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综述.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7525348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3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丹红Reference:本文以国外经典文献为基础,对国内重点期刊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从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的几种假说出发,分析了影响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因素,讨论了自愿性信息披露所带来的经济后果Keys: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综述F23信息披露可划分为自愿性信息披露和强制性信息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在没有相关政策法规强制要求的情况下主动对外披露的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上,而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则研究较少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以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的几个假说为出发点,分析了影响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因素以及自愿性信息披露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一、企业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一)资本市场交易假说资本市场交易假说是基于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来说的,企业对外融资效率分为两方面:可融得资金的数量以及融得一定数量资金所支付的成本因为企业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损害到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企业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可以给市场传递出企业经营管理良好的信号,减少企业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企业以更低的资金成本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二)控制权争夺假说控制权争夺假说(Brennan,1999)认为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市场价值会影响到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考核成绩,如果企业业绩较差或市场价值被低估,那么股东会归咎于管理者没有很好地履行受托责任,管理者将面临被解雇的危险由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信号作用,管理者有动机通过自愿性信息披露传递公司价值被低估的信号,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回归,以这种信息沟通的方式来保障自己对企业的控制权三)股票薪酬假说股票薪酬假说(Noe,1999;Aboody和Kasznik,2000)认为自愿信息披露所传递的良好信号会使得公司股票市场价值随之升高,而管理者的薪酬计划依赖于公司在股票市场的表现,因此管理者有动机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以使自己获得公司股票增值的收益由于两权分离造成了委托代理问题,上市公司通常采取股权激励的做法,通过股权这一纽带协调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基础四)诉讼成本假说诉讼成本假说(Skinner,1994)认为诉讼成本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管理者为了避免由于披露不充分引起的诉讼,会自愿进行信息披露;另一方面也可能为了降低诉讼风险而减少披露公司前景预测的信息。

      由于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资本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越来越强,管理者在信息披露方面可能面临的诉讼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诉讼成本是影响企业管理者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动机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利益基础的不同导致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差异1.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东利益基础的一致性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如果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所控制,持有非流通股的控制性股东与广大流通股股东利益不一致,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控制性股东为了获取个人私利会采用各种利益输送手段来掏空上市公司,侵占流通股东的利益,这样的上市公司往往隐瞒应该披露的信息,或披露低质量信息,以达到掩盖经济实质的目的股权分置改革可以协调公司非流通股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基础为了研究股东利益基础的一致性是否可提高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张学勇和廖理(2010)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以2005年内完成股改的企业为试验组,以在2006年12月31日前还没有启动股改的上市公司为控制组,分别对比这两组上市公司在2004年和2006年两年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特别是自愿性非财务信息披露。

      原因是股权分置改革通过协调公司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基础来改善公司治理,而公司治理进而又促进了自愿性信息的披露2.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利益基础的一致性有助于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当管理者仅持有公司一部分股份时,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会出现不一致,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越有可能更多地考虑个人利益罗炜和朱春艳(2010)将管理层持股比例作为代理成本的一种衡量方式,认为代理成本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上升而下降他们研究中国上市公司2001-2007年财务报表附注中关于“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信息,从实证上检验了代理成本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管理者持股比例越高,管理者越倾向于自愿披露经营活动相关现金支出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股票薪酬假说,但Eng,L.L.和Y.T.Mak(2003)的研究结果却显示:管理层持股比例越低,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越多二)公司特征的差异使自愿性信息披露呈现差异现有研究发现影响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公司特征主要是公司规模和内部治理结构,已有的文献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公司规模越大,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可能性也越大(Lang和Lundholm,1993)。

