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父母的语言》樊登读书笔记190326(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59531979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书价值 父母对孩子教育投入的竞争日渐激烈, 然而巨大的教育资源宝库——父母和 看护人的语言,长时间以来被大众忽 视本书将指导父母如何在与孩子日 常对话中,用语言帮助儿童塑造强大 的学习型大脑,让他们不再“输在起 跑线”上阅读收获了解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差距的真正原 因了解早期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可优化孩子大脑的“3T原则”亲子沟 通术可强化孩子学习能力的语言模式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小儿人 工耳蜗项目负责人,芝加哥大学医学 院“3000万词汇倡议”机构的创始人 和主任她曾获得芝加哥大学医学院 “杰出项目创新的领导者”奖项,也 是白宫的“结束成绩差距”倡议的发 起人之一本书是她 30年的科学研 究结晶,在美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引起 巨大反响精华解读以下内容为《父母的语言》一书精华 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 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金句精选1. 从本质上来说,大脑发育的核心 在于宝宝与一位有爱心、能做出积极 回应的成年人之间的互动2. 如果父母只顾往孩子的脑袋里塞 入简单的单词,装得再多,它们也无 法跟大学水平相提并论3. 没有强大的执行功能和自制力, 单靠“智力”因素孤军奋战是不科学 的。

      点击图片可直接分享和保存作者简介[美]达娜•萨斯金德(DanaSuskind)目录一、 3000 万的词汇差距二、 语言对大脑的塑造三、 优化大脑的亲子沟通方式——3T 原则正文一、3000 万的词汇差距1. 手术成功了,然后呢?作者达娜•萨斯金德医生在人工耳蜗 植入研究项目中,有了一项奇怪的发 现:两位耳蜗植入患者扎克和米歇尔 在手术成功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康复 结果扎克性格活泼开朗,就读于一 所公立学校,阅读水平达到了正常的 三年级水平;同样上三年级的米歇尔 却不得不在“特殊教室”里学习只 会比划简单的手语和说一点点话的她 阅读能力仅达到幼儿园水平作者萨斯金德医生不解:他们明明有 着同样的智力、同样深爱他们的父母 同样的先天性耳聋,并同样地接受了 高端仪器治疗,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 距?2. 孩子学习差异的根本原因经过大量且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和数据 收集后,作者萨斯金德医生发现了早 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决定性影响也 就是说,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 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 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 素贝蒂•哈特与托德•里斯利两位学者 的一项长达三年的研究证明:当孩子 长到三岁时,来自脑力劳动者家庭的 儿童听到的词汇量,比接受福利救济 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累计多出 3200 万。

      此外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相对少 地训斥孩子,多使用积极的、肯定的 词汇,如“你真棒”;而低社会经济 地位家庭偏好对孩子使用禁忌词和负 面词,如“你错了”“你真差劲”等 无论出身如何,每个孩子都有着无限 的潜力可以被开发,但是这些潜力的 开发程度却被早期语言环境中的 3000 多万词汇量拉开差距二、语言对大脑的塑造需要强调的是,这 3000万词汇量的差 距并不是指3000万个不同的词汇, 而是说话的总量,包括那些重复的话 语另一方面,即使没有科学证明我 们也知道,重复且毫无意义的话语, 如3000万次“闭嘴”,对孩子并没有 什么益处在这些词汇量中,语言的丰 富性、复杂性、多元性和“肯定反馈” 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但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为什么父 母的词汇有这么大的能量?1. 脑回路的构建 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一千亿条神 经元潜能,能转化成诸多不同的潜力 但是,这些神经元需要关键性的类神 经连接,如同无数个独立的亭需 要连接线一样人类大脑掌握思考和学习的区域在孩 子三岁前,便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错 过对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培养,就可 能造成孩子以后在学业上与其他人的 差距以上的这组数据对比,看似好像家庭 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起 着决定性作用,但在结合儿童早期语 言学习的经历分析后可以发现,家庭 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一定影响力,但不 是绝对的。

