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册上教案.doc
27页莘县实验小学莘县实验小学信息技术课教案信息技术课教案(( 年级年级 册)册)设计人:设计人:_ _谢建法谢建法______________年年 月月 日日120042004——20052005 冬学段教学计划冬学段教学计划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的工具信息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它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一、本情况分析因为面对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与其它几个年级的学生相比较,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由于学生上机操作时间不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小学生年龄小、兴趣高、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快这一特点,抓住儿童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严密的组织,精心安排,依照儿童的认知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逐渐展开,引领学生在电脑世界里遨游,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材分析小学六年级的教材为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组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该教材共有三单元——15 课,第一单元 信息技术的初步,共有5 节课,它们分别是:第 1 课 生活在信息的海洋,第 2 课 什么是信息技术,第 3 课 信息的采集、表达与处理,第 4 课 信息技术的应用,第5 课 信息安全;第二单元 电子幻灯片,共有 5 节课,它们分别是:第 6课 设计竞选演讲稿,第 7 课 制作封面幻灯片,第 8 课 插入图片,第9 课 让图片动起来,第 10 课 让幻灯片更精彩;第三单元 电子万花筒,共有 5 节课,它们分别是:第 11 课 图龟绘图命令,第 12 课 重复命令,第 13 课 重复命令的嵌套,第 14 课 定义过程,第 15 课 带参数的过程。
全书以小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性概念,制作幻灯片和简单的了解计算机语言为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以第二单元为主,使小学生掌握幻灯片的制作,自己能够制作出简单的幻灯片,提高小学生的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2三、教学目标通过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多的掌握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通过对信息和 powerpoint 的学习与掌握,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我扩展与自我创新学习四、方法措施进入信息时代,学会使用计算机,并能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是小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鉴于这一要求,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照教学规律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给六年级学生上课时,我首先给同学们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练习,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启发他们,或者让学生们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与讨论,让学生自己找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使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给学生布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课题。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实际运用信息的能力五、进度安排第 1 周,复习上学期学习的内容;第 2 周,学习第 1 课,生活在信息的海洋 ;第 3 周,学习第 2 课 ,什么是信息技术;第 4 周,学习第 3 课,学习信息的采集、表达与处理;第 5 周,学习第 4 课,信息技术的应用;第 6周,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第 7 周,学习信息安全;第 8 周,复习;第 9 周,学习第 6 课,设计竞选演讲稿;第 10 周,学习第 7 课,制作幻灯片封面;第 11 周,学习第 8 课,插入图片;第 12 周,学习第 8 课,插入图片;第13 周,学习第 9 课,让图片动起来;第 14 周,学习第 9 课,让图片动起来;第 15 周,学习第 10 课,让幻灯片更精彩;第 16 周,学习第 10 课,让幻灯片更精彩 第 17 周,复习;第 18 周,考试3复习课复习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复习上学期学习的内容2、养学生小组见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板报的制作[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过程授课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新的一学期又开学拉,在这个假期中,我们同学们玩的快乐吗?不知道我们有没有在计算机上练习过我们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同学们还能不能掌握我们上学期学习过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复习一下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知识。
二、复习首先,有那位同学愿意回答我们上学期学习过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同学们首先答对 word 软件的学习那么我们具体学习了 word 的哪些功能哪?1、word 制作表格、以及调整表格和美化表格2、word 设计板报三、练习同学们通过小组间合作,一起练习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对有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和老师哪一起讨论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四、结束1、教师总结2、学生关机、下课[课后小节课后小节] ]4通过这节课我对同学们的观察,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掌握还算可以,只是有一小部分同学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掌握掌握不够熟练,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注意一下这部分同学,争取让每一位同学都不掉下整个班级的队伍,同时,在同学们练习的时候,教师也要多注意一下,让每位同学都有练习的时间第一课第一课 生活在信息的海洋生活在信息的海洋[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 1、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2、了解信息的作用及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了解信息的特点及作用[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过程授课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
