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doc
3页1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原文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注释: ①选自《板桥家书》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朝书法家、文学家潍县署,当时郑燮供职于此潍县,今属山东省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②济事:能成事,中用济,对事情有益 ③了了:明白 ④方寸:指人的内心 ⑤不暇:没有空闲,指应付不过来。
⑥ 与:相关 ⑦韦编三绝:相传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韦,皮革 ⑧生知安行:即“生而知之”(不用学习而懂得道理)、“安而行之”(发于本愿从容不迫的学习)这是古代以为圣人方能具有的资质 ⑧微言精义: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 ⑨困勉下学:刻苦勤奋地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 ⑩洒然:畅快的样子 ⑾四鼓:四更,凌晨 1~3 时 ⑿迄:始终,一直 ⒀没分晓:不懂道理 ⒁龌龊(wòchuò):不干净,这里有品味低俗的意思 ⒂及:以及 ⒃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里指翰林院,翰林学士供职之所 ⒄《阿房宫赋》:唐朝杜牧的文章 ⒅《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朝司马迁撰 ⒆打油诗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平仄韵律的旧体诗词;相传为唐朝张打油所创,因而得名2注音 1、钜(jù)鹿之战 2.《阿(ē)房(páng)宫赋》 3.张睢(suī)阳 4.迄(qì)无佳文 5.垓(gāi)下之会 6.悉贮(zhù)其中7.睢 suī 8.辄 zhé 9.龌龊 wòcuò 译文读书把看一遍就能背诵当作本领,(但在我看来)这是没有好处的。
眼里看得清清楚楚,心里匆匆而过,其实在内心留下的并不多,来来往往而应付不过来,好像在戏院中看美女,看一眼就过去了,这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千百年来,看一遍就能背诵的人,有谁比得上孔子呢?孔子读《周易》直到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都断了好几次,不知他翻阅过几千百遍啊!从而对《周易》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越探究越明白,越钻研越深入,越深入越不知它们的穷尽在哪里即使是不用学习而懂得道理、发于本愿从容不迫的执行的圣人,也不会停止刻苦勤奋地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苏东坡读书一般不需要超过两遍,但是他在翰林院读《阿房宫赋》到四更天,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觉得他读书辛苦,可苏东坡却表现出畅快的样子,浑然不知疲倦怎能因为看一遍能记住就结束学习了呢!只有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等人,读过的书一生不看第二遍,一直没有写出好文章 看一眼就能背诵,就有了什么东西都要背诵的坏处,例如《史记》130 篇中,以《项羽本纪》写得最好,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和垓下之会写得最好反复诵读使人欣喜悲泣的就这么几段罢了如果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难道不是一个不懂道理的愚钝之人!还有小说作品,各种品位低俗的戏曲及打油诗。
如果也都过目不忘,(这样的人)就像一个破烂的橱柜,臭油坏酱都放在里面,他的品味低俗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主旨这封家书实际上是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的批驳,从而引导家中子弟树立读书必须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第一段作者便提出过目成诵“最是不济事”,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第二段作者先是指出匆匆而读其实什么收获也没有,接着又以孔子、苏东坡、虞世南等人为事实论据,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强调只有深入研读才能真正读懂书中真谛的道理 第三段作者进一步论述“过目成诵”的另一弊端——“无所不诵”:不辨真伪精粗,一概成诵,结果只能成为“臭油坏酱悉贮其中”的“破烂厨柜”,论证了读书应该有所选择,取其精华,令读者的认识又深一层3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反对“ 过目成诵 ”的说法,他认为 “过目成诵”是无济于事的2.围绕上述问题,作者从哪些方面揭示其弊病的?围绕“过目成诵 ”,作者从两方面揭示其弊病:①“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过目成诵”的人是不会有成就的②“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过目成诵”的人是 “没分晓的钝汉”3.针对上述问题,作者的主张是什么?针对“过目成诵 ”的弊病作者主张: ①深入探究“微言精义” 。
②“ 反覆诵观”精彩内容4.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全文三段,先简明扼要地提出一个总的观点,然后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5.全文用了哪些论据?全文使用的论据有:孔子韦编三绝、东坡夜读《阿房宫赋》 、虞世南等平生无佳文、 《史记》 、小说家言6. 上述论据分别论证什么论点?孔子韦编三绝、东坡夜读《阿房宫赋》两例从正面论证第一个分论点“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阐明深入探究“ 微言精义”而取得巨大成就虞世南等平生无佳文的例子,从反面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证明“过目成诵”不会有成就《史记》的例子,从正面论证“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指出“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阐明“ 反覆诵观”精彩内容的必要性小说家言”则从反面论证第二个分论点,证明不分优劣, “其龌龊亦耐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