      每个人从出生到三岁时,大脑每一秒 都会产生 700~1000 条额外的类神经 连接然而数量如此庞大的类神经连 接如果长期保留,那么大脑将不堪负 荷因此我们的大脑将通过一个叫作 “突触削减”的过程,削除不必要的 类神经连接,淘汰较弱或不经常使用 的部分我们的大脑早早地就被所处的环境塑 造完成,最好的例证就是语言的学习 婴儿时期的我们是真正的“世界公民” 在神经可塑的鼎盛时期,婴儿的大 脑能够区分每一种语言的语音,包括 德语的元音变音、汉语拼音、马赛族语的轻微内爆音等各种复杂细微的差 别然而在一岁结束之前,幼儿就已 经显露出对母语语音的忠诚性孩子早期的语言环境,即父母提供的 语言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先天潜能 的发挥父母语言的神奇作用远不止 简单的词汇导入这是决定特定神经 元回路的优势、持久性和修剪其他神 经元回路的必要刺激因素根据父母对孩子说的词汇量和父母对 孩子说话的方式,父母的语言会对孩 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自身行为 约束和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 的影响2. 数字空间词汇的差异性滋养不必接受刻意高深的训练,父母单纯 的数学词汇输入就有提高孩子数学能 力的魔力苏珊•莱文教授和她的同事对大约44 名14~30个月大的幼儿及他们的家庭进 行了追踪研究。

      该教授在观看录制视频 时发现,在同样的时间段内,有的孩子 只听到了 4个有关数学的词汇,而有 些则听到了超过 250个与数学相关的词 汇一年累计下来,这些孩子听到数学 词汇量的差距多达10万左 右而在随后的数学能力测试中,听到更 多数学词汇的孩子毫无疑问地表现得 更加出色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苏 珊•莱文教授开展的另一项空间技能 评估中听到更多空间词汇的孩子在 测试中显露出优势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更聪明,而是完全 与他们所接触到的词汇有关通过语 言,大脑超凡的能力能将其转化成比语言实际所传递的意义更广泛且更复 杂的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帮助孩子打 下日后学习的基础然而这项卓有成效的数学词汇滋养方 式却绕过了女孩子一项针对母亲的研究发现,她们两岁 以下的女儿接受的数学谈话是儿子的 一半,接受的有关基本数字的谈话大 约是男孩的三分之一在实际的数学 成绩面前,母亲一直高估儿子们的数 学能力,而低估女儿的数学能力母 亲们还更倾向于让儿子参加数学活动 从而增加了儿子在数学上的参与度和 兴趣另一项以小学老师为样本的研 究结果是,女性会将她们对数学的焦 虑不安感传递给女孩在女孩生命的第一阶段,父母和社会 对女孩数学能力的偏见,阻碍了女孩 数学潜力的发展,甚至是模糊地告诉 女孩:“数学不是你擅长的。

