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北省农民思想状况分析.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2999782
  • 上传时间:2022-07-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4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北省农民思想状况分析    张战 李永红Summary:河北省农民思想状况主要表现为政治觉悟较高,主体意识强烈,创业积极性高,精神文化需求强烈等但在农民思想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集体观念淡薄,组织观念差,小农意识深厚,封建迷信活动时有发生等对农村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多措并举,注重农村干部的培养和素质能力的提高,大力發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民思想教育渠道,加大对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及惠民投入、加大对农村陈规陋习的防治力度等Key:河北省;农民;思想状况:D422   :A   :1673-1573(2019)03-0072-04河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常住总人口7 556.3万人,在全国排名第六,而人均GDP排名第21位,其中户籍人口乡村化率为43.57%,约3 292.28万[1]河北省不同地区农村自然条件各异,区域特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明显,因此农民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农民思想问题却日益凸出了解农民群众的思想现状,找出问题的关节点并加以有效引导,应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民思想现状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农民思想现状主流是好的、健康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向上的,呈现出民心向党、民心思富、民心思治、民心思乐、民心思美的积极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基层党和政府有较高的信任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高的认同度现在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整体认同感比较高,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农民普遍赞同并支持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农民认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是正确的,党中央是心系百姓的特别对于合作医疗政策、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等举双手赞成通过基层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公信力高、凝聚力增强,村民对村“两委”党政组织的领导高度信任调查数据显示,认为村党组织在农民思想教育中作用强的有14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0%,认为干群关系好的有158人,占调查人数的98%,认为当地政府村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公正文明的有152人,占调查人数的92%基层党政组织及村干部优质高效的工作,为农民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民心向党是现阶段农民思想的主旋律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基层宣传阵地和队伍建设,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通过“小马扎”“红马甲”“大喇叭”“群”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民思想教育活动,使农民思想文化水平有了质的变化,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信仰科学理性,农民思想积极向上。

      调查数据显示,知道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158人,占被调查人群的96%认为决定一个人人生价值高低的关键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的有15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5%二)民心思富,农民主体意识提高,创业积极性增强当前农民自我发展、自我致富的愿望非常迫切,且能在国家法律政策的指引下,积极主动地走上致富之路在增收致富方面,由过去的“等靠要”思想逐渐转变到依靠自身致富上来;在政策学习中,能理性加以判断;在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农民群体的自我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调查数据显示,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子女教育、增加家庭收入和住房三个方面三)农村群众渴望灵活多样的宣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娱乐始终是农村生活中的薄弱环节,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随之而来的是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村民中,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农民思想教育活动和参加思想教育非常必要的有157人,占被调查人群的98%。

      认为对农民最先需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有95人、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教育的有89人,分别占被调查人群的58%、54%在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较受欢迎的形式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娱活动、集中学习、网站,分别有98人、93人、59人,占被调查人群的比例分别为59%、56%、36%四)民心思美,农民群众关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农民朋友渴望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道路平坦、路灯明亮、街道整洁、房屋宽敞,山清水秀,文化设施齐备美丽乡村建设使一部分乡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大部分乡村还未实施调查数据显示,农民思想教育最需要加强的是环保意识农民思想现状主流是好的、健康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农村的特殊性,制约因素较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集体观念淡薄,组织观念差改革开放后,原来的集体土地分到了各家经营,原有的生产队等生产组织解散,原有的农业税和提留款不再缴纳,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由此一部分农民的集体主义观念逐渐淡薄,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的意识滋生,不出义务工,不关心集体利益。

      第二,小农意识深厚,封建迷信活动时有发生一部分农民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倾向,没有长远眼光和大局意识大部分农民存在多子多福观念,重男轻女,但又不重视教育,很多孩子大多小学毕业,有的念到初中就不求进步,谋虑如何就业一些地方还存在金钱至上,攀比心重的现象,突出体现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2]第三,赌博活动有上升的势头由于农村文化生活的相对贫乏,有些农民平时普遍把赌博作为娱乐活动,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地下赌局二、农村思想教育工作的做法和成效(一)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基层,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河北省各级领导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培养,通过村民选举、大学生村官、挂职下乡等多种形式为基层输送优秀领导及管理人才,保证了基层工作的公正性及高效性,为基层农民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保定西高莊村村“两委”领导有力、凝聚力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先后成立了超达实业、超达社区、超达体育、刘守庙医院党支部,建立健全共青团、妇代会、工会等团体及村监会、村民道德评议会、民主理财财务审核监督小组、妇女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团体及村民自治组织从1999年起,分批选派村干部到北京工商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进修学习,大部分村干部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二)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供财力支持古代政治家管仲曾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乡村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改善农民体质,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能为农村开展思想文化教育、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供所需的场地、器材和经费等后勤保障笔者了解到,改革开放以前,西高庄村主要以种植“春不老”等蔬菜为主,由于耕地稀少,人均耕地不足0.00667公顷(0.1亩),集体资产50万元,欠外债10多万元,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西高庄村党总支以“育民、强村、为民”为宗旨,以城市为依托,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逐步实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先后创立联盟线材厂、擂台化工厂、超达实业集团(包括超达体育、超达净水剂、超达酒店、超达老年护理院、亨佰丽小商品城5个企业)、教育产业双创基地等村集体企业乡村经济的发展使得村民收入提高,截至2015年,村集体固定资产总值达3.5亿多元,年人均收入16 800元村民60岁开始在村里领取养老金,每月1 000元,每增加1岁每月增加100元,解决了村民养老的后顾之忧。

