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化生组(物理与生活).docx
2页物理与生活为什么收音机晚上比白天收台多我们知道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即:①在地面上传播的地皮;②在天空中依靠电离层反射来传播的天波;③直线传播的微波一般收音机能收到的主要是中波、短波,通常中波是以地波的形式存在,因而,传播的距离比较有限,大约在几百公里的范围内,但这并不就说中波不能以天波的形式来传播,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先看一下电离层是怎样形成的及其特性如何 在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中,在大约50公里到几百米的范围内,一部分中性气体分子受到太阳光 的照射而发生电离,分解成为带有正电的离子和自由电子,这层大气层就叫电离层它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有着不同的特性,对波长小于10米的电磁波可以毫无阻挡地让它通过,奔向茫茫的太空对于波长超过3公里的长波,电离层基本上把它吸收掉对于中波、中短波以及短波,波长越短,电离层对它的吸收能力就越小,对它的反射能力就越强因此短波最适宜以天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其所传播的距离可以达到几千公里的地方,但是电离层是不稳定的,白天电离程度高,夜晚电离程度低,电离层对中波和中短波的吸收能力减弱,这时中波和中短波就可以更好的利用天波进行传播,因而收音机在夜晚的台比白天多由于电离层稳定程度低,电离程度高,经常变化,所以无线电波到达接收机时信号强弱也在变化,因此,在用一般的收音机听短波广播时,声音常是忽大忽小。
雨和雪的级别划分雨(rain)是人们最熟悉的降水降雨、降雪、降冰雹都属于降水的概念大气中的水汽遭遇低温,便凝结成水滴,降落到地面,就形成降雨雨的水滴直径通常大于0.5毫米按照降水的强度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6个等级 小雨:0.1~9.9毫米/天;中雨:10~24.9毫米/天;大雨:25~49.9毫米/天;暴雨:50~99.9毫米/天;大暴雨:100~200毫米/天;特大暴雨:大于200毫米/天 雪(snow)是大气中的水汽遇冷,急剧凝结(凝华)成的白色固体颗粒,形状成六角形、直径1个毫米左右,有时许多雪晶在下降中因攀附、碰并、粘附而形成直径大于5毫米的雪片或雪花按照降水量强度,降雪分为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小雪:0.1~2.4毫米/天;中雪:2.5~4.9毫米/天;大雪:5.0~9.9毫米/天;暴雪大于等于10毫米/天为什么下雨天会打雷打闪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对流运动春夏季节,由于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上层的冷空气下沉,易形成强烈对流,所以多雷雨,甚至降冰雹。
而冬季由于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空气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因而很少发生雷阵雨但有时冬季天气偏暖,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当北方偶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对流加剧,就会形成雷阵雨,出现所谓“雷打冬”的现象 气象专家还说,雷暴的产生不是取决于温度本身,而是取决于温度的上下分布也就是说,冬天虽然气温不高,但如果上下温差达到一定值时,也能形成强对流,产生雷暴冬打雷在中国很少见,但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冬天就经常出现. 电的形成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暖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上下对流运动暖湿气流活跃,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形成强烈的上下对流,这样就易出现雷电现象而在冬季,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空气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很少出现雷电现象但是,当出现强盛的暖湿空气北上,遇上冷空气被迫抬升后,也会产生强烈对流,到一定强度就会出现雷电现象,在暖湿气流特别强、对流特别旺盛的情况下,还可降雹 出现雷电天气时,一定要把门窗关好,把电脑、空调、电视等家用电器全部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