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无机与分析化学-第十二章.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W****
  • 文档编号:200494723
  • 上传时间:2021-10-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44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二章 吸光光度法(Light Absorption Method),仪器分析及分类, 光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色谱法 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电子探针、离子探针微区分析法 专业用扫描、透射电镜等,1. 定义:借助仪器测定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2. 分类,121 概述,1.定义: 基于有色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单色光,待测组分,有色化合物,有一定程度吸收,定量,一、吸光光度法的特点,即根据被测定的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确定物质的含量,目视比色法:比色管 10-3 10-2 10-1molL-1,2. 分类,仪器分光光度法 : 光电比色法 分光光度法:,以光栅或棱镜为单色器, 并通过狭缝获得单色光, 灵敏度高:微量测定 10-510-6 molL-1 准确度较高:RE25 操作简便,仪器设备简单 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3. 特点,紫外 紫 兰 青 绿 黄 橙 红 红外 400nm 780nm,122 吸光光度法的原理,一、物质的颜色及其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 光的性质, 波动性: c ,紫外吸光光度法 可见吸光光度法 红外吸光光度法, 粒子性:E=h 可见光 复合光 单色光,2.物质的颜色:实际是透过该物质的光的颜色,黄 兰 黄 + 兰 = 白光,吸收 Ia,I0 It+ Ia,M(基态) + h M*(激发态),3.吸光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其本质,当用不同波长的混合光照射物质分子时,不同结构的分子只选择性地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其他波长的光(吸收光的互补色光)会透过。

      即: 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事实上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在一定范围内均有吸收,吸收510 nm 兰绿色光 透过600 nm 橙红色光,b.查找最大吸收波长(即测定波长) 吸收曲线是选择测定波长的重要依据, 定义: 描述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的特征曲线, 用途 a. 对物质初步定性,4.物质的吸收曲线:A,邻二氮杂菲铁的吸收曲线,二、光吸收定律 (确定待测组分含量),A: 吸光度,表示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当溶液颜色越深,It越小,A越大,当溶液为无色透明时,I0=It,若比色皿性质相同,Ir视为不变: I0=Ia+It,I0=Ia + Ir + It,T: 透光率,当液层厚度一定时,有色物质的量,即溶液的浓度c,对光的吸收 AlgTk2c 即 、b、T一定时,Ac,1. 朗伯定律(1760年),液层厚度b,则物质对光的吸收Ia, A AlgTk1b 即 、c、T一定时,Ab,对同一有色溶液:,2. 比耳定律(1852年),入射光 与 物质的性质 有关 温度T,3. 朗伯比耳定律光吸收定律,AlgTkbc,k比例系数,4. 吸光系数a 摩尔吸光系数 A:无量纲 b:cm c:molL-1或gL-1, 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 molL-1 吸光物质 在1cm光程中的吸光度, ,吸光能力, 的含义, 特征常数,的作用, 吸光能力定性的参数, 灵敏度的判据:,灵敏度 104105,灵敏度高 102103,可用吸光光度法测量 102,不可,的影响因素:波长(温度,吸光物质一定时),例:某一溶液,含Fe2+47.0 mg/L,取该溶液5.0 mL,加入邻二氮杂菲稀释至100 mL,在508 nm,b1.0 cm条件下,测得A0.467,试计算a,的测定,与a的关系,解:,注意: 1) c是待测物质的浓度,而非显色物质的浓度 (M同样),2) 和a有量纲,3) 若已知T,则AlgT2-lgT,5. 朗比定律的应用条件 各类吸光光度法的定量依据 稀溶液(c0.01molL-1) 均匀介质 入射光为单色光 显色物质稳定,无化学变化,A,6. 