立了清晰的组织架构以落实职责,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有序实施本项目通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应用系统、应用支撑系统、数据资源建设、主机及存储系统、终端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和配套工程等多个环节提出了解决方案如上所述,从上级部门文件的政策指引和完善的组织流程管理基础上,经过充分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论证,本项目的建设既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二、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1、 项目的总体目标本项目围绕服务于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乘客、行业管理部门等三方需求,基本建成以信息感知数据采集为支撑,以智慧出行、智慧管理与决策、智慧运营为重点应用的智慧公交体系,使公交行业8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改革公交传统管理模式,整合资源、降本增效,实现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和创建公交都市的智能化目标,推进公交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公众服务水平,增强公交吸引力主要形成如下细分目标:(1)企业综合管理智能化深化智能集群调度高效集约,推广智能场站管理新模式,建设以核心业务系统为支撑的综合管理平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手段的创新,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2)公众信息服务综合化通过移动终端、电子站牌等载体,发布全部车辆实时到站信息、线路时刻表信息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信息互联,构建内容齐全、形式多样、及时可靠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体系,提高综合信息服务能力3)行业监管决策科学化建成统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面向综合应用服务的业务数据库、面向决策分析的主题数据库,完善日常监管、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系统功能,提升行业安全服务监管能力、科学决策水平2、 项目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 指标名称 绩效指标值 指标解释一体化车载终端、车辆电子标签、RFID 基站、电子人员证覆盖率100%考察区内所有公交车辆、从业人员实现覆盖程度集群调度完成率 100% 考察区内所有公交车辆实现集群调度程度产出数量(C11)电子站牌建设数量(根)48考察示范性应用是否达到要求的数量产出指标产出质量(C12)数据传输准确性考核合格率 95%考察一体化车载、RFID 基站信息传输的准确性9绩效指标 指标名称 绩效指标值 指标解释线路 APP 发布的接入率 100%考察公交线路 APP 接入率是否达到100%首末班车准点率 90%考察公交线路首末班车准点率是否达到90%以上电子站牌预报准确率 90% 考察站点发布车辆到站预报准确性。
竣工验收合格情况 合格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专家评审通过情况 通过 项目专家评审通过产出时效(C13) 计划实施及时性 及时项目是否按照实施计划及时执行公交信息化设备设施完好率 90%考察项目内信息化设备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