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第 1 课 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二、新授同学们,我们想想我们的时常的生活,我们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让我们感受一下信息的存在,学生们回答(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还有我们可以上网,来了解更多的信息等等)教师总结,实际上,我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在不断的向外界发出或传递信息,例如与别人谈话,发电子邮件等等那么在我们身边有着那么多的信息,信息是否是我们的重要的资源哪?1、信息是人类的重要的资源5我们大家通过刚才的了解,我想我们同学们也一定认识到信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其实,在 20 世纪中叶以后,人们把信息、物质、能量并列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人们哪,通过积极有效的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效率教师举例:气象预报的信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2、了解信息的特点信息既然对我们人类有着那么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那么重要的资源,那么它有什么样的特点那?首先信息应具有可传递性,否则我们怎么能了解别人的信息哪?对于其它的特性,我们同学们想一想,信息还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们回答:信息具有共享性、可处理性、实效性;以及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的特点,啊,我们同学们那么的聪明啊,那么我们是自己总结出来的哪还是看的课本啊?教师给同学们具出几个例子:我们看到某个人,我们就能了解这个人的外貌的信息,同样别人看到这个人,那么他也一定了解这个人的外貌的信息,这种是不是一种信息的共享啊?还有我们在交谈或者是收听广播的时候,我们说出去的话和我们听到的声音,他们这种信息是不是我们说出和听到后就消失拉,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
然后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信息的了解三、练习同学们上网,到中国气象局(http://)或者是山东气象局(http://)了解一下我们这个地方的天气情况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四、结束1、教师总结2、学生关机、下课[课后小结]由于本节课是学生们了解的内容,所以那大部分学生了解起来哪,很容易上手,但是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以前的内容不是很牢固,因此才联系的时候出现了一点问题,因此以后教师要注意,尽量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6第二课:什么是信息技术第二课:什么是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2、了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概念3、能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说说自己用计算机做了什么 ?[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通信技术的概念[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过程授课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生活在信息的海洋这节课,通过这节课,我们同学们了解些什么?同学们举手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既然我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信息的事情,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那?我们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板书:什么是信息技术二、新授1、信息技术和微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概念是什么那?我们同学们看课本第 5 页,信息技术技术的概念是什么哪?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它是以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
信息技术的主体是信息处理技术,即信息的采集、表达、传输、加工处理、存储和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信息技术既然以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为基础,那么什么是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哪?微电子,它是 20 世纪 60 年代,产生了一门新技术——微电子技术,主要用来解决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使每块半导体晶片上集成更多个电子元件,生产出各种功能强大的集成电路例如,我们现在用的奔腾 4的 cpu 中就集成了几千万个电子元件目前,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大踏步地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让同学们看课本第 6 页(图 2-1) ,感受一下微7电子发展的历程微电子的发展它同时也推动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史上的第一台计算机是在 1946 年在美国诞生的,当时它的主要的元件是电子管,当时的第一台计算机占地 150 多平方米,我们同学们想一想,150 多平方米,它比我们现在应用的计算机,大了多少倍?同样,计算机的发展它经历了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几个发展阶段今天,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正在利用微电子、光电子、生物、超导和量子等技术,采用新型的体系结构和算法等多种手段,研制速度更快、功能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计算机。
2、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同样,它也带动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做到速度更快、更安全可靠、更方便人类为了快捷有效的交流信息,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通信技术,教师简单向同学们讲解一下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通过课本上的图片感受一下通信技术的发展三、练习1、首先同学们先看一看课本上的图片2、通过网络简单的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四、结束1、教师总结2、学生关机、下课[ [课后小结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历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对于微电子的发展,就没有了那么大的兴趣,因此,教师以后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多研究一下教材,争取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新的知识8第第 3 3 课课 信息的采集、表达与处理信息的采集、表达与处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的采集技术2、掌握通过网络对信息的采集3、了解信息的表达、存储和控制技术[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掌握通过网络对信息的采集[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过程授课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同时,也通过我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信息对我们生活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