检验(作图),A c标准系列,化学原因,三、偏离朗比定律的原因,2. 介质不均匀或溶液浓度太高 3. 化学变化,1. 单色光不纯物理原因,1. 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当入射光仅由两种波长的光组成时,测定时:I0I0I0 ItI1I2,在谱带M中,A随的变化变化不大(平坦),符合朗比定律,所以应在最大波长处测定,2. 介质不均匀(胶体、乳液、悬浊液) 或溶液的浓度偏高(离子氛)引起的偏离,3. 化学变化引起的偏离,123 分光光度计,光源单色器试样室检测器检流计 吸收池或比色皿 检测系统,2. 单色器:提供单色光 组成:色散元件(如棱镜)狭缝透镜等光学元件,1. 光源 提供复合光(连续,具有一定强度,稳定),一、构造及作用,单色光的纯度 棱镜的色散率 出射狭缝的宽度, 一般510 nm单色光,4.检测器 硒光电池,铁片,2. 半导体, 3.金属薄片,4.透射光,3. 试样室:放置比色皿 比色皿也是吸收池,内盛待测溶液,能透光,形状:长方体 规格:0.5,1,2,3 cm 放置:透光面垂直于光束方向 拿:毛玻璃面,使用3/4体积左右 洗:HCl乙醇浸泡,去离子水洗净 擦:滤纸吸,擦镜纸擦, 光电管,5. 检流计,二. 72型分光光度计示意图及分析流程,124 测定条件的选择,1. 来源(了解) 光源发出的光不稳定 单色光不纯 比色皿的透光率不一致 光电效应非线性 T与A的标尺不准确,一、仪器测量误差,2. 测定结果误差,作图,T/%,c/c min1.4%,T落在20% 70%(吸光度读数A在0.70 0.15)范围内,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约为1.5% 2.0%,当T = 0.5%时,,T/: 2070 A: 0.70 0.15, 调节b 例:若b=1 cm时,T=90, 则b等于0.5 cm和3 cm 的比色皿哪个更合适?, 调节c,a. 稀释 b. 控制试样量,二、测定条件的选择,1. 吸光度A读数范围的选择,若不满足,则由A=bc 调c、b, 有干扰时,本着吸收最大,干扰最小的原则,且尽量选择随变化较小的区域。

      2. 入射光的波长的选择, 无干扰时,据吸收曲线找max即可 原因: a.大,灵敏度高 b. 此处一般较平坦,随变化小,CoR,R,A,干扰,显色剂无吸收,钴配合物的吸收曲线,所以选择500 nm为测定波长,在此波长下显色剂无吸收,且钴配合物有一吸收平台虽然灵敏度有所下降,但可以消除显色剂的干扰, 选择目的意义 消除共存组分(试剂)的干扰,使吸光度仅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有关,采用性质相同的比色皿装参比液,人为调节光量 调节器,使透过参比皿的A为0,即T100%,3. 参比溶液的选择, 选择方法,实质:以透过参比皿的光强度作为入射光强度, 选择原则 M(待测组分)R(显色剂)MR(显色物质),a. 除了MR外,其余均不吸收,将试样掩蔽后,再加入试剂、显色剂作参比,d. R、试剂、其它物质均吸收,c. R不吸收,其它物质有吸收,b. 试样无吸收,R与其它试剂有吸收,参比液:去离子水(纯溶剂),空白试液(不加试样M),不加R的试样溶液,例1. 测定金属Co中Mn时,在H+KIO4下使 Mn2+MnO4-, 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何以参比?,解:RKIO4,不吸收,而Co3+,Mn2+有吸收, 相当于c,参比液:不加R,例2.用铬天青S比色法测定钢中Al3+时,应以何为参比?,解:R:铬天青S(CAS,黄色) CAS-Al(红色) Ni2+、Cr3+等有吸收 属于d. 应加入掩蔽剂NH4F,掩蔽Al3+,125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微量组分的测定 多组分的测定 高含量组分的测定 研究化学平衡、配位平衡及组成的测定 依据:Alg TK b c,例1.钢样含Ni 0.12,显色剂为丁二酮肟,稀释到 100 mL,470 nm,1.3 104 Lmol-1cm-1, b1 cm,希望测定误差最小,问试样重 ms?,一、微量组分的测定,解:A bc 0.434 时,测定误差最小, 1.3 104 Lmol-1cm-1 ,b1 cm,可求c,已知:MNi58.69,解得 ms0.16g,1下:Axx b cx 2下:Ay y b cy,二、多组分的测定,原理:AA1A2A3An (A有加和性),1. 吸收光谱不重叠,按单组分测定法,1下:A1x1bcxy1bcy 2下:A2x2bcxy2bcy,2.吸收光谱重叠,A1 ,A2 ,x1,y1,x2,y2 可测,解方程求cx,cy,例2. 欲测定Ti、V(令其与H2O2反应),各称Ti,V 5.0 mg, 加入KClO4和H2O2处理成100 mL溶液作为 标准溶液,再称试样1.00 g 以相同的处理方法制备成 100 mL的试样溶液,已知b1cm,在1410nm, 2460nm下测得各溶液的吸光度列于下表:,求Ti,V,解: A = abc,以浓度略低于试样的溶液为参比 普通法 Axbcx Asbcs 示差法:ArAxAsb(cx-cs)=bc c=c测 cxcsc测,三、高含量的测定示差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