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科手术缝合线怎样分的型号.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2349874
  • 上传时间:2017-11-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9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手术缝合线 - 概述手术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或者是外伤处置当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特殊线一般可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两大类:手术缝合线 - 一、可吸收线可吸收缝合线根据材质及吸收程度不同又分为:羊肠线、化学合成线(PGA)、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 1、羊肠线:取材于健康动物羊肠羊所制成,含有胶原成分,所以缝合以后不需要进行拆线医用肠线分:普通肠线和铬制肠线两种,均可吸收吸收所需时间的长短,依肠线的粗细及组织的情况而定,一般 6~20 天可吸收,但患者个体差异性影响吸收过程,甚至不吸收目前肠线均采用一次性无菌包装,使用方便  (1)普通肠线:用羊肠或牛肠粘膜下层组织制作的易吸收缝线吸收快,但组织对肠线的反应稍大多用于愈合较快的组织或皮下组织结扎血管和缝合感染伤口等一般常用于子宫、膀胱等粘膜层 (2)铬制肠线:此肠线系铬酸处理制成,可减慢组织吸收速度,它造成的炎症反应比普通肠线少一般多用于妇科及泌尿系统手术,是肾脏及输尿管手术常常选用的缝线,因为丝线会促进形成结石使用时用盐水浸泡,待软化后拉直,以便于手术操作 2、化学合成线(PGA、PGLA、PLA):采用现化化学技术制成的一种高分子线型材料,经抽线、涂层等工艺制成,一般 60 ̄90 天内吸收,吸收稳定,由于有化学成分参与,吸收仍不完全。

      3、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取材于特种动物獭狸肌腱部位,纯天然胶原蛋白含量高,生产工艺不经化学成分参与,具备了胶原蛋白应有的特性;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第四代缝合线具有吸收完全、抗拉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促进细胞生长等等根据线体粗细一般 8-50 天完全吸收,且吸收稳定可靠,无明显个体差异手术缝合线 - 二、不可吸收线即不能够被组织吸收的缝合线,所以缝合后需要拆线 具体拆线时间因缝合部位及伤口和患者的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当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等异常情况时:面颈部 4~5 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 6~7 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 7~9 日;四肢 10~12 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 14 日方可拆线对营养不良、切口张力较大等特殊情况可考虑适当延长拆线时间青少年可缩短拆线时间,年老、糖尿病人、有慢性疾病者可延迟拆线时间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遇有下列情况,应延迟拆线: 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患者及婴幼儿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线手术缝合线 - 三、缝合线物理性质缝线直径(粗细)选用缝线最基本的原则为: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最小的缝线。

      各种缝线的粗细以号数与零数表明,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粗;缝线的直径单位是毫米,常以几个 0 来表示缝线越细,0 的个数越多例如,6 个 0 的尼龙线要比 4 个 0 的尼龙线细但实在际粗细取决于缝线的材料比如同样 5 个 0,肠线要比聚丙烯合成线(ProleneTM)粗关于粗细方面选择的原则是,在能够承受伤口张力的条件下,选择尽可能细的缝线抗张强度美国国家药典(USP)对抗张强度的定义是能够将单根缝线拉断的最小气力因此抗张强度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拉力值,而非线性的区间有效抗张强度指的是缝线绕圈或打结后的抗张强度同一类缝线其打结后的抗张强度是其未打结的 1/3一般来说,合成材料缝线较羊肠缝线抗张强度大,肌腱缝线比合成材料缝线抗张强度大结构结构指的是缝线是单股(单丝)还是多股(编织线)多股缝线都是经过编织的这种缝线易于操作但是会增加感染和组织反应几率容易引起感染是由于其具有虹吸作用使细菌和异物渗进细菌深藏于编织线内部能够逃避宿主巨噬细胞吞噬因此,单丝线(尼龙或聚丙烯)更适用于缝合污染的伤口但是,单丝线不易操作摩擦系数缝线的摩擦系数决定缝线是否易于穿过组织摩擦系数低的缝线(如聚丙烯缝线)能够很轻易地滑过组织,因此常被用来做皮内缝合。

      摩擦系数越低,缝线越光滑,线结也越容易松脱因此,当使用聚丙烯缝线时,常需多打几个结线结牢固性线结强度是指使线结松脱的最小拉力,与缝线的摩擦系数成正比线结强度越大,伤口裂开的可能性就越小摩擦系数高的缝线线结牢固性好,但穿过皮肤时阻力大,不易使用弹性弹性是指缝线在被伤口肿胀将其拉长后能够回复原来长度和形态的能力弹性较好的缝线(如 NovafilTM聚丁烯酯合成线),在组织水肿的时候不易对组织产生切割,而水肿消退后也不松脱,伤口不易裂开手术缝合线 - 四、历史可吸收性指的是随时间延长能够被机体降解的能力因此,可把缝线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可吸收线常用来指能够在进进人体 60 天失往大部分抗张强度的缝线缝线的吸收是通过组织对缝线的反应实现的需埋进人体内部、伤口深部的缝线一般选择可吸收线,而不可吸收线则用来缝合伤口外层并最终会被拆除在极少数情况下,如需在深部组织维持较长时间抗张强度时,也会使用不可吸收线 数千年中,不同材料的缝合线材料被使用、争论,但大致上保持不变针是由骨或金属(如银,铜,铝青铜丝)制成缝线是由植物材料(亚麻、大麻和棉花)或动物材料(头发、肌腱、动脉、肌肉条或神经、丝绸、羊肠线)制成。

      非洲文化中使用荆棘,而其他地方有的使用蚂蚁来缝合,即诱骗虫子咬住伤处的两边,再扭下它们的头 手术缝合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000 年的古埃及,而已知最古老的缝合是在公元前 1100 年的木乃伊身上对伤口缝合和使用缝合材料的第一个详细书面记载来自公元前 500 年印度的圣人和医师苏胥如塔希外科手术缝合线怎样分的型号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和后来罗马的奥卢斯·科尼利厄斯·塞尔苏斯描述了基本的缝合技术第一次描述肠道缝合的是 2 世纪的罗马医生盖伦,1也有人认为是 10 世纪的安达卢西亚外科医生宰赫拉威据记载,一次宰赫拉威鲁特琴的琴弦被一只猴子吞掉,他由此发现了肠线可吸收的性质从此之后就开始制造医用羊肠线 约瑟夫·利斯特引入了缝合技术的巨大变革,他提倡对所有的缝合线进行常规消毒与 19 世纪 60 年代,他第一次尝试对“石炭酸羊肠线”杀菌,二十年后又对铬羊肠线做了消毒1906 年制成了经过碘处理的无菌羊肠线 下一次大飞跃发生在 20 世纪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20 世纪 30 年代制成了第一根合成线,众多的吸收和非吸收性合成线由此迅速的发展出来第一根合成线在 1931 年由聚乙烯醇制成50 年代开发了聚酯线,后来发展出针对羊肠线和聚酯的辐射灭菌。

      60 年代发现了聚乙醇酸,70 年代它被用于缝合线的制造1现在,大部分的缝合线是用聚合物纤维制作的古代的材料中只有丝绸和肠线仍在使用——虽然并不经常在欧洲和日本,肠线因牛海绵状脑病而被禁止,而丝绸有时会被用于血管和耳鼻喉科手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