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会计信息不对称对稳健性原则影响.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4569326
  • 上传时间:2021-1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6.7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会计信息不对称对稳健性原则影响【摘 要】会计确认和计量、报告的不对称性将对微观经 济和宏观经济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研究会计的对称性问 题,可以为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部门进行制度建设和 方法改进提供基本思路综观我国会计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笔者以为,稳健性原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有遵循, 也有背离下面就会计信息不对称对稳健性原则的影响进行 逐一分析关键词】会计信息不对称 稳健性原则影响1. 会计稳健性在解决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1.1会计稳健性如何解决逆向选择会计稳健性是会计人员对不确定性一种审慎的反映代 理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要契约的联结点,是通过显性或 隐性契约相互联结在一起的人,雇员、供应商、政府部门以 及社会公众等所有企业经营的参与者和影响者由于信息不 对称的存在,占用信息优势的代理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在签 订契约时,会产生你想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道德风 险是会计人员面对一种不确定性,代理人可能的利用私人信 息,通过提高商业业绩等方式从其他利益相关者那里转移财 富,为了对这些代理行为进行抑制或预防,会计对收益和损 失的确认采用了不同的可验证标准,即对收益的确认要求更 高的可验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代理成本,降低信息 不对称性。

      1. 2会计稳健性如何解决道德风险Juan Manuel Garc a Lara 等(2009)检验了 公司治理 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因果关系,认为是公司治理导致了对稳 健性的需求,而不知反之,二者不是替代关系,公司治理好 的公司会通过操控性应计额以更及时的方式告诉投资者坏 消息,公司治理强度的公司稳健性(有条件的)程度更大, 稳健性有助于监督机制发挥作用Ryan Lafond和Sugata Roychowdhury (2008)证明了:当管理层持股比例下降,代 理问题会更严重,会提髙对稳健性的需求通过不对称的确 认利润的稳健性随着管理持股比例的上升而下降总之,稳健性会计实施会产生3个基本特征:报告的净 资产下偏、收益信息的及时性要低于损失、增加了管理者向 上操纵净资产的成本,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者对NPV(净 现值)为负值或收益低的项目投资,降低逆向选择风险在 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及时确认损失,能促使管理层及时 终止不利项目的进行,减少损失,通过延迟收益的确认,让 管理者的薪酬从已实现的收益中支付,保证了投资者的利 益2. 会计信息不对称对稳健性原则的影响2.1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对稳健性原则既有遵循也有背离通过对修订前后的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原准则规定:作为债务重组中的债务人,通过重组获得的收 益一般计入“营业外收入”,而债权方通过重组发生的损失 则计入“营业外支出”,即会计处理是对称的。

      债务人的重 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而债权方的账务处理也有了很大 变化,有的作为“营业外支出”的(现金清偿方式等),有 不确认损失而将重组债权账面价值作为受让非现金资产或 股权的入账价值的一一这意味着本应确认损失(营业外支 出)部分金额加到了受让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之 中就债务人而言,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而不 是“营业外收入”,起因于实务中滥用“公允价值”概念, 利用所谓的会计创新手法,通过债务重组获取高额营业外收 入虚增巨额当期利润这种从营业外收入到资本公积,绕开 利润表进入资产负债表的做法,是基于抑制实务中通过虚增 收益从而导致虚假会计信息为出发点的,可以说这种思路是 符合稳健性原则的而作为债权方,在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 资产清偿债务或以债务转资本清偿债务方式下,不确认重组 损失而将该部分损失计入受让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 值之中,这种做法与稳健性原则的一贯思想是相违背的此 外,在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重组时,债权方如果重组债 权的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损 失(营业外支出),反之,则不作账务处理,这是典型的稳 健主义而作为债务方则不然,当在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 行重组时,若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等于或小于将来应贷金额 时,债务人不作账务处理(不确认损失),这与稳健性原则 又是明显相违背的。

      2. 2非货币性交易下收到补价方确认收益实现是对稳健 性原则的背离在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非货币性交易》中,考 虑到公允价值难以取得,而且难以找到确切证据予以证实, 为了避免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对公允价值采用 了适度限制的运用方式:技术考虑资产按公允价值为计价基 础,也不将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损益但 收到补价方,却将收到的补价视为收入已经实现而确认相应 收益而按照准则规定的补价性质,只要收到的补价未超过 规定比例的25%,应认为非货币性交易的性质未发生变化, 既不超过规定比例的货币补价,也不能视为将换出资产中的 一部分作为出售对待,自然也就不能确认为收益,所以很显 然,收到补价值方确认收益,相当于多计算的资产入账价值, 明显不符合稳健性原则2. 3无条件抵消权合同的账务处理:符合稳健性原则如前所述,在传统会计处理方法下是不确认由无条件抵 消权合同而引起的负债的但当所订购货品的价格发生下降 时即对购货方而言造成损失时予以确认而当订购货品价格 上升时却不确认由此产生的收益,这正是稳健性原则的一贯 思想2. 4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处理:典型的稳健主义资产减值推备的计提本身就是稳健主义的产物,运用成 本与市价孰低法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

      而稳健主义本身 就与对称性格格不入多计负债和费用,少计资产和收益, 这种账务处理不可能带来对称的会计信息减值准备的转回 则是由于市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回升,但这种转回升有上 限的,即成本当施加上升到超过成本时,却不再确认由此 带来的资产增加2. 5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下,由于被投资单位既可能盈 利,也可能亏损,当被投资单位盈利时,投资企业的长期股 权投资账面价值将按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的投资比例增加, 这显然与稳健性原则的做法是相违背的但反之,当被投资 单位发生亏损时,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将随之 以被投资单位净亏损的一定比例下降,这正是稳健性原则所 要求的但是这种下降却不像增加那样是不受限制的,而是“以 零为限”笔者以为,这种由“以零为限”的规定所导致的 不对称会计信息,不但是对稳健性原则的限制,还与实质重 于形式等其他会计原则相违背结论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对其后果 的严重性怎么估计都不过分,无论是政府监督;部门还是学 术界都对此作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但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 —个现实:现代会计准则的内容和方法存在导致宏观经济信 息失真的可能性,即所谓的制度性信息失真,而究其根源, 微观经济主体依据会计准则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 认和计量的非对称性(对称破缺)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

      在 探讨稳健性原则在导致会计信息对称被缺的过程中,笔者发 现稳健性原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信息的对称破 缺,既有因遵循稳健性原则所导致的,也有因违背该原则所 造成的,还有的是两者兼而有之参考文献:[1] 李献平.股权性质、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一资产 减值视角[J]现代商业2012年第12期.[2] 陶晓慧;柳建华.资产替代、会计稳健性与债权人 保护[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04期.(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鸭绿河农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