      三)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移风易俗,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农民的思想阵地农民思想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转变村民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正确的政治信仰,革除旧的陈规陋习,培树讲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新习俗,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例如,保定西高庄村成立了河北省首个农民高中班,倡导全村40岁以下的村民接受培训;选送村企优秀人才到河北省内高校乃至清华大学学习进修;制定出台奖励办法,对优秀学生给予奖励,下大力气努力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该村累计投入1亿多元建设社区少儿之家、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影视制作室、文化图书室、文化礼堂和村民文化体育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成立了书画、歌舞、器乐等21个文艺社团组织,先后开展了“争当文明市民”“除陋习、树新风”“党在我心中”等不同主题的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出版了《西高庄村誌》《璀璨西高》《西高赞歌》《对话》《西高庄村村报集萃》等15种书籍,先后拍摄了《党旗下的忠诚》《心底无私天地宽》等120多集纪录片和专题片如今的西高庄村“天天有夜校,人人上课堂”,常年开办法律、电脑、英语、企业管理等培训班三、当前开展农民思想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农村思想教育主导者创新不够,投入不足1. 基层领导方式创新不够,思想观念有待提高。

      农村基层干部大部分是由村民通过选举的方式在本村村民中选举产生,由于这些领导干部的文化、眼界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家族等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工作方式简单,干部素质不高,不能做到公平、依法执政等问题在村级经济发展方面缺乏有效的规划和手段,降低了村民对政府组织的信任度[3]2. 农村思想文化教育的专职人员、资金投入不够长久以来,各级政府对农村的文化思想教育力度不够,各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政策宣讲也仅仅到县城一级,真正下到农村的很少,同时对农村的投入也不够,缺乏必要的设施,图书站、文化室、舞台、文化广场严重缺乏,美丽乡村计划进展缓慢,限制了农村文化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4](二)农村思想教育主体人员分散,积极性低1. 村民外出人员多、人员分散,难以有效组织相关活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村里的青壮年大部分长期在外地务工,为了节省路费很少回家,留在家里的主要是老人和儿童,要把这些人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思想教育难度很大而农村人口的主力是青壮年,在外务工人员由于工作繁重又缺乏工会等组织,文化生活贫乏,思想教育活动很难开展,成为思想教育最大的难题2. 农民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降低了接受思想教育的积极性。

      在现实生活中,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经营风险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困难是与农民利益紧密相关的[5]第一,医疗方面虽然大部分村民参加了农村新合作医疗保险,但异地的就诊路费,异地医院的药费、检查费有许多不能报销,报销的标准较低以床位费为例,按照规定报销床位费不超过15元,外地报销比例为80%如某三人间普通床位每天33元,农村患者个人负担21元,个人负担的比例为64%过多的医疗支出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教育方面从2001年开始,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部分城镇学校,小学生、初中生,甚至是幼儿园的幼儿都需要到附近的县城去,条件好的家庭在县城租房或买房专门有家属陪孩子上学,条件一般的孩子需寄宿在学校,定期坐校车回家农村一般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孩子的书本费、校服费、校车费、寄宿费、生活费和房租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增加了农民日常的生活成本四、加强农民思想教育的对策建议农民思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强对农村意识形态的领导,不能任由非主流的、不健康的思想占领农村阵地;政府要加强经济、文化建设,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净化社会环境;用社会主义新风尚引领社会风气,弘扬优良传统道德为此,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民思想建设的具体建议如下。

      一)注重农村领导人的培养和素质能力的提高基层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与村干部自身的水平素养紧密相关要大力改变现有村级干部的人员结构,采取多种形式引进人才,如下乡挂职、大学生村官及人员交流等每个村的领导班子主要领导成员要有较高文化和素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