      这是因为规模大的公司会受到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关注,公司将承担更大的诉讼风险,为了减少诉讼成本,这类公司会更倾向于自愿性披露信息第二,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会促进自愿性信息披露一方面,从独立董事所产生的影响来看,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越高,越能促进公司更充分地披露信息(Jaggi和Yee,2000);另一方面,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位设置来看,两职合一的公司更倾向于隐瞒对自身不利的信息(Forker,1992)三)公司业绩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Singhvi和Desai(1971)研究发现业绩好的公司更倾向于自愿性信息披露以向市场提供更多的信号,从而获得融资等方面的好处,这一结论与资本市场交易假说是吻合的但是Skinner(1994),Chau,GeraldK.和Gray(2002)发现公司在业绩差的时候会更可能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结论的差异说明公司在业绩差或好的时候都有动机自愿披露信息,业绩好的公司通过披露有关公司财务和企业发展前景的信息来传递好公司的信号,业绩不好的公司则通过自愿性信息[来自wwW.lW]披露传递公司价值被低估的信号,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回归四)管理者个人特征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万鹏和曲晓辉(2012)选取了中国2008-2010期间披露了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为全样本,研究了董事长个人特征对公司营收计划自愿披露的影响。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年龄越大、董事长为女性的公司自愿披露营收计划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研究突破了以往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基于“高层梯队理论”,管理者在认知能力、感知能力、价值观等心理结构方面存在差异,管理者的异质性可导致其决策过程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到企业行为,自愿性信息披露就是其中一方面五)外部因素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外部因素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公司聘请的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会产生影响Xiao,Yang和Chow(2004)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审计机构促进公司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其他一些文献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如审计机构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公司更可能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第二,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会对自愿性信息披露产生影响管理者更倾向于在公司股票下跌时自愿披露乐观的未来预测信息,而股票上升时却不会积极披露关于公司未来前景良好的预测信息(EwaSletten)三、自愿性信息披露产生的经济后果(一)自愿性信息披露会降低公司对外融资的资金成本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信号传递可用来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信号传递理论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广泛运用。

      信号传递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政策的选择,还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自愿性信息披露可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管理者比外部股东拥有更多关于企业前景的信息,如果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不解决,对外融资的资金成本将会较高,因此绩优公司会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以传递好公司的信号,而由于信息披露是有成本的,绩差公司则很难模仿这种信息披露政策张宗新等(2007)发现在公开融资前,强化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沟通,自愿披露有关公司财务和企业发展前景的信息,传递好公司的形象,成为有再融资需求公司的理性选择二)以前披露信息的质量有所差异则现在的自愿性信息披露会引起股票市场不同的反应HollyI.Yang(2012)研究了管理者的信息披露风格与资本市场对所披露信息的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管理层以往披露的预测信息准确性不同,股票市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反应就会随之有所差异,并且信息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这种差异也就越明显,也就是说当信息披露质量的可靠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时,管理层以往披露的对未来预测信息准确性程度越高,则公司股价在市场上的反应就越剧烈这是因为如果投资者已经发现公司以前披露的关于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信息与现实不符,那么他们将不再完全依赖企业所披露的预测信息来做出决策,所以股票市场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反应程度也会减弱。

      本文主要是总结了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结合起来系统地进行论述,克服了以往文献仅从某一方面来叙述自愿性信息披露时系统性和全面性不足的缺陷最后,笔者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作为企业对外提供信息的一种手段,其重要性已经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方面,对其所产生经济后果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因此这一问题还有待学术界更深入的研究Reference:1.方红星,孙翯,金韵韵.公司特征、外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报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09(10):44-52.2.罗炜,朱春艳.代理成本与公司自愿性披露[J].经济研究,2010(10):143-155.3.谭劲松,宋顺林,吴立扬.公司透明度的决定因素——基于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0(4):26-33.4.万鹏,曲晓辉.董事长个人特征、代理成本与营收计划的自愿披露——来自沪深上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2(7):15-23.5.张学勇,廖理.股权分置改革、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J].经济研究,2010(4):28-39.6.Aboody,D.andKasznik,R.CEO,StockOptionsAwardsandtheTimingofCorporateVoluntaryDisclosure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0(29):73-100.7.Brennan,N.VoluntaryDisclosureofProfitForecastsbyTargetCompaniesinTakeoverBids[J].JournalofBusinessFinanceandAccounting,1999(26):883-918.8.Chau,GeraldK.andSidneyJ.Gray.OwnershipStructureandCorporate[来自Www.L]VoluntaryDisclosureinHongkongandSingapor[J].InternationalJournalofAccounting,2002,37(2):247-265.:关宏锐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