      当你 的自我印象是一个“数学成绩不好的 人”时,你就会面临着学习数学的困 难语言不仅仅带来积极的正面培养,还 会产生负面的影响3. 培养成长型思维孩子难免受到周遭环境中不利于他们 成长的语言影响,这是作为父母和教 育者需要帮助他们克服的成长型 思维模式”便是一项利器,即帮助孩 子形成“努力是获得成绩的关键因素 而缺乏能力并不是导致失败的原因, 放弃才是”的观念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智力能通 过各种挑战得到提高它能帮助孩子在面对社会中的不良定性或偏见时保 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研究领头人德 韦克教授在 1998 年的一项重要研究 显示,简单的一句对过程的称赞,就 能够激发孩子积极应对挑战的欲望他让 128名五年级的学生解答一道难题, 测试结束后给予一些学生“聪明” 的称 赞,给予另一些学生“努力”的 称赞 随后她给出了两个选择,其一 是让学 生们解答一道更难的题目,并 告诉他 们“会从中学到更多”;另一 个选择 则是和第一题差不多难度的题 目获 得“聪明”称赞的 65%的学生选择难度 相仿的题目,而获得“努力” 称赞的 92%的学生选择挑战更高难度题目自控力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之一。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 孩子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依靠的是照 顾他们的人看护人在日常互动中向 孩子们传达文化规范,教导孩子从“环境的奴隶”变成“自我行为的主 人”而语言技能则在这一转化中扮 演重要角色实验证明,即使孩子还处于不理解语 言内容的婴儿时期时,只要听到自然 的声音序列,就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我 调控力而理想的看护人言语更能帮助孩子变 得独立如果看护人问出“玩完玩具 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的话 可以对孩子的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产 生巨大影响因为这句话支持了孩子 拥有对玩具的自主权4. 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5. 道德观的建立父母在孩子 14 个月大以前,就已经 形成了一种“称赞风格”,即选择了 是夸孩子聪明还是努力学者们发现 在三岁之前经常受到基于过程称赞的 孩子,更容易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 具备这种思维模式,有助于孩子对 抗自我定型这一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 风险,让他们不惮于自我挑战从而获 得更大进步而认为自己天生“聪明”的人在面对 他们无法完成的事情时,更容易放弃 因为他们“不够聪明”,或者这件事 不重要,又或者有人在背后操控了那 件事德韦克教授说:“如果不能正 确运用称赞,它就会变成一种负面力 量,一种让学生消极且依赖他人观点 的麻醉剂。

      这是父母需要警惕的 当父母鼓励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向 孩子解释规则、教育孩子不要感情用 事时,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就会得到 提升因此,父母应避免“命令型” 语言,比如训斥和要求等;而应该采 用“建议提示型”语言管教孩子,引 导孩子提出意见或选择比如采用 “因果思维”的方式与孩子对话因果思维让孩子明白,每个行为的发 出都源自一个理性的目的,促使孩子 去探究事情的起因和影响以及后果 具备因果思维的孩子能够理解,人们 应该在对的时间用对的方法做事情 也许孩子不能立马和父母达成共识, 但因果思维会慢慢渗入孩子的脑中, 在未来能够无需任何人的提醒,便对 不当的行为举止说“不”变得善良其实也是一个很务实的决定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一 书的作者指出,善良、奉献且不求回 报的人不仅仅会获得至善的赞美,他 们的事业也会蒸蒸日上好人有好 报”有着它的科学依据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宽容的品质和良好 道德行为都有影响虽然培养孩子的 成长型思维需要家长基于行为的夸赞, 但是为了帮助孩子变得善良,家长此 时需要基于个人的称赞研究发现,当要求一群 3~6岁的孩子去 “帮忙”打扫时,被要求做“帮手” 的 孩子更愿意参与进来。

      而另一项研究 表明,相对于被要求“不要骗人”, 被要求“不要做骗子”的成年人就不 太可能去骗人,被要求不要当“骗子” 的群体根本不会骗人名词与动词间的微妙差别在于,名词 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 己所以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 父母应该说“你做了一件非常糟糕的 事情”,而非“你真差劲”这样可 以帮助他们明白自己是“善良的”, 只不过是犯了一个可以挽救的错误, 而不是让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感受, 觉得自己差劲三、优化大脑的亲子沟通方式——3T 原则我们已经知道,一个语料丰富的语言 环境对于婴儿和儿童大脑的发育是至 关重要的为了帮助父母构建良好的 幼儿语言环境,本书的作者和她的团 队研究出了一套科学且便于操作的亲 子沟通方式:3T原则,即共情关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 和轮流谈话(Take t urns)1.第一个T:共情关注父母用语言开发孩子大脑的第一步, 是需要以共情关注的方式吸引孩子的 注意力,再给予孩子回应孩子不像成年人一样有责任感,会把 注意力放在被下达的任务上,他们没 有强大的执行力,只愿意关注自己感 兴趣的事情如果孩子很不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